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边天羽精选医案之扁平疣

 369蓝田书院 2018-09-14
 
 
 
扁平疣

扁平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表皮良性赘生物。临床特点为骤然起病,好发于青年男女颜面和手背,皮损为针尖至黄豆大小淡褐色或正常皮色扁平丘疹,自觉症状轻或无。
病史:何某,女,18岁,面部有扁平疣皮损已一年余,不瘙痒,但疹色淡褐,有损于美容,手背、前臂也有数个皮损。脉沉细有力,舌质淡紫
西医诊断:扁平疣
中医诊断:扁瘊
中医证型:血虚血瘀
治法:养血,活血,化瘀
方药:治瘊汤
组成:熟地、当归、何首乌、赤芍、杭芍、丹皮、桃仁、红花、牛膝、杜仲、赤小豆、白术、穿山甲
服药一周,扁平疣大部消失,再继续服用一周,扁平疣痊愈,自觉原来有关节痛、腰痛之症,也霍然痊愈。
 

扁平疣(VeronaPlanate)又称青年扁平疣,为米粒到绿豆大扁平隆起的丘疹,表面光滑,质硬,浅褐色或正常肤色,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数目较多,多数密集,偶可沿抓痕排列成条状。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微痒。好发于颜面、手背及前臂等处,有时伴发寻常疣。病程慢性,有时突然自行消失,但亦可持续多年不愈,愈后不留瘢痕。病理表现为,表皮过度角化,粒层肥厚,无乳头状增生,粒层与棘层上层可见多数空泡细胞,胞体大,核位中央,称“鸡眼细胞”,真皮浅层有单核细胞浸润。
扁平疣中医称之为扁瘊,属千日疮范畴。清代,《洞天奥旨·卷九》记载:“千日疮生于人手足之上,一名疣疮,一名瘊子,一名悔气疮。状如鱼鳞排集,层叠不已,不痛不痒,生千日自落,故又以千日疮名之。”《外科枢要·庆子》:“一男子脸患疣,初如赤椹,杂用敷贴之药,翻张如菌。又用腐蚀,焮大如瘤。此足三阴经虚证悉具,治以补脾肺生肝肾等剂而愈。”边老认为,扁平疣发病的病因病机为风毒之邪,阻滞经络,与肝热搏于肌腠,发为本病。治疗方面,可用大青叶、板蓝根各30克、元明粉10克冲,每日一剂,水煎服。或用生薏仁30克代茶饮,或紫草、生薏仁各15克代茶饮。再者面部瘙痒性扁平疣用祛风清热之荆防汤或凉血消风汤,有良效。
边老认为皮肤肥厚呈疣状,或肥厚发硬的硬皮病样皮损,也常因气血凝滞所致。如寻常疣、扁平疣、疣状扁平苔藓、硬皮病等采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可收到一定疗效
本病患者,面部有扁平疣皮损已一年余,不瘙痒,但疹色淡褐,脉沉细有力,舌质淡紫。为血虚血瘀的表现。人体经络,乃行气血之道,阴血受损,则脉络不得充盈,气血运行不畅从而使经络发生瘀血。血者体也、形也,形体之不足,七窍不利、肢体运动失常均与血有关,表现于肌肤,则为皮肤枯干,鳞屑层迭、疣状皮损等症状。
边老采用治瘊汤,养血化瘀。其中,熟地“生精血”、“填骨髓”,质地柔润,补肝肾之阴;白芍养血敛阴、何首乌性质温和,不燥不腻,为益精血之良药,故可治血虚之病;三者合用养血润燥;赤芍、丹皮、桃仁、红花活血化瘀;牛膝补肾活血;杜仲入肾经;白术居中焦,健脾补气;赤小豆健脾利湿;穿山甲性善走窜,“凡血凝聚为病皆能开之”,故善化瘀通经;白酒引药上行于一身之表。该方可以治疗皮肤肌表一切血虚血瘀之证。
选自《边天羽》
此医案由王慧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