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县的古镇、老街、老巷

 非亲似亲fhf 2018-09-14

历阳镇

历阳镇,为和县县治所在地,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2000多年前,项羽封范增为历阳侯,始建历阳城,又名亚父城,自古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居县境中部,东靠南京,与马鞍山市区一江之隔 已有马鞍山跨江大桥相连,境内有长江黄金水道和三条通江河流,水陆交通十分便捷。

历阳镇有春秋时期伍子胥渡江的“渔邱渡”和“浣纱词”,三国时孙权为其母做寿而建的万寿塔,唐代刘禹锡的住所“陋室”及其千古名篇“陋室铭”,唐代诗人张籍读书的“桃花坞”,宋代建造、朱元璋登临赋诗的“镇淮楼”,明代建造的“文昌塔”、 “和阳桥”等诸多名胜古迹和遗址位于其中,境内中部为一西向长垅,东北、南部均为平原和湖区。

历阳镇兴起,主要就是因为政治和军事原因。在历阳镇为中心的这一地域,以县名之,就叫历阳县,以州名之,就叫和州。

和县的古镇、老街、老巷

乌江镇

位于和县东北隅,距县城21公里。地处苏皖两省交界处,面临长江,与南京、马鞍山市形成鼎足,素有金陵门户之称。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终不肯过江东,与乌江自刎,结束了楚汉之争,乌江也因此名扬天下。项羽死后,当地曾为其修筑了“衣冠冢”。后人亦于此建亭祭祀,人称“项亭”。唐初建祠,上元三年(762年),书法家李阳冰篆额曰:“西楚霸王灵祠”。 南唐文学家徐铉撰写《项王亭碑》。南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命名乌江项羽庙为“英惠庙”。历代屡经修葺与扩建,有正殿、青龙宫、行宫、水灵宫等共99间半。殿内有项羽、虞姬、范增等人塑像并有石狮、旱船、钟、鼎、匾、碑等文物。唐宋诗人孟郊、杜牧、苏舜钦、陆游、王安石、李清照等均有题诗。后屡遭兵燹,大部建筑物被毁。清同治七年(1868年),重塑霸王像。悬“拔山盖世”匾额,并有楹联曰“山襟水带,虎啸龙吟”。

小镇街道纵横,建筑多呈低矮的深巷,青石板的路面,狭窄而长,镇上商业发达,有棉花行、米行、商店、茶馆、客栈等近百家。乌江是千年古镇,文化底蕴深厚,是唐代著名诗人张籍,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张孝祥、张孝伯、张即之,以及当代草圣林散之的故乡。


和县的古镇、老街、老巷


和县的古镇、老街、老巷



和县的古镇、老街、老巷


和县历阳镇篾匠街

和县的古镇、老街、老巷


和县历阳镇新生街

和县的古镇、老街、老巷


和县乌江镇鼓南街

和县的古镇、老街、老巷


和县乌江镇鼓南街霸王酥


和县的古镇、老街、老巷


和县的古镇、老街、老巷


和县乌江镇鼓南街百年老字号乌江陆记炒货

——五香花生米


和县的古镇、老街、老巷


和县乌江镇惠北街


和县的古镇、老街、老巷


和县乌江镇惠北街(鸟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