森林,往往是逃避现实生活 中种种烦恼的秘境。 隐居者泰松在40岁之前, 就曾下定决心去经历寂静、孤独和冰冷。 直到有一天, 他在一本宣传册上读到一篇文章, 文中将行走在森林中的人称为 '荒野之息的享用者” 那时他明白, 是时候前往泰加森林了。 泰松所居住的小屋 在泰加森林包围下的贝加尔湖西边一个海角上, 最近的村庄 离这里也有4天的路程, 它背靠着一片高达2000 米的花岗岩群, 一片雪松林成了它的避风港, 这地方因这片雪松而得名“雪松北林”。 二月份的一个夜晚 泰松乘坐卡车在冰上行驶了2天后到达了这里 由清晨开始, 展开未知的一天。 泰松阅读、写文章, 下午,他探索他的领域,在森林游走。 “这湖是一个国度。” 泰松说, 从远处看海峡和海角 在白象牙般的冰面上蜿蜒 东边80公里外,可看到布里亚特山的顶端 那里连着蒙古的大草原 当暴风雪过后 贝加尔湖冰面上显现得生动 纯净 一好似圈绿松石陪衬着 仿若是从显微镜里出来的神经元束的图片 正是隐居的这段时间, 一位防护林的巡逻员把爱卡和贝克 两只4个月大的狗 送给了泰松当礼物 那时,他对狗还是怀有防备之心 然而当有熊靠近时, 他的这两个朋友就会吠叫。 有两次, 甚至与熊迎面而遇,鼻尖对鼻尖, 面对面地对峙几秒钟后, 它们都选择消失在矮柳树丛中。 泰松会爬到山顶上, 看贝加尔湖从林海岸上浮起。 ![]() 下午, 他会在自己的吊床上小睡一会儿, 不仅可以恢复体力, 也让自己享受这难得的空气、 阳光与来之不易的安宁。 ![]() ![]() 贝加尔湖盛产鱼和鲑鱼, 看起来真是鲜肥可口。 ![]() ![]() 森林里的生活回归原始, 泰松自己劈柴取暖, 告别一切现代化的生产方式。 ![]() 不依靠任何现代机器, 这位隐士解决了自己生活的种种基本需求。 ![]() 篝火旁, 泰松和他的伙伴正安静的等待夜幕的降临 ![]() 无论身处何时, 都可以来一支烟。 ![]() 这个世界越来越被认为难以生活 环境喧闹、人群拥挤 尤其身处钢铁丛林的城市 很难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净土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居于森林 森林成为避这个年代的庇护地 森林能带给人的慰藉是 总有个远方在某个地方等着你 ![]() 而贝尔加湖 有很多这样的小木屋 它们大多坐落在山的深处 ![]() 六个月后泰松准备踏上接他回去的船 ![]() 人很难与过去决裂, 避世和旅行只是旅行中的落脚点, 而不是归属。 木屋不是收复失地的根据地, 而是一个落脚点。 不是酝酿革命的平民街区。 它是船上休息室, 船长在那里喝下沉船前的最后一口朗姆酒。 它是野兽包扎伤口时的坑洞, 而非磨尖利爪时所在的巢穴” ——西尔万·泰松《在西伯利亚森林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