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槐轩学说 | 刘宝臣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圆二书斋 2018-09-15

人之初 性本善

    人,就是眼前者些人。人之初,言人有生之初。性,是天性。凡人形骸是父母生的,而心中一點靈性,根於天地,故曰天性。卽如初生小兒,貿貿無識,而食母之乳,日夜不離,久久便知呼母、愛母,並知呼父愛父,有哥哥便知呼哥哥愛哥哥。者點靈性純是一團善氣。本善云者,言乎本來卽善也。孩子本來之善心,未嘗傷損,辟如果之有仁、谷之有芽,最珍最貴,擴而充之,卽可為聖為賢。可恨世間沒見識的人,於人家孩子每以為孩子而輕之忽之,不知古聖昔賢莫不從孩子長成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而為天地鬼神所護惜者,為其具此本善之性也。至於讀書之記性,作文之悟性,各有優劣,自當別論。而此本善之性,卽無記性無悟性者,莫不皆同。佛家云一切眾生皆含佛性,何况於人。人誠知生初之性最貴,則為父為師者必思所以保之也。 

性相近 習相遠

    承上言,本善之性雖人人所同具,而氣質之清濁不同,性亦不無差別。昔人謂氣質辟如燈籠,聰明人如水晶鐙籠,愚魯人如黑漆鐙籠。鐙籠雖不同,而中有蠟燭則同。妙哉斯言!相近云者,謂有生之初,本善之性彼此大略相同,而狃於習染,則相近者遂相遠矣。語云教子嬰孩,教婦初來。又云習慣之久,漸近自然。習之所關甚大。楊子泣歧路,謂其可以北可以南也;墨子泣素絲,謂可以蒼可以黃也。孩子天性未漓,莫不可以為善,幸而習染以善,則入於善而不覺;不幸而習染以惡,亦入於惡而不覺。古云學之染人甚於丹青,吾謂惡之染人更甚於丹青,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此其明驗。所以子弟寧可終歲不讀書,不可一日近匪人,而世間為父為師之不明者,祗知不讀書之匪人,而不知學館中之匪人。卽如一館中童子數人,有一年稍長而情竇已開者,便能將通館孩子引壞。養子弟如養芝蘭,宜時刻留心護惜。未出就外傳,其責在父兄;旣出就外傅,其責在師長。習之一字包善惡兩層,在內習於善則善,習於惡則惡,就使成人以後知為惡之非而回頭向善,終不如自幼近善。人而未為惡者之身如拱璧也,世之教子弟者只為不知防其習、察其習、慎重其習,遂使絕大根器之子弟,為習染所壞。人家出一聰明子弟可以光宗耀祖,可以昌大門閭,乃以習染之差而誤伊終身,豈不深可惜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