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摄影基础】几种相机里容易忽视的闪光灯技巧

 平凡圣人 2018-09-14

数码相机的技术时至今日已经非常成熟,从感光元件到机身操控,对焦技术到镜头配件,一台相机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摄影师完成所有的拍摄。虽然在价格上,中画幅、全画幅和APS-C画幅的相机有着天壤之别,但是一些基础的功能的功能上,所有相机之间是没有区别的。而用好这些基础的功能,能够帮助摄影师在拍摄中事半功倍。今天我们就为大家分享几种“躺”在相机里很容易被忽视的闪光灯技巧。

高速快门同步闪光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但是又很容易被忽视的技巧,在讲解这一技巧之前我们先来讲讲快门的工作原理和闪光同步速度。

有影棚拍摄经验的小伙伴一定知道,使用闪光灯拍摄一般最好是将快门速度设置在1/125秒至1/250秒之间(闪光同步速度),但这是根据什么呢?现代相机随着制造工艺的提升,大多都使用了金属制的纵走式帘幕快门,相比早期生产的使用布制的横走式快门要快很多。

纵走式金属快门不同快门速度的工作状态,从上至下依次增快。纵走式快门由前后两片帘幕组成,前帘绑定在下边,向下收合;后帘绑定在上边,向下释放。

根据纵走式快门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看见快门工作时,先将前帘落下,开始曝光,完成曝光后后帘落下挡住光的进入,然后前帘复位、后帘复位。

如果快门速度极快,那么前帘落下的同时后帘也已经开始下落,留下一条较窄的缝隙曝光,这也是为什么快门速度越快,通光量越少的原因。

前帘和后帘从上到下行进的过程,最快在1/200秒或1/250秒(甚至是1/320秒到1/500秒),而闪光灯闪光的瞬间,前帘开始工作,如果快门速度快于闪光速度,那么窄缝不能完全扫过感光元件,从而在下部区域留下一定面积的黑影(前帘落下时的残影)。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从根源上看就是延长闪光灯的闪光时间,但这样以来闪光灯就会失去瞬间爆发的高闪光量,或者可以使用高瓦数的常亮灯代替,但还是不能达到闪光灯所达到的效果。

所以闪光灯厂家将二者结合,也就是在曝光时间内,通过相机与闪光灯的数据交流,利用频闪(稍后会详细讲解)完成一次看似长时间的闪光。利用高速快门同步引闪器,完成高速闪光已经不是难事。

频闪

频闪功能是根据闪光灯内电荷充电、高压释放的原理,对创意拍摄的又一次突破。

假设一支闪光灯一次充电后数值为1,通过相机的数据交流要求闪光灯降低闪光量,一次曝光内按照某一频率多次输出。

从高速快门同步闪光这一节看,我们可以利用频闪功能配合快门,对高速快门拍摄时的主体进行充分的曝光。但其实频闪刚常见的功能,是在低速快门下拍摄时对运动物体轨迹进行记录,比如挥动的手,移动的舞蹈演员等等。

频闪不同于多重曝光的是:频闪只能记录曝光时间内主体运动的相对较短的一段距离,画面中的影子与间距是由主体移动速度、闪光强度和频率所控制的;而多重曝光是由多张作品叠合而成,主体可以肆意范围内移动,或者改变主体等等。二者从本质上讲有根本的区别。

后帘同步

后帘同步也是一种有趣的闪光手法,但有些人因为搞不清原理,从而无法完成预期的效果,所以选择了让它继续“躺”在相机里。我们之前讲到,相机工作时,前帘先打开进行工作,使用闪光灯时也是如此,并且闪光灯默认与前帘同步闪光,这就是常说的前帘同步。

与之相反的便是后帘同步,此时照相机工作先将前帘打开,进行曝光,曝光结束前,闪光灯收到后帘下落信号,进行闪光工作。

因为日常拍摄中,快门速度并不能决定闪光量对曝光的影响,所以使用后帘同步时(或者前帘同步) ,如果想要拖动的轨迹效果,应该曝光时间相对较长,摄影师对轨迹的判断也要很明确。在自然光或者环境光下拍摄,闪光灯作为一种补光的方式出现,摄影师有时候为了达到一些效果常会后帘同步的手法。

在技术飞升的今日,器材厂家、摄影师等多方力量,都在为影像最优化努力地提供解决方案。闪光灯本身的技术和使用的技巧无疑就是几种而已,但如何用好这些技术技巧来为摄影师的想法服务,才是拍好照片的关键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