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26.小儿风疹(附奶麻)

 昼三夜二205 2018-09-14

326.小儿风疹(附奶麻)

[概念]

小儿风疹,是一种症状轻微的发疹性传染病,多见于五岁以下小儿。

风疹又称'风痧',《金匮要略》中称'瘾疹',《麻科活人全书》称'风瘾'。

疹,包括麻疹、风疹、奶麻和(病旁丹)痧等多种出疹性疾患,是儿科四大症之一。本篇仅以小儿风疹作鉴别,并附婴幼儿奶麻,其余请参阅'小儿麻疹'、'小儿(病旁丹)痧'诸篇。

[鉴别]

常见证候

卫分邪热风疹:初起恶风发热,发热一般不高,发热I至2天,即全身出现疹点,首见于头面、躯干,随即遍及四肢,大多在一天以内即布满全身,疹色浅红,疹点细小稀疏,并有痒感,耳后及枕骨部有筋核肿大,伴有咳嗽,喷嚏,流涕,咽痛,目赤等,舌苔薄白,指纹红紫,脉象浮数。

气分邪热风疹:发热较高,疹色鲜红,疹点较密,口渴欲饮,烦躁不安,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舌苔薄黄,脉数有力,指纹红紫透达气关。

鉴别分析

卫分邪热风疹:主要由外感时邪,与气血相搏,郁于肌腠,发于皮肤所致,但由于邪毒较轻,一般只伤及卫分。其症状鉴别点是:发热之初,或一、二日内即出现疹点,疹出甚快,通常在24小时内出齐。其疹型是细小疏散粒状红点,颜色淡红,状如痧,先于头面,次及于躯干、四肢、以达全身,手足心无疹。疹出一、二日即依出疹先后逐渐消退,出疹的同时皮肤有搔痒感,疹退后无脱屑及斑痕,且全身症状轻微,可见耳后有筋核肿大。

气分邪热风疹:由于热毒炽盛,热邪传入气分,此时症状逐渐加重。其鉴别点是:发热较高,因热盛于内,透发于外,疹色由淡红转为鲜红,疹型由细小疏散变为稠密,且伴有口渴欲饮,烦躁不安,大便干燥,小便短赤等。

治则,初起邪在卫分,法宜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代表方剂为加味消毒饮:如果热邪伤于气分,法宜清热解毒、佐以凉血,代表方剂透疹凉解汤。

小儿风疹,病儿在发热期间,精神、食欲无大影响,且出疹迅速,收没快,病程较短,所以一般一周即可痊愈。

附婴幼儿奶麻

婴幼儿奶麻,是一种急性发疹性传染病,病因病机大致与风疹相同,唯临床症状有差异,其症状鉴别点:(1)发病年龄:奶麻患儿的发病年龄比风疹患儿的发病年龄小,多见于周岁以内婴儿;(2)疹型:奶麻此风疹细碎而稠密;(3)疹色:风疹呈淡红色,奶麻呈玫瑰色,周围有浅色红晕;(4)出疹同时,风疹皮肤有痒感,奶麻无痒感;(5)出疹时间:风疹是发热同时即见疹点,奶麻是热退后始见疹点;(6)出疹程序:先发于颈部、面部、躯干、四肢、手足心无疹。治疗方法、与风疹相似。

[文献别录]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症并治》:'风气相搏,风强则为瘾疹。'

《诸病源候论风瘙隐胗候》:'小儿因汗,解脱衣裳,风入腠理,与气血相搏,结聚起相连成隐胗,风气只在腠理浮浅,其势微,故不肿不痛,但成隐胗,瘙痒耳。'

《幼幼集成斑疹瘾疹证治》:其红点发于皮肤之内不出者,属少阴君火,谓之疹。其证发于胸腹手足稀而少者,此由无根失守之火,聚于胸中,上蒸于肺,隐于皮肤而成小疹,其状如蚊迹蚤斑而非锦纹也。'

'瘾疹多属于脾,以其隐隐在皮肤之间,发而多痒,或不红者,俗人名为风丹。'

《麻科活人全书正麻奶麻风瘾不同》:'奶麻者,小儿初生未满月时,遍身红点,斑驳如朱,皆由儿在母胎中,受有热毒所致,故生下发见于皮肤,不可认作时行麻疹,妄用汤剂。'

'风瘾者,亦有似于麻疹,乃发在幼孩甫生一月、半周、一岁之间,时值天气炎热,感风热而作。此不由于胎毒,乃皮肤小疾,感风热客于脾肺二家所致,不在正麻之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