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草书院

 琼海书苑 2018-09-15
王家祥老师:

阴阳的范围很广,不能单纯理解为炁、或者气。 老子的道德经里面提到:“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名可名,非常名”。 阴阳也只是一个带名词,但这阴阳的代名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学习中医,千万不要把阴阳实质话,阴阳你们就把他理解为一个代名词就可以了, 阴阳在针对不同形式的时候,它代表的意义是不同的。。。。(一个关于坐禅的话题引来我后面的话题)看大家如何看,看的角度决定玄不玄。我个人认为,道家的无,佛家的空,儒家的静,我们医家的神,讲的都是一个道理. 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个门是一样的,在不同的眼里认识角度不同而已. 就刚才窦老师的话题,我们做一个医学上的延伸,看中医的有一句话: “遇见老医生病就好三分,”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反正我是遇到不少,患者来看病,还没看症状就缓解了的,当然是心理作用。性理、心理、病理、药理,一理贯之,性本空,刚才窦老师的坐禅,到后面的表现就是体验到了本性,我们今天不复杂去讲,简单点来说,性格决定心理变化,心理变化就会导致生理变化,生理变化就会形成一定的病理变化。我们临床中,可以通过患者的病理情况,反退患者的心理、反推患者的性理。比如:关脉玄,特别是玄而带数象的,不要患者讲,你就可以反推患者平时性格比较急,做事情风风火火的,这种情况,你直接叫患者平时心态放平和点。患者还会以为你很神,事实是神吗?不是。只是你掌握了一个规律而已。

那么,大家看看现在乳腺增生的患者,这类患者现在非常普遍,为什么会增生?大家仔细去看,这类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喜欢生闷气,肝郁啊性格决定命运,性格也决定人的疾病。既然说到乳腺增生,我们可以快速治疗吗?也就是一次就可以达到效果,增生减小或者消失。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们如果一次就将增生减小或者消失,这种方法玄不玄呢?。疗效的巩固当然和患者的情绪有很大关系。一句话概括,气聚成痞,痞结就成结。治疗反其道而行之,开结化气。方法:我们临床常常用的手法,手法以弹筋为主,弹筋手法刺激比较大,目的是震荡经气,和开闸放水差不多,重点弹肩井、腋下三筋。这也是开锁的两个锁。中医骨伤,有八把半锁之说,我们学习的时候学了八把锁,老师给我们说的是金、银、铜、铁左右各四把。现在大家网上也可以看见,八把半锁,称呼不同,而位置一样的。第一把、开肩井,目的是提升阳气,第二把,腋下三筋,目的是开胸顺气。腋下第一步就是弹极泉穴,第二步,弹胸大肌(乳腺方向的根部),第三步,弹背阔肌(脊柱方向的根部)要求力度要大,刺激要强。一般来说,这两把锁一弹(一般一个部位弹筋3--5次),乳腺增生就会变小或者消失。我们临床中加了一个手法,运天宗,这个天宗不是指的天宗穴,而是指的天宗区域,临床中,乳腺增生的患者,其增生部位平行对应肩胛区域都会有筋结或者压痛,我们就是处理的这个部位。处理这个部位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引阳达胸(引后背之阳向前),来化结开痞。看过我文章的都知道,在我们拨筋理路当中,我将络脉分为五类,这里就是运用的直络理路,心悸、胸闷、咳喘的,背部肩胛缝找筋结或者敏感点,拨开症状大都会立即缓解,也是这个理路,这种方法大家可以临床中去验证。前提,这乳腺增生效果好,只针对一种增生,囊性增生,结节性的不行乳腺癌的增生就是结节性增生,性质不同,效果就不同。

再发两个类似医案吧,和性格有点关系的。王某,女,41岁,左侧下眼睑不自主跳动一周,起初是间隔几分钟跳动一次,2015年8月13日夜打麻将,空调正对左侧头枕部,14日晨起左下眼睑跳动无间断,下午4时症状未减。其平时性急,问其左下眼睑跳动之前是否生气过,答“是”。查左侧头枕不下眼睑平行部位压疼明显,左环跳部位压疼明显,予此二处拨按,症状缓解,续针刺此二穴,加左太冲,头枕部tdp灯照射。留针半个小时,其左下眼睑偶有轻微跳动。嘱其回家用生姜、葱白、红糖熬水喝。并嘱其今日再来治疗一次。今日来诊左下眼睑已无跳动,针刺同前。这按中运用了环跳,大家注意一下这个穴位。

另外发一个案例再说,患者,女性,48,双腋下刺痛,时而牵扯疼3天,腋下疼痛是什么原因呢?《灵枢·邪客》里面有一段话,大家记住哈: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病挛也。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腋,当时我就对她说,疼痛之前一定生闷气了,为什么说生闷气呢?如果有脾气发出来就对了,她这是没发出来,肝气郁所致。肝气的出口是腋窝,这肝气没发出去,就会在腋下聚集,不通则痛,胁肋是腋的延伸,大家不要死守腋窝我治疗取的哪里呢?也是取的环跳,就用了双侧的环跳强刺激(泻法),一次症状消失。,这两个患者都有一个共同表现,肝气不疏,肝和胆互为表里。肝气主升,胆气主降道理很简单,降胆就是疏肝,取胆经穴位,这就好比一个天平,一边太低,我们如果低的一侧上抬用力大?还是在高的一侧下压用力大?答案显然是高的一侧用力要小的多类似方法临床很多哈。泻南补北之法,泻胆经以舒肝气。

既然说到这个方法,再拓展一下。

我们不说太玄的理论,面瘫,好治疗吗?当然这面瘫我们临床分两大类:一个是中枢性面瘫,一个是周围性面瘫我们临床说的面瘫主要指的是周围性面瘫,不少人处理面瘫,都是再患侧下功夫,而我们处理面瘫,主要针对健侧,地仓配颊车,电针强刺激,大都是一次缓解,几次就好了。什么原理呢?泻南补北之法。还是这个泻南补北的拓展,那么,我们从解剖结盾丿构来看看,面部左右的肌肉都是对称分布的,正常的人,两边肌肉的牵拉力均衡,面瘫越早处理效果越好(急性期)。当患者面瘫的时候,患侧的肌肉就会松弛,这个时候健侧的肌肉就会比平时僵紧,特别在颊车穴位置,明显僵紧。处理就是放松健侧的肌肉紧张状态。这和刚才提到的天平高低类似,泻南补北,虽然只有四个字,但它引申的意义就不是四个字了,对,《金匮》里面提到的就是“正气急,邪气缓”。正气急,邪气缓哟。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这句可以形容面瘫的情况。邪气反缓----患者肌肉松弛。正气即急---健侧肌肉僵紧,正气引邪,喎僻----健侧牵拉患侧,口就歪了。所以刺建侧缓解痉挛,对。用药也是如此,是的,理路通的。玉真散,牵正散。目的都是解痉挛。重点处理健侧,患侧可以取几个穴位,健侧强刺激,患侧不能强刺激哟。没用过桂枝加葛根汤来治疗,我没用过这个方子来治疗过面瘫,不乱发表言论。明天三先生讲“痉证”,可能会提到类似的桂枝加葛根汤吧。痉证和面瘫两回事,今后遇到面瘫我试试这个方,因为我们治疗面瘫以手法和针灸为主,没单纯用方药治疗《针灸大成》里面就提到。治疗面瘫,取健侧地仓透颊车,频频针刺。以正为度。这里强调的还是泻健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