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的目的:天赋只能说明有潜力

 昵称32901809 2018-09-14

今天看了一个孩子的作文,文笔顺畅,思维细腻。从这两点判断,可以看出孩子的天赋不低。我一般评价孩子天赋不低的时候,往往会伴随一些感慨。因为我看到太多天赋不低的孩子,最后那个天赋也就那样了。就像一些街头棋手,就像网上的一些键盘侠,天赋都不低,但天赋最终没有转化为能力。

昨天正好讲到孔子对冉雍的评价。有人认为冉雍不善言谈是个缺点。孔子说:为什么一定要能说会道?孔子是比较讨厌巧言令色,巧舌如簧的。很多天赋好的孩子,最后的发展方向,就是孔子讨厌的这种。看起来聪明伶俐,实际上腹内空空。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这个“行”也可以理解为学习。多充实内在,多积累才华,少去逞口舌之快。“键盘侠”是这方面的典型。特别喜欢抖机灵,特别喜欢指点江山。大量时间都花在跟人斗嘴上了。比如,明明他从来没有读过某本书,只道听途说知道一点碎片信息,然后就可以跟人辩论得昏天黑地。

所以我特别担心孩子成为这种。尤其是一些似乎是很有天赋的孩子。容易被这种虚浮的心态给耽误了。

若论小聪明,现在的孩子似乎都有点。毕竟现在资讯发达,耳濡目染也能知道很多。但今天的孩子成也小聪明,败也小聪明。资讯太多,但都是碎片化不成体系的。要知道,只有成系统的知识才能形成智慧。不成系统的知识,有时候跟垃圾也差不多。

上面提到的这个孩子,妈妈的担心就是这个:

他的知识目前还有点杂,不成体系。爱看书,有点杂,尤其爱看成人类的书,让我苦恼。东野圭吾的书看了好几本。孩童类的书他觉得读得没劲。


我看到这个孩子的情况,仿佛看到了我当年的影子。

我小学高年级时,思维水平开始飞跃,此时儿童书不爱看了,

喜欢看大人的东西,比如报刊杂志。甚至找来一本成人历史教材如饥似渴地看。

但是我现在回过头看,此时我正是从小聪明向智慧发展的关键期。

如果当时我能够系统接受高级思维的教育,我的能力会更早上台阶。

这是我为何在网校反复强调高级思维的重要性。

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要重视,不要舍本逐末。

孔子为什么不喜欢那种表面看起来很聪明的?为什么特别喜欢那些表面看起来有点迟钝的?现在我似乎能够理解了。小聪明的人容易虚浮。虚浮之后,就特别容易跟着自己的兴趣走,而忽视学习那些最基础,最根本的东西,忽视基本功。

我自己走了长长的弯路,所以看到这些“聪明”孩子,我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很担心这些孩子由于无知和任性,走上一条虚浮之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例子实在太多。

天赋只能说明有潜力,要把天赋转化为真正的能力,还要踏踏实实把基本功打好。


温馨提示:世界记忆大师网上免费公开课开始了,只要您认真听课就能让您或者您孩子迅速爱上学习,同时至少提高十倍以上的记忆力。机会难得。(感兴趣的朋友留意下方评论区)【爱孩子,就让他比别人更强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