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熊孩子”与心理类型:四个维度教你认识“陌生”的孩子

 咨询师曹丽君 2018-09-15


家长们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的孩子:

我家的孩子太闷,希望他能活泼一点,就像隔壁的小明一样。”

“给孩子买的玩具他不好好玩,都拆了,这不是浪费吗?

不知道他整天想的什么……就像生活在云端,说话、做事都显得很不靠谱;他的文具,书桌永远是乱糟糟的,让人很崩溃……”


为什么我的孩子,就不能像别人家孩子那样,好好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少让自己操一点心?


明明用了很多时间去教育他了,也没少和别的家长交流、取经,怎么用到自己孩子身上就收效甚微呢?



在这里,家长可能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每个孩子天资不同,心理类型不同,行为举止的差别就会变得很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个“松树和牡丹”的理论,用培育松树的肥料培育牡丹,是养不活牡丹的,反之亦然。


那家长怎么知道自己的孩子是牡丹还是松树呢?可以通过测量心理类型的工具(MBTI)来实现,翻译过来叫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数人格测试


如果你是一个右撇子,这并不意味着你从来不用你的左手,只是说你更喜欢用你的右手。左右手偏好的例子同样适用于大脑的偏好。


根据心理类型理论,这些偏好是生来就有的,并且伴随着人的一生。虽然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也会使用非偏好的能力和特质,但是这些非偏好的特质永远不可能代替原始的偏好特质。换句话说,外倾型的人永远不可能成为内倾型的人,反之亦然。(这跟左右手偏好是同样的道理。)


心理类型并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但是人的外部行为也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得到不断的发展。



根据心理类型理论,我们每个人在出生的时候都有一个性格偏好。这个偏好可以体现在下面四个维度上


外倾

(E,extroversion)

态度倾向

内倾

(I,introversion)

感觉

(S, sensing)

接受信息

直觉

(N, intuition)

思考

(T, thinking)

处理信息

情感

(F, feeling)

判断

(J, judging)

行动方式

感知

(P, perceiving)



第一维度:外倾与内倾

所谓的内倾,就是孩子的心理能量是流向内在的,更关注他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并依托这种体验和感受来构建事实。


相对的,外倾关注的是外在的环境、关注的是他与外在的互动,然后再根据外在的互动来构建自己的世界。


那么,应该如何判断儿童是内倾还是外倾呢?


外倾的孩子比较好动闲不住,经常会被父母描述成比较调皮,被老师说成注意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内倾的孩子比较安静,喜欢独处,不喜欢嘈杂的环境。   


如果家长不了解,会发现孩子适应环境困难,会对这样的孩子有些担心焦虑,但是当孩子真正的喜欢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恰恰会发现内倾的孩子专注力和对事情投入的程度比外倾的孩子要高,因此我们会说内倾的孩子注意的是深度,而外倾的孩子注意的是广度


第二维度:感觉(接受信息)和直觉(收集信息)

感觉是动用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获取具体信息,如一个杯子,眼睛看到是圆的,里面装着茶水,鼻子闻到飘出了茶水的味道,用手摸起来是硬的。


直觉功能和当下的情境没有关系,是我们所说的“第六感”


感觉型的孩子喜欢玩手工活,关注特定的部分和细节;喜欢处理实际问题,喜欢确定、可度量的事物;喜欢成套的程序,确定的规范;亲自从操作部件入手,以了解整体设计。


直觉的孩子喜欢想象,会有自己的联想(看到墙上灯光的影子会说那是一匹奔腾的马,看到天上的云团说是一朵盛开的花)。


对待玩具,感觉型的孩子认为卡车就是用来装东西,在地上跑着玩的;飞机就是在天上飞的。但是直觉型的孩子,把坦克翻过来当成船,潜艇可以飞到天上去等。



第三维度:思维(注重意义)和情感(注重价值) 

我们做决策的时候,做决定的方式可以分为思维和情感两种类型。


思维型的人偏客观,对事不对人,针对客观的角度的,不太会掺杂个人情感;


情感型的人恰恰相反,他们对事情做决定或者判断的时,依据的是个人情感


因此,思维型的人是用大脑来做决定的,情感型的人是用来做决定的。


在说话方式上,思维型的孩子会说这个事情是怎样的?他不大会把我或者是以人作为主语,他会强调的是客观的事物,客观的问题;而偏情感型的人,通常会强调人的主观性,所以在表达上就会说我觉得怎么样?或者别人感觉怎么样?总会是以人作为重要的决定者或者是价值的传递者。


第四个维度:判断和感知

这个维度是由布里格斯和迈尔斯母女增加的一个维度,这个维度是与外部世界接触的方式以及日常的处事风格。


判断型的人生活比较,喜欢整洁有序的状态;


感知型的人生活比较随意,边界感不那么强,会显得有些混乱

 

比如,感知型孩子的东西被别人拿走,或者你改变他的行程,他是不会生气的,他这种随遇而安的感觉,显得很从容,很淡定,觉的什么都可以;


但判断型孩子的玩具或者他的东西不经过她的同意,被别的孩子拿走了,或者弄坏了,他会非常的生气,因为它的边界被人侵犯了,或者说他计划好了做的事情,有的时候家长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够满足他的时候,他就会非常的焦虑和难受,因为他自己内在的秩序感被打破了。


因此,感知型的孩子,他的秩序感、执行计划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弱,所以家长要以温和而坚定的方式,必要的规则,以持之以恒的方式给感知型的孩子形成必要的行为规范。



▲ C级沙盘游戏咨询师课程正在招生中!

    打通从C→B→A的沙游师进阶通道!

    详情请点击上方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