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稻后期到底怎么管?这三点很重要

 一生平安9ddcmc 2018-09-15

目前,有些地区的水稻已进入孕穂灌浆期,水稻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是争足穗、攻大穗、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如果水肥供应不足,病虫未做好防控,会严重影响水稻后期生长,导致水稻成穗率低,籽粒空瘪。因此,水稻的中后期田间管理一定要重视。

孕穂灌浆期的水稻

1、水分管理

水稻灌浆正值高温季节,植株蒸腾与蒸发量大。水分不足会影响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的输送,而长期深淹又极易诱发水稻纹枯病、白叶枯病及稻瘟病,给稻飞虱创造有利的繁殖条件。因此,水稻后期田间灌水要勤灌浅灌,采用干湿交替的湿润灌溉方式,即灌3厘米浅水,等自然落干后15厘米深丰产沟沟底(并非田面)无水时再灌下一次水(周期一般为7-12天)。抽穗后30天以内,不可停灌,建议9月初停灌。保证田间干干湿湿,以促进水稻根系发达,通风透气,为水稻稳产高产打下基础。

水稻纹枯病

2、施肥管理

高成穗率、穗大粒多和高结实率是获得高产的关键,这一时期要巩固分蘖成穗、争足穗、攻大穗,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重视穗粒肥的施用。可在施足孕穗促花肥的基础上,视苗情补施穗粒肥。对于前期施肥不足或地力差、后期脱肥早衰的田块,要及时补施保花肥或齐穗后的面叶肥。施肥量应根据土壤地力、前期施肥量和当时苗情(叶色落黄程度)科学定量。地康宝微生物有机肥有质量含量高(≥65%),含有大量多种微生物菌群,营养全面充分,是一种“完全肥料”,可一次性满足水稻生长的养分需求;搭配地康宝生物红菌肥灌根,作追肥使用(一亩地一瓶),可有效增强水稻抗倒、抗逆能力,提高水稻品质。

稻瘟病

3、病虫管理

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可施用地康宝杀菌剂进行防治,并在零星发病时首次施药,然后隔10天左右再次施药,有时再隔10天左右第3次施药控制已发病田块。如果当田间病害已大量发生时再施药,防治效果会比较差。因此,病害防治应根据田间观察情况,讲究预防为主、及时控制。

除适当早施药,用地康宝杀菌剂进行预防外,为减轻劳动量,病害防治应将几种防治药剂混合施用。如果同时发生稻瘟病和纹枯病,一般可以结合在一起施药;稻曲病防治时期稍有差异,但施用保护性药剂如铜制剂,或者施用三唑酮等保护兼内吸性药剂,可稍提前,与防治纹枯病和稻瘟病结合进行。

稻飞虱

水稻后期管理在水稻的整个种植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分管理、施肥管理、病害管理是必须要重视的三个方面,广大种植户们可千万不可忽视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