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下共四百多位皇帝,其中不乏很多出生低下的有志之士,但大多在都只能在历史上留下那么一点的卓绩,其中有两位最为我们熟知的市井之徒,最终登上天子之位并创造出一个新时代的传奇佳话,这两个人便是汉高祖和明太祖,这两位皇帝在史书中都是极其有手段的人物,拿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人虽然穷,但是志气一点都不穷的好榜样。 刘邦原本就是一个小小的亭长,他为人城府圆滑,善于揣测他人之心,能够集合一帮乌合之众。刘邦本人并没有大的才干,说的难听一点就是书都没读过多少,然而他就是有一种本事,能够让别人信任他的本事,通俗的来说就是人格魅力比较强大。刘邦的建国史不是靠的他自己而成功的,在起义的过程中一匹能人将士能够为不顾生死地的赶赴战场,而这些人不论哪一个都是比刘邦这个人要厉害上许多,就连刘邦自己也承认,他自诩佣兵打仗比不上韩信,安抚百姓治国有方比不上萧何,使用谋略控制战争局面比不上张良。 然而他最厉害的就是他重用了这些人,他将这些人都能够在他麾下,为了他的大业而为之奋斗,他可以什么都不用做,在这一群能人巧士之间他独独需要将这些人团结起来,只为了一个目标而万众一心,从这里看来,刘邦的成功不在于他的能力有多么惊人,而在于他是个十分出色的群龙之首。 而明太祖朱元璋同样是个很普通的人,想必刘邦来说甚至更加低贱,他小的时候为了生存可是什么事都干过,做过僧人,做过乞丐,但是他能很好的把握时机,并且合理的运用这个时机,因为对他来说,如果不想回到从前的日子他就必须要拼一次,不然他可能会死在这乱世之中,那么向前打仗,起义参军是死,安于现状也是死,不如去试试看,可想而知,他最后应该为自己的决定而感到庆幸。 这两位草根皇帝一直都是我们现在励志的典范,但往往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前半段而忽略了后半段,既然我们有褒赞的地方,自然也有批判的地方。两位开国皇帝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建国之后大杀臣子,用尽各种理由去蚕食原本为自己忠心耿耿的部下,为此不免寒了很多人的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