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论语》学习361-362

 背后国文 2018-09-14
 

宪问篇第十四·二九(361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钱穆译先生说:“君子以他的说话过了他的行为为可耻。”

杨伯峻译孔子说:“说得多,做得少,君子以为耻。”

【傅佩荣译】孔子说:“君子认为自己如果说得多而做得少,是一件可耻的事。”

 “其言而过其行”这句话就是成语言过其实的意思,君子以言过其实为耻,讲君子耻于言过其实。有些版本把这里的“而”改成了“之”,意义是一样的,讲君子应该谨言慎行。

《论语·为政13》篇中,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都是讲君子做事在说话前,然后才照他做的说。意思相同的篇章还有: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论语·里仁22》)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24》)

从这些篇章中可以看出,孔子对一个人言行的要求,说话要谨慎和严谨,行动要敏捷和踏实,不能夸夸其谈,不能言不践行。一个人的说话水平代表了一个人修养高度,一个人对待自己言行的态度代表了一个人的修为程度,我们不能因社会上某些巧言令色或口若悬河的人获得了暂时的成功而改变自己的态度,既然对自己有要求,那就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有的时候,一个微笑,一个聆听的眼神,一个不置可否的点头胜过滔滔不绝的辩驳或面红耳赤的争执或不懂装懂的附和。

 

宪问篇第十四·O362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钱穆译先生说:“君子之道有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我一项也不能。”子贡说:“这正是先生称道他自己呀!”

杨伯峻译孔子说:“君子所行的三件事,我一件也没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虑,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惧怕。”子贡道:“这正是他老人家对自己的叙述哩。”

【傅佩荣译】孔子说:“君子所向往的三种境界,我还没有办法达到:行仁的人不忧虑,明智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惧怕。”子贡说:“这是老师对自己的描述啊。”

第一个道,可解释为方向,志向。第二个道解释为描述。

孔子在《论语·子罕28》篇中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是说知、仁、勇三者的表现,知、仁、勇是人修炼后所达到的道德水准,孔子说君子应该努力向这三方面进取,他说他达不到,是谦词,所以子贡说这是老师自己在说自己啊!因为他了解孔子一直致力于希圣希贤,从未懈怠过。什么是希圣希贤,就是指希望达到圣贤的境界。宋周敦颐在《通书·志学》中说: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意思是说士人希望达到贤者的境界,贤者希望达到圣人的境界,圣人希望达到知天的境界。因此君子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但有三个努力的方向,希望做到像行仁的人不忧虑,明智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惧怕。 

但是要做到像行仁的人不忧虑,明智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惧怕那样很不容易,每个人在自身追求的过程中,要能以仁坚守自己的内心,以知明察世事变化,以勇来实践自己行动,坚持不懈,循序渐进,让自己向更高的境界努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