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强迫症诊断中,精神科医生往往会抓住强迫思维,强迫行为,反强迫思维这些主要依据。但其实在生活中有强迫倾向的人而尚未形成强迫症时都有一种习惯,就是矫枉过正。 矫枉过正的人通常表现出严格要求自己和他人,甚至过分追求完美,吹毛求疵。如果这些特质表现在工作上,那么我们会认为这个人做事严谨认真而被视为好品质格。可是如果这些特质出现在为人处世当中,我们就会觉得这个人很难相处,而这类人其实都有罹患强迫症的风险。 假如这类人去求助咨询师,咨询师或许会讲解并帮助来访者认识自己的问题所在,然后使来访者试着纠正或改变观念和行为习惯。但其实对于此类矫枉过正的来访者而言,咨询师在给出纠正方案后又会使来访者造成矫枉过正。 那么,什么样的方法才能真正干预矫枉过正的人。小编觉得改良森田疗法更适合,就是让来访者了解自己的问题之后,使来访者接受自己身上的全部特质,顺其自然,不做干预就是最好的干预。这样,来访者就不会有心理负担,也不会为纠正而造成矫枉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