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老師說丨平旦寅——睡醒的那一下,就是修道起始處

 mxminye3gsfrd3 2018-09-14

誌公禪師與『十二時頌』(一)
平旦寅——睡醒的那一下,就是修道起始處

達摩祖師在中國十幾年,南方也住了,浙江也住過,所以浙江東陽有個傅大士,中國人,達摩祖師,還有個真正的得道的師父,誌公大師,寶誌禪師,這個人更奇怪了,這些人達摩祖師都碰過的,寶誌禪師是孤兒出身,一個老和尚,有一天山邊走路,聽到一個小孩哭,他到處找,看到樹上有個小孩吊著,一個包包吊在樹上,老和尚去把包包拿下來,是個男孩子,就抱回來養大,就是誌公禪師,小說上寫的濟顛和尚很多事情不是濟顛的,是誌公禪師的事,小說亂扯,都把他扯在一堆了,管它呢!也蠻好。

寶誌禪師,不得了的,要學禪宗,你們年輕人最好把永嘉大師證道歌背來,唱來,把誌公禪師的『十二時辰頌』背來,編成歌曲來唱,比你讀了一千部金剛經還厲害,真的哦!不是開玩笑,什麼佛法道理,修道都在內了,誌公和尚後來長大了,講達摩祖師也講到他了,誌公後來瘋瘋顛顛,有人向梁武帝報告:「有一個瘋子和尚」「這個樣子把他抓來關起來」開始呀!沒有拜他為師以前,他關在牢裡,照樣在街上玩,人家又給皇帝報告:「他又出來在街上玩」然後到牢裡一看,他在裡頭坐牢,再到街上一看,他又在街上,兩個,這一下,梁武帝請他出來,後來拜他為師。

——恭錄:南公懷瑾先生講述《生命科學與禪修實踐研究》第十四集(南懷瑾文教基金會)P6-7

平旦寅——睡醒的那一下,就是修道起始處

   平旦寅。
   狂機内有道人身。
   窮苦已經無量劫。
   不信常擎如意珍。
   若捉物。入迷津。
   但有纖毫即是塵。
   不住舊時無相貌。
   外求知識也非真。

南北朝梁武帝的國師——誌公和尚的『十二時頌』,他是十二面觀音化身是一位孤兒出身成道的出家人。

大道本來平常,誌公禪師這『十二時頌』,是南北朝中國文化的精華。當時達摩尚未東來。誌公禪師初一露臉,便震動一時,他融會了儒釋道三家的精華,而以高明的文學境界,明明白白地將菩提大道表達出來。菩提大道在哪裏?就在這裏。

「平旦寅,狂機内有道人身」,「狂機」是引用我們傳統文化「書經」上的話,愚者罔念作狂,狂即妄念,也等於佛法所稱的凡夫。那麽佛在哪裏?佛在心中。智者克念作聖,一念回機,即是佛,即是道。當然這其中還有更深一層的秘密,初步先瞭解到這裏;可惜我們自己認不到,抱着金飯碗去討飯,所以「窮苦已經無量劫,不信常擎如意珍」。

「若捉物,入迷津」你修氣脈、守竅、練什麽功夫等等,乃至到外面找些道來信,信上帝、信菩薩,信這個、信那個,哎!那只有愈信愈迷了。「但有纖毫即是塵」,你守一個空,守一個清靜,沾了任何一點就不是道。「不住舊時無相貌」孔子的學生曾子,經常引用「書經」上的話「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孔子也曾告訴顔回:「回也,交臂非故」。我們兩個人對面過來。面對面,彼此一照過去了,一切已經變了,沒有痕跡可尋。所以你要守住一個心不動,守得住嗎?那個能動的,本來沒有動過。所以「不住舊時無相貌,外求知識也非真」。學問是道嗎?把所有的經典全部唸得滾瓜爛熟就成了嗎?

再説「平旦寅」,孟子也講到善養「平旦之氣」,就是剛剛天亮,睡醒了的那一下,一念清淨的時候,那個就是修道的起始處。你能夠永遠保持那個,等於上了路,行了。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