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纲五常辨析

 无名小卒dhf 2018-09-14

                                             作者:董海发


     “三纲”是指君臣、父子、夫妻三组人伦道德关系: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法家韩非子说:"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不管纲,还是事都说明君臣、父子、夫妻这三组人伦道德关系中,君、父、夫是矛盾双方的主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臣、子、妻是矛盾双方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事物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决定事物的性质。因此,处于矛盾次要方面的臣、子、妻服从处于矛盾主要方面的君、父、夫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合乎情理的伦理道德。其中,君臣关系属于政治伦理道德,父子、夫妻关系属于家庭伦理道德。
    “五常”是指儒家"仁、义、礼、智、信"五条亘古不变的做人道德标准。
      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仁、义、礼、智、信五个字,是由儒家文化的三位圣人历经三百多年才完整提出的:
     儒家文化创始人——圣人孔子首先提出了仁、义、礼三条做人道德标准;
     儒家文化继承人——亚圣孟子在孔子提出的仁、义、礼三条做人道德标准的基础上,提出“智”,形成仁、义、礼、智四条做人标准;
     儒家文化完成人——季圣董子(董仲舒)在孔孟提出的仁、义、礼、智的四条做人道德标准的基础上,又提出“信”,从而形成儒家文化完整的科学的亘古不变的五条做人道德标准,这五条做人道德标准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瑰宝,也是儒家文化的思想精华,更是中华民族做人的道德标杆。
    所以,仁义礼智信,不仅是人兽的根本标志,而且是区分人兽的五条亘古不变的道德标准:
    第一、仁者爱人,不害人,这是做人的品德;
    第二、义者助人,帮助人,这是做人的品行;
    第三、礼者敬人,尊敬人,这是做人的品质;
    第四、智者知人,聪慧人,这是做人的品质;
    第五、信者诚人,不骗人,这是做人的品行。
    一个人只有把做人道德铭记于脑,须臾不可忘记,才能形成一个人的品德;
    一个人只有把做人品德内化于心,融入到血液里,才能形成一个人的品质;
    一个人只有把做人品质外化于行,落实在行动上,才能形成一个人的品行,也叫德行。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在提出三纲五常思想的同时根据"天尊地卑"、‘’天人感应‘’思想,提出了‘’君权神授‘’的荒谬思想一一"惟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从此以后,神权(天)、君权(天子)、族权(父)、夫权(夫)成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的四条封建绳索。
     综上所述,
     作为人伦道德的“三纲"本身没有错,但把"三纲"政治化、制度化、绝对化是完全错误的,例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夫要休妻,妻不得不走的封建礼教!
      仁义礼智信"五常"是做人的五条亘古不变的道德标准、道德标杆,是超越时空,超越阶级,超越国界的价值观!只要有人类就永远不会过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