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来很推崇一句话: 思维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如果说思维最终决定了命运,那么到底是什么决定了思维? 我认为是思考方式! 这篇文章我会给你分享对我影响最深远的5种思考方式,因为提前掌握了这些思考方式,至少让我少走10年弯路。 1 结果导向思考 凡事都从目标和结果出发,接着倒推到具体执行项目上来。 假如你要在一个月内赚到5万元,就要倒推思考做一个什么样的项目或事情?帮你赚钱的关键人是谁?是你自己还是团队合伙人? 接着继续倒推思考买单的客户在哪里?去哪里找到他们?以及你将用什么样的方法说服你的客户? 当然,这里的每一步都涉及到专业细节,每一步都很考验你的思考和执行能力。 最近,我在离职后用这个思考方式做了两期特训营,并成功把总销售额做到15万元。 具体是怎么做到?后面我会另外写一篇做特训营的复盘文,适用于大部分线上成交项目。 再回到思考方式本身,假如你只会正向思考,那么你可能会陷于各种零散的杂事。 你总感觉自己做了很多事情,但实际上是在瞎忙,更不用谈赚到钱了。 以结果为导向思考会让人更聚焦,而不会偏离原有的方向,避免做过多的无用功。 结果导向思维养成训练方法: 做一件事之前,先明确这件事最终的指标和需求,接着逆向思考完成这个项目的核心节点,然后去倒推执行细节,最后以最快速度落地于执行。 2 黄金圈法则思考 普通人遇事往往是从解决办法开始的,而黄金圈法则推荐更高阶的思考方式。 先从问为什么开始?接着再去想做什么?最后才是怎么做? 就以写文章为例,如果只是为了写文章而写文章,那么最终写出来的文章不一定很受欢迎。 用了黄金圈法则思考后,你会先思考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是写给谁看的?接着再去思考我应该写什么才能打动他们,最后再去准备素材开写。 一个很简单的思考方式转变往往决定的是完全不同的结果。 这个思考方式还可以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譬如我经常会遇到有甲方约合作,那么怎么判断合作到底能不能玩? 我会直接看对方提供的项目权益,如果出品方连对方能够收获到什么都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划,那么这个合作基本就不用谈了。就算谈成了,也是浪费表情。 到最后你会发现:卧槽,老子付出那么多,结果在哪里呢?收获到什么了?一脸懵逼…… 你看,用好这个思考方式,真的能够帮我们降低对参与活动项目的风险。 如果你现在身在职场,那么恭喜你又学会了一个洞察上司真实需求的思考方式。 老板或上司交给你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思考老板到底想要什么?他让你做这件事背后真正的核心诉求和目的到底是什么? 快速抓住老板们的诉求和目的,再去开干,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黄金圈法则思考养成训练方法: 别盲目冲动下手,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多问问你想要的结果和目的。 3 SWOT思考 一个半月前我曾经这个思考模型做买房决策,一个半月后投资房子溢价20万。 S(优势):年轻、赚钱能力较好 W(劣势):对金融房产不熟悉 O(机会):金九银十前入手、涨幅空间较大 T(威胁):双首付负债压力大、受政策调控影响 最终,通过分析我发现,我的优势完全压过劣势。 虽然我不懂什么金融房产,但我身边有一位投资过51套房产的专家顾问,他可以帮我搞定。 接着再去分析机会和威胁,我又发现虽然目前处于房价调控期,但假如选择的地段和楼盘够好,其实并不影响房产的增值。况且,我还是刚需买房。 现在,房子已经从2.3万/平上到涨到了2.5万/平,一个半月资产净增长20万。 能够做到这一点,这个思考方式帮了我大忙。 在互联网上混,我对唯快不破这个四个字有非常深的体会。 就比如说,去年知识付费微课领域还是一片荒原,今年却已经泛滥成灾了。 有时候机会真的不等人,我的处事方式是:当优势和机会约有4成把握就立刻去行动,绝不在节骨眼上犹豫。 SWOT思考训练方法: 每逢重大决策,立刻把这个思考模型搬出来,一条条列出你的优劣势、机会和威胁,然后进行对比。 4 橡皮筋思考 每个人都会遇到两难冲突的情况。最常见的比如说,我们想追求远方的梦想,但是又要迫于现实压力。 怎么办?橡皮筋思考法会帮你巧妙地解决这个问题。 先去想想一直在阻碍着你的是什么?你在害怕什么?请把他们列举出来。 接着,再去思考到底有什么力量在牵引着你向前?你真正看中什么?同样列出来。 在互联网上混经常会遇到很多网喷,他们会削尖脑袋挖苦你、骂你,如果你内心不够坚强,可能就真的会被骂倒了、放弃了。 如果你掌握了这个思考模型,你就会发现那些骂你的人其实就是一种阻碍你向前的一条橡皮筋,你要学会砍断这条橡皮筋。 要知道,网上那些骂你的人一定是不如你的人,因为真正牛逼的人是没有时间来骂你的。 另外,再去思考牵引你前进的橡皮筋,多想想未来的理想和你想要的成果。你有无穷力量,怎么可能就这么容易被阻止? 橡皮筋思考训练方法: 当你想做一件事,先用这个思考方法去梳理真正阻碍你向前的因素,判断好哪些是有用的建议?哪些是没有实际用处的废话? 更重要的是,你要相信你自己,相信一直牵绊你前行的那一条橡皮筋。 · 5 能量分配思考 思考是很消耗能量的,特别是常常思考过去的人。 怀旧主义者会花40%以上的精力去回忆过去,这样精力分配导致他们看不到未来,也不做好当下。 梦想主义者常常花60%以上的精力去思考未来。想得太多,做的太少,说的就是这个群体的人。 现实主义者会花70%的精力做好当下的事情,花20%的精力去探索未来,只花10%的精力去回忆过去。 其实,最理想的能量分配就是现实主义者所呈现的。心怀理想,活在当下,竭尽全力把当下能够做到的事情做到极致。 不要小看点滴的行动,把眼前的事情做好,结果会一件件回报在你的身上。 近年知识付费行业大火,很多人都想来分得一杯羹,梦想着像某某大咖一样成为月入10万、年入百万的自由讲师。 最终会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就成为别人的韭菜,学了那么课、混了那么群、拜了那么多码头,最后还是那副老样子。 一点一滴地积累,花重功夫去研究和实操,自己去摸索和踩坑,踏踏实实搞好自己的事情才是重中之重,谁不能替代你。 很多人羡慕我毕业一年就靠一门微课就卖了100多万。 实际上,我能做出这个课,除了我有内容包装技巧和抓住微课红利的机会,最重要的是我已经通过长时间的写作培养了快速输出内容的能力。 我从大三就开始在简书写作,写到今天包括未公开的文字也写了近70万字,相当于5本书的内容量。平时不管多忙,我也都保持一周一更的进度。 每个取得进步的人,都有一段特别刻骨铭心的自我修炼历程。 千万不要拿自己去对标别人的牛逼,而要去对标别人过去的苦逼。 能量分配思考训练方法: 花70%的精力去关注你的当下,当下的事情做不好,永远不要幻想未来就能变好。 做好时间管理,用最大的努力做好当下的事情再去想别的。 动态针分割线 读到最后,你看别人拥有那么的多思考方式觉得很厉害。 其实,这些思维方式也是通过看书《史上最简单的问题解决手册》学习并应用上到实际上生活当中的。 |
|
来自: 蜗牛s66shdvnz3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