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老师们注意啦这些症状要注意 9月手足口病好发

 东东东gd 2018-09-14

     昨天上午,儿科医生吴震接诊一名五六岁大的小患者,孩子的妈妈讲述孩子病史说:“全班40多个孩子,大多数孩子都得了‘手足口’,只有几个孩子没有休息。”吴震表示,9月是手足口病好发时段,幼儿园、小学低年级易出现聚集性发病。

    班上40多个孩子

    大半患上手足口病请假

    在友好医院诊室,一名五六岁大的小男孩精神萎靡,妈妈 王女士(化名)将其抱在怀里。吴震检查发现,孩子手心、脚心有不少小疱疹,口腔里还有好几处溃疡。    

    “我家孩子算是抵抗力强的,一直到今天才有明显的症状。”王女士说,之前,不少家长在群里和老师请假,还以为是孩子感冒发烧。直到前几天,家长们才知道患的是同一种病——手足口病。不少家长吓坏了,赶紧带孩子前往医院看病。

    “怎么得过一次还会得,这种病传染性还真强。”王女士说,她家小孩在小班时患过一次,虽没有那般紧张,但也有些着急。

    记者了解到,除了王女士孩子所在的幼儿园,市区一些幼儿园、小学也有个别班级出现大多数孩子患手足口而停课的情况。

    9月手足口病好发

    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

    吴震表示,9月本是手足口病好发时段,暑假2个月,孩子们大多数时间在家或分散在小规模的培训班,一般不会出现密集多发的情况。“开学之后,在幼儿园、学校较为密集的空间,若有孩子手足口病发作,如果不注意隔离,很快就会传染给其他孩子。”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吴震表示,96%的孩子都是轻症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就会痊愈,但有4%的重症患者,除了手足有疱疹,口腔溃疡,还有全身颤抖、高烧、精神差等症状,需要及时治疗。

    保持空气流通勤洗手

    检查手足口是否有病变

    专家提醒,近期幼儿园,小学低年级要加强晨检,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患病儿童。儿童家长、学校老师要做好个人卫生工作,以防大人因隐性感染而将病毒传播给儿童。若孩子确诊为手足口病,儿童家长要及时告知患儿所在幼托机构,以防止疫情进一步传播。以下是防治手足口病的措施: 

    定时体检:要定期给孩子做体检,检查儿童手足口部位是否有病变。

    避免传染:手足口病高发时期,要避免患病人群接触,以免感染。

    消毒预防:每天消毒玩具、餐具等容易接触的东西要每天消毒。

    空气流通:封闭的空间内传染病更容易传播,要尽量保持室内流通。

    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可有效预防手足口病。

    注意饮食:应给孩子准备一些能提高抵抗力的食物,如青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吴震提醒,秋季是食源性疾病发病高峰期。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杆菌及诺如病毒等都是常见的病原菌。学校和集体用餐单位要注意食品卫生,并开展健康教育。“不吃生或半生食品以及腐败变质食品,预防食源性疾病发生。”

    通讯员 蒋敏 记者 张庆萍


责任编辑:陈书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