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变幻太快,瞬息万变,我们奔跑,学习,适应,获取。我们有很多渠道告诉你影响你如何消费如何获取,却少有一个出口,给你温暖与安慰。告诉我们如何慢下来,这里可以停一停,帮助我们如何把浮躁消除,如何审视自己,净化心灵。 趋势
知识领域我相信早晚会出现类似奢侈品的高端,品牌化的知识服务品牌,这可以保证少部分人更快的得到导向性知识,走在大多数社会群体的前面。而这带来的就是一小部分人对大多数人的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是不公平。 不只是努力 人生的抉择无处不在。当一个家庭卖掉上海内环房子跟孩子去美国陪读那一刻起,那他的孩子在美国伯克利学院的成绩,其实是不重要的。命运已经被决定。一切是不同的生活路径一切是你的缘。这本没有什么对错,有对错的是你在决定前是否能真的了解一切的结果。 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人是“平均”分配他们的时间精力和“关注度”的。他们是用极少的时间抑或来自于人云亦云的影响做出自己当下的判断。 他们以为,认真用功读书,就是勤奋。 在实验室看书到午夜二点,就是勤奋。 买一套数百万的房子,赌上十几年的收入。做决策的时间,花费准备调研时间,不超过5分钟。心中还惦记着下午的会议………… 他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学习,理由是学学总没错,却没有花哪怕总的10%的时间想想,到底有哪些需要学习,哪些对自己有所裨益。 对待子女的教育,家长每年愿花数万报各种辅导班,却没有抽出哪怕一天好好的根孩子沟通下她的想法和爱好。没有观察下对孩子真正的快乐来源于生活何处。 判断“轻重缓急”,本身就是一项极端重要的超级品质。而且往往高于努力。90%的人难以做到。 把握趋势的拥有信息不对称优势的理性决策与思考>自我找寻努力,不借助外部信息筛选优化的理性判断>大多数原理下快速的决策。 把你的背包扔过墙。 法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朱尔斯·贝约尔认为:“绝大多数人的目标是尽量不动脑子地生活。”当你即使超过了大多数,可以理性的思考,可以借助信息的优势,很可能你还是没有行动,因为你所谓的理性还会告诫你,提醒你,让你怕“错”。心理学上,反复的权衡会将你置于拖延的不作为,直到你无法忍受,你又会作出一个冲动的决定。 有很多人拖延决策不是因为他没有想法,而是他怕自己决策失败承担责任,所以倾向于在最后一刻做决策,而相伴随的则是内心里对自己的麻痹安慰-你看我只剩这么少时间了,最后还是完成了决策,就不要苛责与我吧。 怎么办? 解决决策拖延,即要意识到你的不完美,也需要立即展开行动。富兰克林曾经在自传说到:在建立目标并为之奋斗的过程中,他发现自己并不完美,但如果没有接受挑战,他将远远没有像后来那么好。 我们背着背包奔跑,遇到一堵墙,我们要做的是把你的背包直接扔过墙,你自然会理性而紧迫的压榨你的每一分脑力与体力。求助你看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工具,找到出路,拿到你的背包继续前行。 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其实往往你倾尽所有努力,把你的背包扔过墙不会让你停步,反让你更勇敢而果决。 2017.0426 凌晨 |
|
来自: 向左向右kt1dm3 >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