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铲的由来,你知道吗?传言有4种,个人认为是盗墓贼最先叫的 文 | 韦爵爷 “洛阳铲”是二十世纪初河南洛阳附近的一个村民发明的,起初是用来盗墓地 ,但是后人经过不断的改进,如今已经成为中国考古界不可或缺的一项勘探工具。其实对于洛阳铲有许多不同的叫法,但是没有一个能叫得顺口又响亮的,只有称它为“洛阳铲”最为亲切。 那么到底是谁先叫出来这个名字的呢?关于这个民间有四种不同的传说,今天小编就跟大家来聊一聊那传说的四条趣闻。 第一种传言是外地的盗墓贼最先这么叫的。这把神奇的铲子问世后,立马在盗墓行里传开了,于是很多河南外面的盗墓贼都很想得到一把,他们中便有人借口到洛阳探亲,然后到打铁铺子里买来了这把马蹄形的铲子。 回到家乡后,有些盗墓的同行看见也觉得好奇,于是变问这是什么铲,盗墓贼都很贼,当然不会详细交代具体的出产地,于是随便敷衍地回答说是 “洛阳铲”。从此,“洛阳铲”的名号首先在洛阳以外的盗墓贼中出名了。 第二种传言是考古学家最先这么叫的。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期间,考古研究院曾经对殷墟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雇佣了当地许多工人来协助挖掘,而其中便有几个干过盗墓的,他们都是自己带着铲子来的。 考古学家们也在无意中发现了这把铲子,一致觉得十分适合考古用,于是考古队特地在洛阳选购了一批这种铲子。但是专家们都没见过这种铲子也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所以只能以产地来命名为 “洛阳铲”。 第三种传言是被苏联来的专家最先这么叫的。新中国初期,百废待兴,作为兄弟友邦的苏联派出了一批援华专家,帮助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而河南洛阳当时以生产拖拉机出名,所以被国家列为重工业基地之一,于是苏联专家被派到这里来指导这个项目。但是建厂前的准备工作是个大难题,要对地质进行勘探,还要普查地下是否有文物,而且这项工程工期非常紧,一旦有什么拖沓就会影响整个项目。 于是当时许多曾盗过墓的老人都主动来帮忙,也许是出于一颗爱国之心吧。令人想不到的是,就凭着一把小铲子,那些老人还真的能分辨出地下到底有没有古墓或窑洞,苏联的专家十分好奇,一直 “Лоян-Лопата”地叫唤,经翻译后,才知道原来他们在叫 “洛阳铲”,于是这个名字就这么被苏联的专家叫出来了。小编查过资料后发现这个故事并没有任何依据。 第四种传言是官方命名。这个传言比较可信,而且有依有据。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中西部的工业项目大批开展,于是文物勘探的工作量非常大,但是考古的专业人才非常欠缺。于是,文物局、考古研究所等在当时开办了考古培训班,就在这个班上有一项学习内容就是专门介绍 “洛阳铲”的使用方法,并在全国推广使用这种方便高效的工具,就在此时命名为“洛阳铲”。 据说,后来中国代表团去阿尔巴尼亚参加学术研究会议时,还特地带了一把 “洛阳铲”,作为礼物送给了主办国,自此,洛阳铲在国际上也有了响亮的名号。不过个人认为是盗墓贼最先叫的,毕竟民间的盗墓高手秒杀一切所谓的专家,自古高手出民间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