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赣州经开区以预留地开发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蔡春林 2018-09-14


赣州先锋微课堂

这里是赣州市委组织部

 




近日,小编走进赣州经开区黄金岭街道办杨梅村的杨梅二期小区,宽广的娱乐广场,整齐的道路和完善的健身器材,俨然已是一个宜居型的社区。很难想象,在几年前,它是个“脏乱差”的典型。

▲杨梅二期小区的孩子在娱乐健身器材上玩耍


这一华丽的转变如何产生?源于村级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壮大。


近年来,黄金岭街道办敢闯新路谋发展,带领下辖金星村、黄金村、大坪村、杨梅村4村先行先试,探索和实践以预留地开发为主的“黄金模式”,助力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

积极探索 闲置资产活起来

肖承亭今年50岁,肩负着照顾80岁老母亲、智力残疾妻子、刚上小学的女儿这“三座大山”的责任,以前为了照顾家里,无法出去工作,全靠低保维持生活。


不过,现在他一家人不仅可以享有村里代缴医保的福利,每年还能拿到村民分红3000元。此外,村里为他提供了农家书屋图书管理员的职位,“既能领工资,又能照顾家人,我还是很满意的”。


据金星村党支部书记肖承忠介绍,金星村在去年一共拿出了262.5万元,用于代缴全村村民医保、支付村民分红。而这些,都是金星村不断探索开发村组预留地,壮大村集体经济所带来的红利。


金星村是赣州经开区最早征拆的村之一,为全失地村。在个人无土地、村级资金薄弱的情况下,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让百姓富起来,成为金星村面临的一大难题。


难则思变,该村决心采用“出售+出租”模式,将中心村土地转让给本籍村民的方式,让沉睡的资产——村组预留地“活”起来,每亩能赚取3-5万元收入。


在初次探索成功后,金星村决定进一步开发,采取“自建+租赁”的模式,开发了建材西地块和金新建材城,每年能获得租金收入270多万元,而这也是当前金星村村收入最主要的来源。

▲金新建材城


“我们现在还探索出了‘建设+经营’的预留地开发模式,这种模式风险小,资金回笼快,收入也多,现在在建的宝安汽车检测中心和失地农民创业培训服务中心就是这个模式,到时候,能给村里带来每年200万的收入。”黄金岭街道办组织委员钟华说道。

▲宝安汽车检测中心


多样开发 集体经济强起来


金星村对闲置预留地进行的有益探索,为黄金岭街道办其他村开发预留地树立了一个好榜样。不过,每个村有每个村的实际情况,如何盘活村组预留地,壮大村集体经济,也是因村而异。


“近年来,在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街办坚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基层打基础的重要抓手,充分利用好经开区出台的《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村集体留用地合作开发管理办法》,带领各村坚持市场化运作和品牌经营,形成了多套自主开发建设的新模式。”黄金岭街道办党工委书记申志文说。


大坪村和黄金村在租赁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本村预留地地段的开发情况和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分别探索出了符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之路。


大坪村采用“熟地出租”,将村组预留地平整好后出租给开发商,建成赣州二手车交易市场,每年能为村集体经济带来200多万元的收入。


黄金村则采取“资产租赁招商”,将村综合服务大楼整体出租给赣州皇厨有限公司做酒店经营的方式,不仅为村民们增添了就业岗位,预计今年还能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60万元。

▲世纪华悦酒店


而作为黄金岭街道办较晚被征拆的杨梅村,在预留地开发之初,面临着资金短缺、村里实体经济差的困境。


为了能将村组557亩的预留地开发起来,让村民们享有福利,杨梅村放弃了其他三村已探索成功的租赁模式,决定和赣州经开区建投公司合作开发东江源116.021亩的商住用预留地,由村集体提供土地,区建投公司出资建设,村集体得一、二层商业用房,三层以上建返迁房给失地农民。“建成后,村集体收入一年能有700多万”,杨梅村村委会主任邬亨棋告诉记者。

▲杨梅村和区建投公司合作开发的商住用预留地


民主决策 村民生活富起来

村组预留地的开发离不开村民的支持和认同。“我们村里人口组成比较复杂,但是村民们都很支持村委会的工作”,肖承忠说道,“这主要还是得益于我们村成熟的集体决议制度和民主监督管理”。

▲金星村村民代表大会会议记录


金星村对村集体重大事项采取“集体领导、会议决策”的模式。“预留地开发的事情,都要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和理事会的同意。理事会成员由村民推选能做事、会做事、德高望重的人来担任,目前村里理事会成员包括村民组长一共有23人”,肖承忠介绍说。此外,金星村还会组织村“两委”、预留地理事会、村民组长参与项目的验收。


在村民们的大力支持下,黄金岭街道办各村的村级集体经济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2017年,各村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约1050万,平均每村262.5万元,远超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平均每村12.28万元。


同时,经济发展的果实也反哺给了广大村民。黄金岭街道办将少部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用于村级集体经济的再发展,其他全部用于村民分红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扶持村民创业就业等方面。

“房子好,环境好,有物业,停车也很方便。我们终于住上了现代化的小区。”刚住进返迁安置小区——黄金康居的黄金村村民敖万贵,对居住环境很是满意。当前,该村以‘精品小区’的目标对返迁安置小区进行打造,共安置了270余户农户。

▲黄金康居小区


同时,该村村委会还一并承担了电梯安置、维护保养、年检等各类费用,并给予70%的物业管理费补贴。“这一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确实能让我们获得实实在在的受益。”敖万贵说道。




(赣州经开区党群工作部 供稿)

投稿:gzycb8391831@163.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