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通勤,正在“杀死”1000万北京青年》一文刷爆朋友圈,引发无数年轻人北漂的共鸣。通勤,往往是城市年轻人在租房时的重要考量因素,然而,大多数人只得屈于现实,通勤时间短、距离短的房源想想便好。 根据《2018中国城市通勤研究报告》显示,北京市的平均通勤距离和时间分别为13.2km、56分钟,位列排行榜的第一位,而支付宝出品的《数说中国人的夜生活》中显示,北京人凌晨5点就开始打车,是全国所有城市中最早的。 一如文中所写,“每天天还未亮就有几百万人已经醒来,从沙河、天通苑、燕郊、亦庄、良乡、苹果园、北安河,四面八方涌入五环内,开始他们一天的工作。” 一线城市朝九晚五的高峰期,公交、地铁车厢似沙丁鱼罐头般拥挤,车来车往的主干道也可能变身停车场。因而,公共交通出行或是开车出行,各有各的窘境。 在作者看来,上班青年将诸多时间耗于通勤上,除了生活在北京这座城市的人多之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城市交通规划有待完善,在公共交通方面,首先是北京的车站密度不够,未能达到一国际大都会应有的水平,并且地铁停运时间过早,广大加班人群未能赶上末班车,同时地铁内部便利店布局不够带来差的通勤体验。并且,城市的交通要道,路线规划受到街区规划的挤压,两个地点的勾连方式单一,塞堵的路况难以缓解。 二是建筑设计上有问题,地产商在房地产开发时大片拿地,开发成大型小区,然而,土地高度未能有效利用,为满足人们对土地面积的需求,只好逐步扩大占地面积,使得通勤距离越拉越长。遗憾的是,在城市的扩建过程中,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事实上,城市扩建是城市化的必然趋势,但是在原有土地上做好利用也非常的关键,尤其是承载了数千万人口的北京。 巴乐兔认为,北京严峻的通勤问题也暴露出房屋租赁市场的问题。不久前的租金上涨,租房一族中有许多人以增加通勤时间或是缩小居住面积来应对租金上涨。 在2018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上,原我爱我家副总裁胡景晖表示,北京约有100万套房子是空着的,可以仿效香港政府出台空置税,如此租金将会应声而跌,租房条件也会获得极大改善。 若是真有100万套空置房,提高空置房屋的持有成本将促使业主将房子用于出租。如此可以缓解租赁市场的供需矛盾,租金下跌。如此,诸多租房一族也不必为高租金所迫搬往城市外郊,增加通勤时间。 总而言之,通勤正在逼疯一线城市的上班一族,没有人乐意在拥挤的车厢或是拥堵的路上消磨时间,年轻人所面对的通勤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由多方协助共同解决。 |
|
来自: 昵称33542116 > 《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