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社会:明君与昏君之对比

 冬天惠铃 2018-09-15

中国朝代更迭频繁,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明君与昏君,本文通过对明君身上的特质挖掘,来对比昏君是什么样子的。


许多人或许会认为,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是自古以来国民幸福指数最高的时代。但有学者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当下中国社会的国民幸福指数未必高于宋仁宗时期的国民。


先来了解一下有关宋仁宗的生平事迹和处事作风,宋仁宗赵祯是宋朝第四位皇帝,在位时间长达四十二年。期间名臣与杰出人物辈出,最为熟悉的有范仲淹,包拯,韩琦,富弼,文彦博,狄青,沈括,毕升,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等,可谓君子满朝,文武忠良,这一时期的宋朝经济繁荣,文化与科学技术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宋仁宗在位期间的宋朝:“四海雍熙,八荒平静,士农乐业,文武忠良”,史家把宋仁宗的整个时期称为盛世之治。


这样的太平盛世,国民幸福指数较高的时代,在中国专制体制下的社会来讲,是非常难得的。那么这种国泰民安的社会与当世统治者的人格品德是密不可分的,宋仁宗皇帝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能够约束自己,对下属宽厚以待,让百姓休养生息,以致于得到后世许多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们的称赞。甚至连乾隆皇帝都有过对他的高度评价,在乾隆眼里有三个值得佩服的皇帝,其中一个就是宋仁宗。


宋仁宗皇帝的可贵之处还在于肯听良言,善于纳谏,当时的包拯屡屡犯颜直谏,甚至将唾沫都飞溅到赵祯脸上,赵祯一边擦唾沫,一边采纳包拯的建议,丝毫没有加以怪罪。


公元1063年,宋仁宗皇帝驾崩,朝野上下无不哭号,举国哀痛,消息传至洛阳,市民都罢市哀悼,甚至连偏远的山区百姓都为皇帝驾崩而痛哭,当时有官员路过四川,见妇女们头戴纸糊的孝帽痛哭哀悼。宋仁宗皇帝驾崩的讣告传至辽国,时为辽国君主的辽道宗耶律洪基大吃一惊,上来握住宋国使节的手号啕痛哭,说:“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随后为其建一个衣冠冢以寄托哀思。


一个皇帝驾崩让本国国民痛哭流涕,屡见不鲜,但让邻国敌国都为其号啕,并由衷地表达尊敬与哀思的,至今都是凤毛麟角。以致于后来的金国大军公开盜毁北宋皇帝的陵墓时,唯独对宋仁宗的陵墓表现出文明,不动一砖一瓦。


由此可见,一个明君多有性情宽厚,谦虚有涵养,不以自我为中心,不好大喜功,兼听则明,肯纳良言,能干实事的品质。


一个昏君则常常具有好大喜功,吹嘘浮夸,爱出风头,以自我为中心,拒绝被批评,有自吹自擂自夸自大自我陶醉的倾向。


昏君另一个特质就是常常自我标榜以“救世主”身份登场,言过其实,只为表现自己赢得别人赞美,这种虚荣本身就不适合成为真正的救世主,因为虚荣者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展示或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会为他人以及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考虑。


一真正的伟人,从来都没想过要成为伟人,只是在热衷于事业的同时,给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获得美誉。一个自命“伟人”的庸人,往往会为了提高出镜率而作出一些小动作,以及通过各种媒体不断宣传自己光鲜亮丽的一面,来满足贪婪虚荣之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