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Gcplive 来源:药品之声 我国痛风患病率在1~3%,男女比例为15:1,呈逐年上升、逐步年轻化。高尿酸血症作为“第四高”,不仅可引起痛风,还可引起肾脏病变、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进行降尿酸药物治疗,需药注意以下几点: 1、检查血尿酸应注意什么? 检查前一天:避免饮酒,不吃过于油腻和高蛋白食物,晚8时以后禁食。 2、什么是高尿酸血症? 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称为高尿酸血症(HUA)。 因尿酸在血液中的饱和浓度为420μmol/L(不分男女),《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将血尿酸>420μmol/L定义为高尿酸血症。 3、高尿酸血症有什么危害? 无症状不等于无害。 血尿酸水平每增加60μmol/L,急性肾衰的风险增加74%;高血压风险增加15%~23%,男、女心血管病病死率分别增加9%和26%。 4、如何进行生活方式干预? 避免食用:果糖饮料,黄酒、啤酒、白酒,动物内脏。鼓励食用:脱脂奶、酸奶、鸡蛋。 控制饮食,不能代替降尿酸药物治疗。因为约80%血尿酸来自于人体细胞的代谢产物,只有约20%血尿酸来自于食物。 5、何时启动药物治疗? 第一,无任何疾病者(健康者),血尿酸>540μmol/L,应立即启动降尿酸药物治疗; 第二,合并高血压、糖代谢异常、冠心病、心力衰竭等患者,血尿酸>480μmol/L,应启动降尿酸药物治疗。 6、“三高”患者应注意什么? 第一,可升高血尿酸的药物:小剂量阿司匹林、利尿药; 第二,可降低尿酸的药物:氯沙坦、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非诺贝特。 第三,非心衰患者,尽量避免选用噻嗪类利尿药; 第四,不要停用阿司匹林,注意多饮水,必要时可与阿托伐他汀联用。 第五,避免噻嗪类利尿药与别嘌醇合用,因为噻嗪类利尿药可增加别嘌醇发生超敏反应的风险。 7、降尿酸药物有哪些? 降尿酸药有两类,常用药物有三种。 抑制尿酸合成药:别嘌醇和非布司他,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减少尿酸合成; 促进尿酸排泄药:苯溴马隆,通过抑制肾小管尿酸转运蛋白-1,抑制肾小管尿酸重吸收而促进尿酸排泄。 8、如何选择降尿酸药? 第一,起始降尿酸治疗
第二,存在别嘌醇禁忌症或不耐受别嘌醇者
第三,无法耐受非布司他,或增加剂量后血尿酸仍然无法达标者
9、哪些患者禁用别嘌醇? 别嘌醇可引起致死性剥脱性皮炎等超敏反应综合征。 HLA-B*5801基因阳性、应用噻嗪类利尿剂和肾功能不全是别嘌醇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 HLA-B*5801基因在中国(汉族)人中阳性率显著高于白种人,推荐在服用别嘌醇治疗前进行该基因筛查,阳性者禁用。 10、服用别嘌醇时应注意哪一点? 别嘌醇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可发生在用药后几个月或几年。 因皮疹可能是出现在严重过敏反应之前,出现皮疹的患者应停止使用别嘌醇。 11、服用非布司他应注意什么? 相比使用别嘌醇,使用非布司他的患者发生心血管血栓事件(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脑卒中)的概率较高。 用药时注意监测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症状及体征。 12、用什么药来碱化尿液? 正常尿液呈弱酸性,pH值约为6.0,尿酸的溶解度较低,容易析出尿酸结晶。 为了避免析出尿酸结晶,在口服苯溴马隆初期,饮水量不得少于1.5~2升;口服碳酸氢钠或枸橼酸氢钾碱化尿液,以提高尿酸的溶解度。 13、降尿酸治疗期间应做哪些检查? 第一,初始降尿酸时,每2~5周监测一次血尿酸,并根据血尿酸值调整药物剂量; 第二,口服碳酸氢钠或枸橼酸氢钾的患者,定期检查尿液pH值,控制pH值在6.2~6.9范围内; 第三,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均具有肝毒性,用药前和用药后应定期检查肝功能。
|
|
来自: 周振山peta3s4f > 《药物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