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生课堂:一日一证之头重(二)

 夏大夫的图书馆 2020-09-28

上期:养生课堂:一日一证之头重(一)


头重

[概念]

头重是头部沉重的一种自觉症状,俗称"头沉。"


《灵枢.终始》篇说:"病生于头者,头重。"后世皆沿用这一名称。


在临床上,头重常与头痛、头晕并见,本条只讨论以头重为主症者。


 证候分型之

痰湿阻滞头重:头重头晕,耳鸣嗜睡,晨起较甚,胸脘痞闷,恶心吐涎,精神不爽,舌苔白腻,脉象濡滑。


中气不足头重:头部沉重,悠悠忽忽,病程较长,或有空痛而晕,面色不华,神疲乏力,纳减便溏,舌淡有齿痕,脉缓无力。

证候分析之

痰湿阻滞头重:本证多因饮食不节,过食厚味,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水湿不化,聚而生痰。痰湿上犯,阻遏清阳,则头部沉重,头晕耳鸣。痰湿内阻,则作痞满郁闷,呕恶吐涎,嗜睡,苔白腻,脉濡滑。其与风湿头重不同者,彼为在表而恶风,此为痰湿内阻而无表证。其与湿热头重相别者,彼见湿挟热邪而面赤身热,此则并无热象。本证以头重头晕,脘闷吐涎为特点。治宜燥湿化痰,方以二陈平胃汤半夏天麻白朮汤


中气不足头重与痰湿阻滞头重:两者皆为内伤所致,但后者有痰湿之邪为患,属实;前者中气不足,属虚。此证多因过于劳倦,伤耗元气;或平素体弱,中气虚衰,清阳不升,则觉头部沉重,悠悠忽忽,空痛头晕;脾胃气虚,运化无力,则纳减便溏;气血虚弱,故面色不华,舌淡有齿痕,脉缓无力。其与痰湿头重区别者,彼有痰湿之邪,而现胸脘痞闷,呕恶吐涎,苔腻脉滑;此证气虚,兼有头空痛而晕,神疲乏力,舌淡脉弱等,治宜补中益气,方用补中益气汤升举清阳。


头重一症,有虚有质,其虚者多起于过劳伤气,或久病之后,元气虚衰,清阳不升而觉头重。实者必有湿邪为患,湿性粘腻沉着,上犯头部则如有物裹头,头胀而沉重,往往兼有胸脘满闷,呕恶吐涎,苔腻脉滑。实证头重又有风湿、湿热、痰湿之别,只要抓住证候特征,不难鉴别。


[文献别录]

《灵枢.经脉》篇:"督脉之别名曰长强,....别走太阳,入贯膂,实则脊强,虚则头重。"


《症因脉治.湿痰》:"湿痰之症,身发寒热,面目浮肿,恶寒头重。身痛不能转侧,呕吐恶心,烦满不渴。"


《嵩崖尊生书.头分》:"头重,...多中于气虚之人,气虚则天地郁蒸之气,升腾于上,笼结不开,虽寒天值之,亦觉温暖,故头重为湿热。"


◆ 为什么体寒的人还经常上火?

◆ 只要是生病,都是先虚而后病!

◆ 一个好的中医,就是一座全科医院

◆ 他43岁学中医,却成为一代医学宗师!

◆ 远离“癌症性格”,这20个字值得每个女性深思!

◆ 长大后才明白,原来儿时的天真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

◆ 人体这7处千万冻不得,别等落下病根再后悔!

◆ 人体阳气由强到弱的过程,就是疾病发展的过程

小便频、尿床、手脚冷,看看你孩子是否中下焦不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