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谁不让吹响军号?

 天凉好个秋mei 2018-09-15

作者:绿皮兔子

来源:骊龙之师(Stariey-Tuzi)

版权:本文经授权转载


近日,官方下发通知,自2018年10月1日起,恢复播放作息号,从2019年8月1日起,在全军实施新的司号制度。消息传来,无数军媒以及相关的自媒体和公众号一片赞扬之声,包括在网络上也引发了网民们的一片叫好。只是,在这样一个全军共振奋、万众齐欢呼的时候,我想我需要很不合时宜的写这么一篇文章,泼上一盆冷水,警醒一下世人。


司号制度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当年就有“陆军号,海军哨,空军拉警报”一说。在战争年代,威武的司号兵和嘹亮的冲锋号是一切敌人挥之不去的梦魇。朝鲜战场上,无数参战联军士兵都在回忆录中形容道:志愿军的冲锋号是“撒旦召唤的声音”,更是“地狱敲响的丧钟”。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伴随我军自建军以来的光荣传统,却不知在何时悄然落下帷幕,我甚至无法去详细的思量到底是在什么时候再也听不到那热血的号声。


查阅了一下军史,又结合最近的新闻,应该是在百万大裁军的时候,为了与时俱进,取消了司号兵和司号制度,或者说是将原有的吹奏军号变成了电子音,这个光荣传统也逐渐消泯。再后来,伴随着建设现代化军队的脚步和所谓“以民为本”的不成文规矩,先是驻扎在城市的部队再也没有了号声,接着大江南北的军营里号声也成了过去式。有拿着“扰民”当理由不再放号变成了“安静”的部队,有拿着“保密”作借口始终静默变成了“无声”的军营…总之,军号之音,已是多年未闻。


也不能说完全都被改没了吧,毕竟还是有一些部队和单位坚持了下来。可是,纵使坚持下来的这些部队和单位,一个是没有完善的制度来规划和执行,再一个是“三天放号两天吹哨”没有持之以恒。不管怎么说,军号声离部队是越来越远。仍记得刚从军时,每天清晨连队里司号兵嘹亮的起床号开启了一天的生活,训练时紧张的操课号一响带来的严肃氛围,还有舒缓的熄灯号伴随疲惫的身体安静入眠,更有深夜中急促的紧急集合号让每个人都枕戈待旦…后来,职务越升越高,号声却越来越远…


这些年来,我军总体的发展固然是一路向前,但在前进的道路中各种曲折和无奈也是活生生的实例。我清楚的记得当年连队从上级接收到那桌子大的功放机时大家的喜悦之情,也记得那位四川籍的司号兵上交军号时的恋恋不舍。虽然后来连里让他去学习如何使用功放机播放号音,可那年的年底他还是没有转志愿兵便退伍了…每思及此,不胜唏嘘。包括后来我走上领导岗位之后,在去一些驻扎城市的单位调研时,从早到晚连哨声都没有,生怕惊扰了周围居民的作息,一度也让我怅惘不已。


一支连哨声号音都没有的部队,那还能算是部队吗?可是,这些年来,这种不正之风却愈演愈烈,处处维护“军民关系”。可是,换来的却是什么呢?有一次,因为急事我穿着军装到某城市中的一个单位,在下了车往营区走时,一个当地人好奇的问我,你们在这也有部队么?怎么从来都没听过有哨音号声呢?我,无言以对。在之后到各地城市驻扎的部队检查调研时,我有意的到营区附近和居民接触闲谈,在聊天时一些大爷和大妈在谈到部队号声哨声是否扰民时纷纷告诉我,我们不怕你们的兵喊号子吹哨子,因为只有你们的号子响了哨子吵了,我们才能知道你们就在我们身边,会让我们有安全感。


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老百姓的心声。是啊,我们是老百姓的军队,如果连老百姓都不知道我们就在他们身边,时刻都在保护他们安全的话,那么军人地位又从何谈起呢?这些年来,这些假“科技进步”和“紧随时代”之名而行的“乱政”还少么?从司号制度的没落到集中文印的怨念,从处处“礼让”的谦卑到和平积弊的丛生,哪一项不是“好心办了坏事”?哪一个不是“想当然的政策”?恢复优良传统固然重要,但如果强军建军的思想跑了偏,那么纵使熬夜加班再多,文件资料再全,也都是做无用功,最终南辕北辙罢了。


是谁不让吹响军号?是长久和平的积弊,是脱离群众的恶果,是不切实际的决策。我们从来都不怕犯错,重要的是必须知错能改。当前,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依旧长路漫漫,和平积弊和各种问题依旧亟待解决,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直面问题解决问题,那么我们这支军队转型的脚步必将愈加迅速,能打胜仗的本领必将刀锋愈亮,星辰大海的征途必将越来越近。


谨以此文,纪念我军司号制度的恢复,愿当年助我军威令敌胆寒的号声响彻整个世界!

理性 · 爱国 · 思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