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叙述老先生们最拿手经验|我和张志远老抄方经验体会(山东中医药大学创校元老干货集锦)

 紫苏333 2018-09-14

导读:采访了山东中医药大学创校元老,每一篇采访都汇聚了大师最精华的经验。每次看着跟着老先生抄方的弟子,小编眼馋得要死,特别想知道,每位老先生最拿手的那些经验,现在这本书满足我们,快拿起笔记,好好记录吧。


王欣:刘老师,张志远先生从医70余年,躬身教学临床,阅历丰赡,医术精湛,特别对于临证处方用药,经验独特。


刘桂荣:关于张老师的临床处方经验,我想从“方治浅说”“巧于化裁活用古方”“古方方义新解”以及“创制新方治顽疾”四个方面做介绍。首先,谈谈方与治的问题。


张老师提出,辨证是分析病情、揭露疾病主要矛盾的过程;而施治,就是根据各种不同性质的矛盾,所采取的一系列解决矛盾的相应措施。


临床辨证,就是要抓住病证的具体特点,进行分别处理。例如,感冒有外感风寒与外感风热之分,一用麻黄汤,一用银翘散,辛温与辛凉不同,即同病异治;子宫脱垂和脱肛,乃前阴与后阴两个不同的病证,若均由气虚下陷引起,都可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这就是所谓的异病同治。


临床若能掌握了这样的施治规律,大夫就能把握治疗上的主动权。


王欣:对,张老曾经说过:“辨证是对人体和疾病分析研究的结果;施治是在辨证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从辨证论治中得出的处理方法。”


刘桂荣:这也就是张老师常说的“没有辨证,也就不会存在施治”。例如,感冒患者,其症状表现都有恶寒现象,这是普遍性,也是共性,虽然程度上可能有所不同,但恶寒的症状是客观存在的,否则感冒的诊断就不能成立。因此,无论风寒感冒或风热感冒,只要具有恶寒的特点,就应使用发汗解表的方法治疗。
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到特殊性,也就是个性。如果方药剂量、加减化裁运用不当,就会影响疗效。以麻黄汤为例,麻黄与桂枝的配伍剂量应大致相等,若减少桂枝用量,则发汗作用减弱;减少麻黄剂量,增加桂枝用量,则转为温经散寒,变成活血通络之方,临床可用治风湿性关节炎;杏仁用量常不超过12g,否则易中毒;甘草用量一般仅占麻黄的1/3,投予大量可能引起汗出不畅,从而影响解表。


在药物加减上,加入一味或减去一味,均可改变方剂的性能,失去原来的治疗作用。如麻黄汤,去掉桂枝则称三拗汤,功专止咳定喘,治疗急性气管炎或哮喘,其发汗作用就不足了;把桂枝去掉,加入石膏,则成了麻杏甘石汤,治疗肺热气喘,临床就变成了用于肺炎的方剂。


因此,张老师一再强调:“方剂的药物配伍,非常严格,具有一定规律。”


如果只处方,不注意药物剂量,虽然原物齐全,一味不少,也不能达到治疗目的,这叫“有药无方”;反之,不按组方配伍进行加减,随便拼药,若麻黄汤四味减去一半,又加入其他药物,原来方义已不存在,而仍以其方命名,这叫“有方无药”。


外感患者凡口渴者多为风热,口不渴者多为风寒,治疗时,风热的投辛凉药物,风寒的投辛温药物,辛凉解表方用银翘散,辛温解表方用麻黄汤。


至于表证发展成里证,寒证发展成热证,这是矛盾的转化,更应该“药随病变”,根据转化结果,从实质上进行处理,采取灵活的治疗方案。


张老强调,中医学施治,非常重视理法方药。如风寒感冒,是通过辨证认识的,这个风寒感冒的认识过程属于“理”;治疗风寒感冒的辛温解表法,就属于“法”;辛温解表的方子麻黄汤,就属于“方”;麻黄汤组成的药物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就是所用的“药”。理、法、方、药为辨证施治过程中的四个步骤,互相关联,密不可分。

王欣:张志远先生在临证中善用古方,但又不拘泥,灵活中寓以创新和巧思。对古方和重点药物,张老依徐灵胎之言:“倘或不验,必求所以不验之故,更必效之法;或所期之效不应,反有他效,必求其所以治他效之故;或病反重,则必求其所以致害之故,而自痛愆。”

张老不仅在理论上别树一帜,而且在临床实践中匠心独运,方药遣用,慧心巧手,善化古为新用,且药随心出,卓有效验。


刘桂荣:这就是我要谈的第二个问题——“巧于化裁,活用古方”。


举个例子来说,张老师临床喜用四物汤(当归9g,熟地黄9g,白芍9g,川芎9g),但临床又常据证变化。

  • 如养血,多以当归15g为君,用于面色无华、月经量少、乏力、有贫血倾向者;

  • 滋阴,则以熟地黄30g为君,用于口干舌红、便秘、手足心热、消瘦者;

  • 缓急,多以白芍20g为君,用于水亏火旺、易激惹、易醒多梦、胁腹腰痛之证;

  • 宣散,则以川芎15g为君,用于虚火上炎、头痛眩晕、烦躁、月经延后、气郁不伸、盆腔瘀血者。

张老师提出,同是四物汤,但临床依证立法,依法统方,“呆方活用”,均有效果。

王欣:一首看似简单的四物汤,被张老用得出神入化啊!

刘桂荣:四物汤补血,四君子汤补气,尽人皆知。
张老常根据病情,将四君子汤(人参9g,白术9g,茯苓6g,炙甘草4g)按需要调整药量,并加味施治。如益气,多以人参12g为君,用于精神不振、嗜睡、疲乏、记忆力下降,常配伍黄芪30g,以补气扶正;若健脾,则以白术20g为君,用于饭后欲卧、四肢无力、大便溏、次数多,常伍以山药30g,以健脾助运;若化饮,常以茯苓30g为君,用于水湿内停、头目眩晕、心悸、易惊、小便短少,多配伍桂枝9g,以温阳化气;若调节心律,则以炙甘草9g为君,用于期外收缩、过早搏动、脉象结代,常加甘松9g,以行气开郁。

王欣:张老通过灵活变化,古方今用,扩大了原方的治疗范围,真是极富巧思啊!


刘桂荣:对于经方的活用,再给大家举个例子。

《金匮要略》薏苡附子败酱散,原方为治疗肠痈化脓之证,伤寒家刘冠云先生将其改为汤剂,施治妇科病,无论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只要分泌物过多,带下如注,大量溢出者,即可投用。


方中薏苡仁健脾燥湿,附子温阳化湿,败酱草清热利湿。


  • 张老师师法此意,临床常配伍苍术、白果、芡实治疗带下,若湿热色黄者,加黄连、黄柏、海金沙,以清热祛湿;


  • 有血性分泌物者,加小蓟、参三七、鸡冠花,以凉血活血止血;


  • 带下量多,缠绵不止者,加茯苓、白术、泽泻,祛湿健脾,标本兼顾。


张老师处方时,一般不配伍龙骨、牡蛎等固涩收敛之品,但治疗带下却每获良效,这就是经方活用之妙。

王欣:张志远先生临床善用的许多妇科方剂,也多是由古方灵活化裁而来的。


刘桂荣:对!例如,《傅青主女科》两地汤,由生地黄(酒炒)、地骨皮、玄参、白芍(酒炒)、麦冬、阿胶六味药物组成,原为治疗肾水亏火旺而致月经先期量少而设。

王欣:曾有资料记载,早在清朝末年,以两地汤治疗血热崩漏风行一时,被誉为良方。时医曾编歌诀云“两地参芍麦阿胶,妇人血崩啖后消”,足见其疗效之高。

刘桂荣:张老师遵古人之旨,善用本方治疗妇科疾病,明确提出本方适应的病机是:素有内热,或过食辛辣,或久处高温环境而感受热邪,或大怒伤肝、郁而化火,或突由寒冷地区新迁炎热地区,或误服温补肾阳、暖宫种子、辛香走窜之药,损伤冲任二脉,导致血热妄行。与之相应的病证,临床多见月经先期、经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子宫感染、恶露不绝等。


张老师针对此火热为患、伤阴耗液之证,处以两地汤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而收捷效。临床多与贯众、鸡冠花、地榆、黄芩等相配伍,效果尤佳;或加青蒿、丹皮等,以清热退蒸,适用于骨蒸潮热者,疗效确切。
张老师用两地汤为基础的组方思路,较之临床治疗崩漏单用苦寒、忽视正气者,更具巧思。

王欣:张老临床强调灵活运用古方,既要熟悉和了解历代医家的制方特点,又要在临床中予以反复验证,深刻领会其内涵和要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其学术的精髓,提高临床选方用方的效果。

刘桂荣:对,这一点非常重要!张老师认为,只有深入挖掘古方方义,透彻领会组方要义,临床才能合理地对证选用。


例如,六味地黄丸,此方首见于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金匮要略》崔氏八味丸减桂、附而成,对肾阴不足、髓海亏虚诸证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但张老师指出,目前临床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大夫因六味地黄丸方中含有“三泻”成分,临床使用汤剂时,遵照张景岳“精一不杂”的观点,恐茯苓、泽泻渗利太过、劫夺津液;丹皮凉破,“减去补力”,故处方时将这三味药删去,甚或加入滋润之品,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补养不伤下、护阴不走液”的目的。


张老师认为,以上这种做法,就相当于纸上谈兵,不是临床经过实践得来的


首先,这是对古方应用缺乏全面研究造成的,例如对仲景方的黄连-干姜寒热同使、大黄-附子攻补兼投等配伍思路,领会不深;


其次,是没有注意到阴虚者常内蕴伏热,以丹皮凉血乃坚阴抑火之治,茯苓、泽泻利水,可引热下行由小便而出,热清则阴自足。

王欣:记得明代医家龚居中对此颇有体会,他在《红炉点雪》中写道:前人“用补药皆兼泻邪”。

刘桂荣:对的。张老师认为,六味地黄丸用茯苓、泽泻,是“取其泻膀胱之邪,邪去则补药得力”,一开一阖,即为它的奥妙所在。
因此,张老师强调,深入理解古方方义,透彻分析配伍特点,是临床医生合理、有效选用古方的前提和基础。

王欣:张志远先生在多部著作中,详细记录了其选药用方的经验。张老临床强调不仅要继承古人的学术思想,还要进一步日新其用,发展创新。而在七十余年的临床工作中,张老勤于思考,反复实践,创制了许多验方效方,并毫不保留地记录发表,以供后学者借鉴应用。

刘桂荣:以《伤寒论》的“炙甘草汤”为例。原方由炙甘草15g、生地黄30g、桂枝10g、麦冬10g、阿胶6g、麻仁6g、人参10g、生姜6片、大枣30枚组成,又称复脉汤,临床多用于治疗气虚多汗、惊悸失眠、体弱乏力、大便干燥,舌红少苔,脉结代之证。


张老师临证多将此方用于治疗心脏期前收缩,脉搏间歇,动中休止,再次复来,有较好作用。临床又可灵活加减,


如对于早搏,张老师常加苦参20~50g,以提高疗效;

或加龙眼肉、仙鹤草、紫石英,又名“加味炙甘草汤”,治疗心房纤颤,疗效甚佳;

胸闷者,可加瓜蒌;

扩张血管,加葛根、连翘;

心动过缓者,加麝香、鹿茸、麻黄、枸杞子、细辛、人参、枣仁、茯苓;

稳定心律,加甘松、山豆根、旱莲草、香附、延胡索、当归、冬虫夏草;

解除传导阻滞,则加红花、丹参、木香、白术、檀香、降真香、常山、万年青等。

王欣:张老临床运用炙甘草汤,遵义原方,但又随症化裁,非常灵活;辨证选药,却又参照现代药理结果,取长补短,融会贯通。

刘桂荣:是的。在炙甘草汤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张老师总结创制了一张调节心律颇有疗效的方剂——益气复脉汤(《张志远临证七十年碎金录》):


主方:黄芪150g、生地黄120g、桂枝12g、炙甘草12g、甘松15g。


主治:期前收缩(早搏),属中医“心悸”范畴。
本方取炙甘草汤之意,选药精炼,配伍巧妙。

王欣:记得张老曾经专门提出“重剂黄芪起沉疴”。黄芪味甘微温,补气之功最优,故推为补药之长,而名之曰“耆”也,善治诸虚羸弱之证。现代研究结果表明,黄芪具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流等作用。用量少、小于15g时,黄芪能升高血压;超过30g,则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作用。所以张老临床对高血压、冠心病、中风半身不遂等病证,多大量使用黄芪,且长时久服,以取得较好效果。

刘桂荣:对!张老创制的这首益气复脉汤,方中黄芪与生地黄同用,黄芪甘温,益气升阳,如雨时上升之阳气,生地黄甘寒滋阴,如将雨时四合之阴云,二药并用,阳升阴应,云行雨施,气充阴足,脉道通利,期前收缩可消;桂枝、甘草,名桂枝甘草汤,辛甘化阳,通阳复脉;本病患者多精神紧张,思虑过度,佐甘松芳香以开郁结。


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生地黄、甘松均有调整心律的作用。诸药配伍,酌情化裁,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可酌加紫石英30g、茯苓18g;心动过缓,加熟附子15g、红参9g等。


在临床运用时,张老还特别提出,大剂量应用黄芪,有时可出现脉搏散乱、歇止无定、病情似有加剧之势,此乃气充阴足而脉道盈满通利之兆,无需过虑。

王欣:《杏林求真》的作者王幸福说:“我在临床上治疗心悸一证,过去习用炙甘草汤方,由于其中药味较多,且生地一味就达250克,用起来很不方便。自从学习了张志远先生的这首益气复脉汤,运用于临床屡收佳效。”这也再次验证了张老创制的这首益气复脉汤的临床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