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这个红极一时的词,这两年似乎不怎么流行。前些年,这个词甚是风靡,譬如“手机控”“韩剧控”等等,主要是表达对某种事物的极度喜爱。 我有位朋友,就是个“烟盒控”。朋友不抽烟,买烟。他买来一盒香烟后,小心翼翼地拆封,弃烟,只为存盒。花花绿绿,中外各地的香烟包装,他像宝贝似的珍存着,名曰“收藏”,实质是“控”。如果有人出差,抽完烟后,带回外地的烟皮子送他,准能讨得他的欢心。 另一位朋友更有意思,是个“糖纸控”,整日里绞尽脑汁收集各种各样的糖纸,一见到人家娃娃手里拿着糖块,年过半百的老汉能瞬间“返老还童”,浑浊的双眼放出天真而贪婪的光芒。不晓得他是为了要糖纸的娃娃,还以为这“坏爷爷”是想抢自己手里的糖。 人非圣贤,真正做到无所求、无所欲,确实很难。我酷爱笔记本——这笔记本是用来书写记录的本本。凡到一地,逛文具店,必买笔记本,各种开本、各种装订形式的笔记本家里存了很多。 记得,有一次在北京逛西单,被叫卖笔记本的吆喝声吸引前去。只见街灯下,一位中年男人坐在一个矮凳上,其身边摆放着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的笔记本。中年男人吆喝说,赔钱甩卖,不分大小,一律20元一本。我蹲在地上,好一番挑选,最后选了个比流行杂志还要大些的笔记本,爱不释手,立即购买,如捡到宝贝。 古有云:“好船者溺,好骑者堕。君子各以所好为祸。”明代思想家吕坤也说:“无欲之谓圣,寡欲之谓贤。多欲之谓凡,贪欲之为狂。”人生于世,对一物之钟爱,也属正常,但凡是人皆有“控”,只是程度不同罢了,比如有人爱古玩,有人爱字画,也有人爱美食。可是,一个人活着,要真正能做到既有“喜好”,又能“好”之有益,“好”之有度,“好”而不痴,确实需要大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