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94.产后腹痛

 昼三夜二205 2018-09-14

294.产后腹痛

[概念]

产妇分娩后所出现的小腹疼痛,称为产后腹痛,亦名'儿枕痛'。

《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把产后伤食所罹致的腹痛,亦归列于产后腹痛,然考其病因与产后无关,且疼痛部位在胃脘,故不属本症讨论范围。

[鉴别]

常见证候

血虚产后腹痛,小腹绵绵作痛,腹部柔软喜按,恶露色淡量少。头晕心慌,腰(骨氐)坠脤,舌质淡红,脉象细弱。血瘀产后腹痛小腹疼痛拒按,恶露少而不畅,色黯有块。舌质黯红,舌边紫。脉象细涩。

寒凝产后腹痛:小腹冷痛拒按,时觉抽掣,得温痛缓,恶露下而不畅。面色青白,四肢不温。舌质黯淡,苔白滑,脉象沉迟或弦紧。

鉴别分析

血虚产后腹痛:多由素体血虚,或产后失血过多,血海陡虚,胞宫挛缩而引起。其辨证要点是:小腹绵绵作痛,痛而喜按,伴有头晕耳鸣,腰(骨氐)坠胀,舌淡脉虚等症。治宜养血和营止痛,方选当归建中汤、当归生姜羊肉汤,或八珍益母汤。

血瘀产后腹痛与寒凝产后腹痛:虽然同为实证,具有小腹疼痛拒按,恶露少而不畅的共同特点,但病因、病机不同。血瘀产后腹痛,一般多由瘀血滞留,胞宫收缩受阻而引起。寒凝产后腹痛,则多由产时受寒、胞脉瘀阻所致,其临床鉴别要点是:血瘀产后腹痛,多为小腹疼痛拒按,且疼痛较剧;寒凝产后腹痛,多为抽掣作痛,扪之小腹冷,得温则痛缓。另外,前者兼见舌质黯红,舌边紫,脉细涩;后者兼见四肢不温,舌质黯淡,苔白滑,脉象沉迟或紧等。《金匮要略产后病脉证并治》还载有试验性的治疗鉴别诊断法,即:'产妇腹痛,法当与枳实芍药散;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干血着脐下,宜下瘀血汤主之。'这一宝贵经验,今天仍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血瘀产后腹痛,宜用活血化瘀法治燎,方选生化汤合失笑散。寒凝产后腹痛,当用温经散寒法治疗。方选香桂散或温经汤。

产后腹痛,临床分辨虚实最为要紧,《景岳全书妇人规》说:'产后腹痛,最当辨察虚实,血有留瘀而痛者,实痛也。无血而痛者,虚痛也。大都痛而且胀,或上冲胸胁,或拒按而手不可近者,皆实痛也,宜行之散之。若无胀满,或喜揉按,或喜热熨,或得食稍缓者,皆属虚痛,不可妄用推逐等剂。'诚为经验之谈。

[文献别录]

《校注妇人良方产后门》:'产后腹痛,或因外感五邪,内伤六淫,或瘀血壅滞所致,当审其因而治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