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文如其人”,一个人的诗作里,当然暗藏着他的心性和灵魂。刘禹锡得名“诗豪”,绝非浪得虚名,一个“豪”字,性情已有三分跃然纸上。 大家最熟悉的刘禹锡的代表作,往往是《陋室铭》,垂髫小儿,也能背得出那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严格说来,《陋室铭》其实不是诗作,而是一篇托物言志的骈体铭文。仕途历来畅顺的刘禹锡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到安徽和州县担任通判。通判本是个小官,但按照唐朝的吏制,也该住在县衙里,有座三间三厢、还算敞亮的房子。但和州知县故意刁难他,半年时间,从城南临江的破宅子到县城中部转身困难的斗居,强迫他搬了三次家——你越超然淡定,我越浑身不爽。小房子住着舒服是吧,给你往小里换。 刘禹锡再惟吾德馨,也忍不下这口没来由的窝囊气。他的反击方式,是着人在斗室前立了块石碑,上面刻的,正是传唱千古的《陋室铭》。这位知县大概没有想到,此一举,成就的既是刘禹锡的千古美名,也是自己的历朝骂名。 比起毕竟还透露着几分文人清高和愤懑的《陋室铭》,答主其实更喜欢他在被贬路上写下的那首《秋词》。 看看古人都是怎么写秋天的,宋玉云“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李煜写“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白居易说“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到了刘禹锡这里,提笔几句,一扫消沉颓唐,气象顿起,私以为,只此一首,足见他心中有朗朗乾坤——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他的一生其实算不上大道通达,虽少时成名,一度位极人臣,但三起三落后,最终辞官隐退。好在,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那些格调激越、爽利达观的诗篇,留下了他的气度和诗名,万古不朽。 |
|
来自: 夕阳红y6lq0kcr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