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艺乙:传统文化,讲究的是润物细无声

 摩旗谷 2018-09-14

徐艺乙

南京大学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

 

传统手工艺,是一种劳动力高密集的行当,倡导以自然材料生产和手工加工制作,所以是一个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生态行业。《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就是为传统手工艺在当下的发展提供政策等多方面的保障,在一定范围内解决民生问题。

 

关于民生

时下社会,绝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命脉都是靠大工业进行支撑,传统手工艺的发展不可能成为主流。但自古以来,社会讲究平衡发展,如同一个地区有大型超市,也会有小卖部或小摊贩同时存在。人们不靠手工艺发大财,但能以此养家糊口,所以传统手工艺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解决当下的民生问题。现在手工艺的产品,强调的是“手工艺,而非“工艺”。因为手工艺是文化与技术的结合,在此过程中,手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但现在传统工艺的存在方式几乎局限于展览和礼品两方面,没有与社会大众的使用方式结合起来,没有被人们用在生活里。

 

关于工艺美术行业

其实中国传统手工艺发展到宋以后,以明为最高点,明代的手工艺人在继承传统和创新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生产了许多精美的工艺产品。好东西讲究的是经久耐用,甚至是几代人使用。这种“以质求量”的生产方式,就是一种生态消费观,与时下社会流行的快消费主义大相径庭。所以传统手工艺作品,更不应该成为暴殄天物似的消费形式。

一头大象,在活了几十年后自然死亡,牙依然会保留,人们可以将其多方面利用。用象牙编的席子,结实透气,睡在上面十分凉爽。而象牙制品也多种多样,因此在历史上形成了象牙加工工艺。如今,象牙成了国际社会禁止使用的材料,于是中国的手艺人开始寻求替代材料,进行了多方面的有效的尝试,这既符合象牙工艺的规律,又不违背法律规定。但现代社会对象牙、红木等珍贵材料的认识与消费观念,几乎误入歧途。《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发布,是以传承文化为目的,让人们认识传统手工艺背后的文化属性与文化责任感,但它又与促进经济发展有间接关系,不主张也不支持无限消耗的发展观。

传统手工艺的存在是实质形态,它对材料的选用与功能设计十分讲究。若是被机器生产代替,生活用品便失去了与人身体接触所产生的亲和力。所以振兴传统手工艺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让手工艺的产品再度回到生活中去,恢复与重建中国人自己的与时代相适应的生活方式。这也对部分水准一般的工艺企业提出要求,手工艺应往雅致方向发展,所生产的手工艺品要能够引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关于生态形式建设

要让传统手工艺回到日常生活里,人们首先想到了乡村建设,一些传统村落、古镇、街区等地纷纷将非遗文化与手工艺品引入,建立非遗博物馆、手工艺展示园等,这能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在台湾有类似的保护与发展案例,传统手工艺的发展讲究生态化,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它不一定能快速带来经济效益,但能够创造生活,真正让民众得到了实惠,才算是成功。所以从事非遗保护的基层干部需要加深对中国传统工艺文化的认识,才能更好地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振兴传统工艺。

 

关于手艺人

如今传统文化升温,部分人因为看到其表面存在的经济价值进入手工艺领域,希望通过资本运作或是某种形式对手工艺品进行商业化运作,其实这不符合手工艺行当的发展规律。在手工艺领域里,产品是为社会大众使用而制作的,但又追求个性化与差异化。做出同样的东西,手艺人是觉得耻辱的。所谓商业化运作方式,其实是将蜂蜜用水稀释了,将手工艺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从中抽掉了。

传统手工艺的发展与传承,讲究的是润物细无声。在生活中产生,在生活中发展。只有让其回到生活,才能创造新的生活。

一直以来,手艺人都直面市场,他们通过与市场的交流获得知识以及对技艺的改进,所以他们是了解市场的,不需要在别人的指导下再次“走向市场”。但手工艺绝不仅仅只是卖钱的东西,它不仅是技艺的表现,还包含创作者的人品、创造生活的理念与方式等的因素。传统手工艺品的魅力,就是让人在几百上千件作品中、在几百上千年后,仍能一眼就看到它。手工艺的传统是伟大的,只有好的手工艺才能在历史上得到传承与发展,所以打铁还需自身硬。

正宗的手工艺,是讲究师承的,传统技艺的某些特征,是靠师承来维系的。院校学习是普遍性的,有了基础知识在入门时会相对容易,或许在某些程度上还可以靠设计取巧。但师傅的指点,是针对创作风格的个性化一对一指导,这样的指导非常珍贵。有心的人,一定会去拜师的。

手艺人通常敏于行而纳于言,这是古代对君子的要求,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手艺人是伟大的。手艺人是“靠作品说话,凭本事吃饭”。传统手工艺品的魅力,就是在几百上千件作品中、在几百上千年后,仍能让人一眼就看到它。

对于研究来讲,传统手工艺是一座富矿,但关注的人不多,这是不正常的。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研究的东西还很表面。如:手的作用、手与脑的关系、手工劳动与精神的关系、手工艺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手工艺品与人的关系、手工艺与社会的关系、手工艺与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手工艺与文明的形成,以及手工艺是如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这些问题都应该深入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