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无古人话朝宗

 猪你开心 2018-09-15

提起德化名瓷,人们很自然地就联想到一代艺术大师何朝宗。何朝宗,大约生活于明嘉靖、万历年间,德化县后所村人。《福建通志》《泉州府志》称其“善陶瓷像,有僧伽大士,天下传宝之。”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蔡尚思曾咏《瓷圣何朝宗》诗这样评价他:“明代瓷圣何朝宗,瓷艺史上实无双;我今称他为‘瓷圣’,他最无愧足以当。”英国著名收藏家P.J.唐纳利在《中国白——福建德化瓷》中更是称之为“这是同德化紧密相连的一个名字,他是中国和欧洲早期著作者熟知的一位瓷师……塑造了迄今为止最为精美的塑像……”


何朝宗渡江达摩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生平及时代背景


何朝宗,福建德化县城东隆泰后所人,其先祖何坤源号德举,明洪武二年(1369)任江西建昌府卫军,洪武七年(1374)奉命拔军到德化县隆泰社厚苏村(今德化县浔中镇隆泰村后所)屯垦定居。其子世祥、孙尚志皆习文,先后出任莆田县儒学训导和古田县儒学教谕。清乾隆年间《泉州府志·卷六十六·明艺术》载:“王弼,小名盛世,工诗文书画,尤善塑大士写真及诸仙佛像,独造其微。同时又有何朝宗者,善陶瓷像,为僧伽大士,天下传宝之。”泉州南门天后宫保存王弼雕塑的天妃造像,墨书万历纪年款识,风格与何朝宗的瓷塑极其相似,由此看来,何朝宗生活在明朝嘉靖、万历年间。


何朝宗披坐观音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何朝宗祥云观音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何朝宗生活的明晚期,宗教信仰大放异彩。由于政治的需要和民间信仰的逐渐兴盛,以宗教为题材的德化石刻、木雕、泥塑、瓷塑与绘画艺术也随之绽放,异彩缤纷。明嘉靖辛卯年(1531)《德化县志·寺庙篇》载:“昔吾泉自五代之时,伪闽扇源留陈鼓波,佞佛禨鬼,酝酿成俗。故华刹淫祠,妖僧野觋,山陬海湄,无处无之。宋旧志载,德化五乡,寺占五十一所……国朝百六十祀存者十一……”明代嘉靖年间,德化地区著名的庙宇有程田寺、戴云寺、仪林寺、相安寺、龙湖寺、狮子岩、五华寺、中兴寺、香林寺、云峰寺、禅林寺等十多座。


何朝宗如意观音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九仙山是德化的佛教发源地之一,素有“海外蓬莱”之誉。明嘉靖以前,这里已建有灵鹫岩、莲花岩、普陀岩、仙峰岩、通仙岩、会仙室七座岩寺,佛教活动盛行一时。特别是唐开元年间所建的灵鹫岩,至明清时代一度成为福建省尤其是闽南一带佛教活动的中心之一。据清乾隆版《九仙临峰谱》载:明弘治年间(1488-1504),由福州鼓山(禅宗派)宗密第四徒僧道盛(号一斋)来德化主持大白岩,授徒18人,万历年间(1573-1620)往九仙山灵鹫岩,自成九仙派系。其门徒陆续到尤溪、大田、永春、同安、漳州、泉州、沙县等地传教,繁衍18房5至16世,至清乾隆三十年(1765)统计,共有925个僧人分布89个寺、岩、庵主持传教,盛况空前。在300多位有记籍贯僧人中,德化籍占115人。乾隆年间,7位有造诣的僧人被举授为僧录司、僧纲司、僧会司,其中德化籍占5人。


何朝宗坐岩观音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佛教和民间信仰融合后,产生了降魔伏妖与祈求佛福的种种仪式,佛教传入后,为当地所吸收并自创各派,产生了新的教义。而各种宗教活动盛行,各类绘制工艺融会贯通,使德化明代瓷雕技法日臻成熟,出现了一批绘画大师和雕塑名匠,并形成许多优秀的艺术流派。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德化民间艺人,世代相传,如《德化县志》载:“明,纪廷圣,西关外人,工书法,善画佛,写大士影妙相庄严,曲肖慈悲三昧,远近争宝之。”又载:“郑琪,以画名,山水、人物皆一笔书,而神致栩栩,气色老苍。所写大士影、达摩折芦渡江图,人多宝之。”


何朝宗观音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一代艺术大师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何朝宗生活的年代对他步入艺术殿堂和升上艺术高峰,有着很重大的影响,也是促使他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宋元时期鼎盛的泉州港,已经开拓了一条通往世界各地的“海上陶瓷之路”,德化的瓷业相当发达,产品驰名中外。到了明代,泉州港的大港地位虽然衰落了,但是在宋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德化陶瓷,不但保持不衰,仍有相当广阔的市场,而且在工艺技术或生产规模上都达到一个很高的阶段。德化瓷器成为泉州与南洋群岛通商的三大输出品之一,英国人称其“具有万能之势力”。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何朝宗走上了他的辉煌艺术生涯,一代艺术大师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应运而生了。


何朝宗鹤鹿仙人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何朝宗生活的环境,对他的艺术成就也有着直接的关系。他的家族擅长雕神塑佛。早年,何朝宗就跟着父辈雕寺庙佛像,在这样的家族艺术氛围熏陶下成长,促使他在雕塑的技艺上打下极为深厚的功底。他所塑的人物形象,着意追求纯朴典雅,力求造型新颖,注重在神态个性上下功夫,不落俗套。为了在艺术上有更高的追求与突破,何朝宗曾一度离开故乡,寓居于有“泉南佛国”之称的泉州,诸如太上老君雕像等千姿百态的石佛形象,又拓展了他的艺术视野。在这期间,他结识了工诗文、擅书画的著名雕塑家王弼,从而提高了艺术素养,使他在艺术上进一步地成熟起来。


何朝宗送子观音像,泉州门里博物馆藏


在何朝宗之前的宗教雕塑,几乎为清一色的大型雕塑,如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寺庙里的泥塑佛像、木雕佛像等等,基本上都是大型雕塑,它们必须汇集大批的能工巧匠,耗费很长时间才能完成。而德化窑陶瓷雕塑具有体积小且携带方便的特点,比之石雕、泥塑作品,更适宜于寺庙、家庭里的摆设祭祀。因此,德化窑宗教类的陶瓷雕塑品一推出,便成为国内外争相追逐的艺术品,并为宗教活动的传播与普及创造了条件。据日本上田恭辅《支那古陶磁研究的手引》中介绍:“福建德化窑生产的手抱婴孩的白高丽手法的观音,在日本的基督信徒中被当作玛利亚的圣像而大受欢迎,其需用量之大几乎达到惊人的程度。”“建白瓷自宁波流入日本,日本富人,至不惜以万金争购之,足见其精美矣。”


何派艺术及成就


何朝宗 文昌帝君


何朝宗在吸收泥塑、木雕、石刻等多种传统技艺长处的基础上,善于应用瓷器的胎釉质感特点,充分发挥了中国传统的“传神写意”雕塑手法,总结出了“捏、塑、雕、镂、推、接、修”八字技法,将宗教精神、人生哲学、审美情趣融入德化的白瓷,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何派”艺术,把德化瓷塑造型艺术推到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度,成为后代瓷塑艺人仿效的楷模,开创了中国陶瓷雕塑艺术的新纪元。


何朝宗 持经观音


何朝宗的雕塑作品,细致入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着意人物外表衣纹的刻划修饰,线条深秀洗练、柔媚流畅、圆劲有力、形神兼备,独具风格神韵。何朝宗的瓷塑作品之所以具有超凡的艺术魅力,正是由于艺术家倾注了全部的深情和虔诚,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去精心塑造,是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杰作。在雕像的材料选择上,何朝宗采用了德化的象牙白瓷土原料制作,且施上清净纯洁细腻白中透黄的釉水,以中国女性美的特性来表现观音颜面和悦、肌体柔润、温雅敦厚、端庄淑雅的形象。对于塑像的艺术造型,何朝宗则十分重视整体感,采用富有动感的线条艺术作为雕塑的基调。从轮廓线到每一条衣纹海浪,都是流动的曲线。灵活生动、圆润轻柔,整个塑像统一在简洁洗练、圆润流畅的线条中,具有“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等衣纹特点。形体的整体处理是采用大面积空白与密集的衣纹进行对比,富有韵律感与节奏感,以此来表现佛家的超凡脱俗、随缘、智慧和慈悲大度。材料、色彩、形体、线条都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和谐的形式美。他所塑造的人物,既是神,又是人们理想中善与美的化身,达到了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整体塑造与细部刻画的完美结合。


何朝宗 渡海观音像(局部)


德化瓷塑的艺术成就,在我国乃至世界的雕塑史上,以它独特的民族风格,利用自然材料和精湛的制作工艺以及艺术创造才能,成为永不凋零的艺术奇葩,立足于世界雕塑艺术之林。正是诸如何朝宗、林朝景、林希宗、陈伟等一大批陶瓷雕塑艺术大师,从根植于民间艺术的土壤中汲取创作营养,特别是吸收了宗教艺术的精髓,把传说中的神仙人物和反映现实生活的人物故事,用纯朴的艺术语言和独到的审美意识,通过陶瓷“雕”和“塑”等技法,去刻画塑造对象的内心世界,惟妙惟肖,形成了造型别致、雕刻精美、形神兼备、衣襟飘逸、线条柔畅的独特艺术风格,达到了现实性与艺术理想性的完美统一,开辟了瓷雕艺术的崭新境界。在流传的德化窑瓷塑艺术作品中,以陶瓷为材质雕塑的菩萨形象,面目慈祥、神态逼真,造型优美雅致,姿态神情各异,衣纹装饰别致,规格大小不一,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陶瓷艺术,产生了千姿百态、各臻其美的艺术效果。


何朝宗 阿弥陀佛像(局部)


在何朝宗之前,从功能上看,宗教雕塑艺术是服务于宗教和政治的,艺术的意义是从属的、工具性的。而何朝宗的每一件瓷塑作品从取材、构思到制作的全过程都是独立完成的,他的作品服从于材质、服从于内容、服从于人类的精神诉求,体现出艺术独立、自主的品质特征。何朝宗的瓷塑选料精心,白中泛黄、温润如玉,略带暖色调,与东方黄种人的肤色相近,使远离尘世、不食人间烟火的观音菩萨,从庄严肃穆、一尘不染的佛堂走进人间、走进百姓的生活。其温润如脂的釉色,似乎让人能感觉到,观音丰腴而富有弹性的肌肤散发出来的沁人体温,达到了思想意蕴与艺术效果高度和谐统一。何朝宗瓷塑作品将神秘的宗教净土与人间的世俗融合,加上小型雕塑便于家庭供奉,让人们亲切地感到佛在家中、佛在心中、佛在眼前。何朝宗的瓷塑推动了佛教民族化、世俗化的进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因而,说何朝宗是中国宗教雕塑艺术第一人并不为过。


何朝宗 自在观音


从美学的角度来说,何朝宗的瓷塑成功地借用了中国画中“线”的表现方法,使衣纹如毛笔描画的一样,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其瓷塑作品的衣纹刻画摒弃了线条重叠绵密盘屈的“曹衣出水”,而是采用了或粗或细“吴带当风”线条,圆柔自若,婉转流畅,且不拘一法、灵活自然。不仅衣服质地的轻薄、厚重之感能真切地刻划出来,更通过衣纹的走向、折变表现人体的动态、身段,巧妙地利用衣段的特征烘托人物的精神气质和内在性格。以他最负盛名的“渡海观音立像”的足部细节雕塑来说:趾圆而纤细,脚背丰腴,脚趾弯曲形成美妙线条,充满了动感,使观音更具生命活力。由于人物白描“线”的绘画元素被有机地吸收利用,因此,重复、对称、均衡、对比、调和、节奏、韵律等形式美因素,在何朝宗瓷塑上形成了多样性统一的和谐之美。


何朝宗 关公坐像


何朝宗所塑造的艺术作品深得人们的喜爱,被中外视为无价之宝,在国际上素有“东方艺术珍宝”“世上独一无二珍品”“可与米兰的断臂维纳斯相媲美”的称誉。他雕成的观音像被欧洲人誉为“东方维纳斯”,代表雕塑作品的最高水平。早在1878年(清光绪四年),美国举行艺术作品评比,波斯顿美术馆珍藏的何朝宗瓷塑观音被评为第一名。英国古陶瓷研究专家约翰盖尔甚至赞赏说:“何朝宗的瓷雕艺术作品,可与达芬奇的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相媲美。”美国收藏家、古陶瓷研究专家罗伯特.H.布鲁门菲尔德更是在《中国白——伟大的德化瓷器》中说,“中国人居然不知道‘中国白’最伟大的艺术家——何朝宗的生卒年月,这是十分令人震惊,也是相当奇怪的,这就像西方不知道伦勃朗(Rembrandt)或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的生活与工作一样……”


何朝宗 关公坐像

 

何朝宗创造了一个崭新的雕塑典范和完整的雕塑范式,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瓷塑艺术创作。可以说,德化所有从事陶瓷艺术创作的人,都曾经临摹过何朝宗的渡海观音,从中汲取何派艺术的养分。何朝宗高尚的思想境界、严肃的艺术态度、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非凡的艺术才华与高超的艺术成就,将德化的陶瓷雕塑艺术推到一个前无古人的巅峰,把中国的制瓷艺术推到最高境界,为德化窑在中国陶瓷史乃至世界陶瓷史上的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今仍然备受中外艺术家的推崇。历代以来,中国创造出数不胜数的杰出工艺品,却罕有艺术工匠名垂青史。而瓷雕艺术大师何朝宗,却打破了这个文化传统,他的名字成为德化瓷塑艺术的代名词,被奉为“瓷圣”,甚至有“万瓷朝宗”的美誉。他那璀璨夺目的艺术之光,照亮了中国乃至世界瓷塑艺术的前行之路,为人类文明史与世界文化史写下了不朽的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