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诙谐风趣,余味无穷——《狼》赏析

 轻风无意 2018-09-14

 蒲松龄(公元1640-1715年),字留仙,别号柳泉,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人,清初著名的文学家,代表作是《聊斋志异》。

清初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思想统治十分严酷。蒲松龄以现实的封建社会为背景,在广泛搜集民间故事的基础上,运用丰富的想象和传神的语言,虚构了人狐鬼神相杂的生动曲折的情节,塑造了一群花妖狐魅等具有人物性格的典型形象,写成《聊斋志异》这一部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的“孤愤之书”。

本文是《聊斋志异.狼三则》中的第二则。《狼三则》是描述屠夫遇狼杀狼的三个故事。三个故事分别表现狼的贪婪、狡诈和爪牙锐利的特点,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狼的吃人本质和最终逃脱不了被人消灭的下场。作者“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梦狼》),认为他们“可诛”“可恨”。《狼三则》实际上寄寓了作者鞭挞贪官污吏的思想。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有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中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有两只狼,紧紧地跟着追赶,已经跟了很长的一段距离。

写屠夫遇狼。一个卖肉晚归的屠夫,在“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却又行人断绝、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让两只恶狼给盯住了。草草几笔,就勾画出危急的处境,紧张的气氛,实在扣人心弦,为后面描述屠夫的斗争策略作了铺垫。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shàn)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屠夫很害怕,拿着骨头抛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一只狼仍然跟随着屠夫;再次抛骨头给狼,刚才仍跟随的狼停下了,先前得到骨头不追赶的狼又追上了;骨头已经抛完了,可是两只狼还是一起追赶着屠夫。屠夫十分紧张为难,恐怕受到前后两狼的攻击。回头向旁边看,野外中有一块打麦场,麦场的主人在中间堆积着柴草,柴草覆盖成小山的形状。屠夫于是跑去靠在柴堆的下面,放下了担子,拿起刀。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用贪婪的眼光盯着屠夫。

面对着意想不到的恶狼,屠夫首先是惧。于是首先采取迁就的策略,“投以骨”。屠夫最初认为,只要满足狼的贪欲,就可脱险。至“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也似乎如他所料,使“两狼缀行甚远”的情况有了改变,文笔曲折。可是照样投骨的结果,只不过让后狼暂时停脚,而“前狼又至”,直到骨头投完了,也没有填饱饿狼的饥肠,而“并驱如故”因此屠夫处境更加危险,这就充分暴露了狼的贪婪本性,证明了屠夫退让迁就策略的失败。

“屠大窘”,说明危急关头,他产生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明白自己已面临生死抉择,或者被狼吃掉,或者把狼杀死,怕死是不行的,退让是行不通的,唯一的方法是:杀狼。屠夫在现实面前吸取教训,开始考虑如何改变前后受敌的不利条件,他环顾左右,机敏地选择附近的麦场,速奔到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刀,利用麦场的有利地形,改变了前后受敌的处境。“狼不敢前”是屠夫敢于斗争的初步效果,并非它们开始退让。“眈眈相向”,说明两狼既凶狠又狡诈,也准备变换策略,寻机残害屠夫。这样双方进入相持阶段。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不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其中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在屠夫前面。过了好一会,那只狼眼睛好像闭着,神态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跃起,拿刀劈向狼头,接着又连砍几刀,把狼砍死了。刚要准备赶路,又警惕地转视柴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其中挖洞,想要挖通柴堆,从后面袭击屠夫,身体已经进入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后面砍断它的大腿,也把它砍死了。这才明白,前面那只狼假装打盹儿,是用来诱惑自己。

本段又变换手法,写一只狼竟然自己离开了,另一只狼装作驯良的家狗形态蹲着,然后闭着眼睛打盹,样子十分悠闲。这是狼在屠夫持刀情况下耍弄新的花招。文中故意不作说明,而是以细腻的笔触刻画狼的狡诈的形象,这时屠夫虽然不能猜透它们的用意,而是趁机“暴起”,猝不及防地以刀劈狼首,结束了它的生命。文中狼悠闲的假象,屠夫暴起的动作,相映成趣。屠夫杀了眼前的狼准备赶路,又警惕地转视草堆后,发现了一只正在钻洞的狼,作者借屠夫锐利的眼睛,点出狼“隧入以攻其后”的企图,揭露其“身以半入,止露尻尾”那种弄巧成拙的丑态,“子厚短期股,亦毙之”,干净利落地结果了它。行文至此,才以画龙点睛之笔点出屠夫“乃悟前狼之假寐,盖以诱敌”的道理,与前面相呼应。这使屠夫和读者领悟到:只知狼凶狠的本性,不了解狼狡诈的一面,那就要受骗上当;只看到眼前的狼,却不注意暗藏的狼,满足一时的胜利,到头来还是会吃亏上当。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也是够狡猾的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砍死了,禽兽的狡诈伎俩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们增添一点笑料罢了。

结尾是作者诙谐风趣的议论。作者指出狼的狡黠奸诈,而嘲笑其顷刻而毙的结局,也间接赞扬了屠夫的机智,余味无穷。

本文描写屠夫遇到狼时先是恐惧退让,后来机智地连毙两狼,使自己转危为安的过程,有力地说明对凶恶的敌人不能抱以幻想,决不能有丝毫怯懦,只有奋起消灭它,除恶务尽,才是正确的途径。

注释:

1)屠:这里指屠户,即以屠杀牲畜为职业的生意人。

2)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缀,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

3)投以骨:同于“以骨投之”,意为,(屠户)把骨头扔给聊斋志异狼 之,指狼。

4)从:跟从。

5)并驱:一起追赶。

6)窘:困窘,处境危急,急迫。

7)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8)顾: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

9)积薪:堆积柴草。薪,柴草。

10)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似的。苫,覆盖。蔽,遮蔽。

11)弛:放松,这里指卸下。

12)眈眈相向:瞪眼朝着屠夫。眈眈,注视的样子。

13)少时:一会儿。

14)径去:径直走开。

15)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屠户前面。

16)久之:过了很久。之,助词,调节音节,没有实际意义。

17)瞑:闭眼。

18)意暇甚:神情悠闲得很。意,这里指神情,态度。暇,空闲。

19)暴:突然。

20)毙:杀死。

21)洞其中:在其中打洞。洞,打洞 这里作动词用 。其,指柴草堆。

22)隧:指在柴草堆中钻洞。这里做动词用

23)尻:屁股。

24)假寐:原意是不脱衣帽坐着打盹,这里是假装睡觉的意思。假,假装。寐,睡觉。

26)禽兽之变诈几何:禽兽的欺骗手段又有多少呢?变诈,作假,欺骗。几何,多少。

27)止增笑耳:只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聊斋》作者蒲松龄《聊斋》作者蒲松龄蒲松龄(1640年-1715年),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省淄川(今山东淄博市)人,清初著名的文学家,代表作是《聊斋志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