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稻常发的重大病害稻瘟病如何防治?正确识别症状,适时用药防治

 浮生文苑 2020-06-25

水稻稻瘟病又称为稻热病、火烧瘟等,是水稻生产中常发的重大病害之一。稻瘟病为真菌性病害,在全球水稻生产区均可发生,尤其在雾露持续时间较长的山区和气候温和的沿江地带稻区发病程度重,具有突发性、流行性、毁灭性等特点,可造成水稻严重减产,重者减产幅度可达50%以上,甚至绝收

稻瘟病在水稻各生育期和各部位都可以发病。根据发病时期和发病部位可以将稻瘟病分为:苗叶瘟、水稻各生育期和各部位都可以发病。根据发病时期和发病部位可以将稻瘟病分为:苗叶瘟、叶瘟、叶枕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谷粒瘟等。其中叶瘟、穗颈瘟最为常见,危害较大。叶瘟严重时,全田呈火烧状,植株矮缩,新叶难以生长,抽穗艰难。抽穗期穗颈瘟发生严重时,导致大量白穗或瘪粒。

叶瘟

水稻常发的重大病害稻瘟病如何防治?正确识别症状,适时用药防治

苗叶瘟

水稻常发的重大病害稻瘟病如何防治?正确识别症状,适时用药防治

苗叶瘟

叶瘟多数发生在叶片上,叶鞘上也有少量发生;秧田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以分蘖期至拔节期这段时间发病程度重。叶瘟有慢性型、急性型、褐点型和白点型等多种类型,其中以慢性型和急性型2种类型最常见。

一是慢性型。

刚发生时叶片上出现小病斑(暗绿色),随着病情的加重,病斑逐渐扩大成梭形,两头尖中间大,病斑边缘褐色,最边缘有一层淡淡的淡黄色晕圈,中央灰白色,经常有褐色坏死线延伸出来;在气候潮湿的情况下叶背产生一层灰色霉层,之后很多病斑连成不规则状的大斑块。

水稻常发的重大病害稻瘟病如何防治?正确识别症状,适时用药防治

水稻稻瘟病慢性型病斑

水稻常发的重大病害稻瘟病如何防治?正确识别症状,适时用药防治

水稻稻瘟病慢性型病斑

水稻常发的重大病害稻瘟病如何防治?正确识别症状,适时用药防治

水稻稻瘟病慢性型病斑

二是急性型。

病斑暗绿色,水渍状,多数为不规则圆形或近圆形,叶片两面都能产生大量灰白色霉层。多为感病品种、环境条件特别合适、或氮肥过多情况下产生。急性性病斑的大量出现往往是稻瘟病大规模流行的先兆。

水稻常发的重大病害稻瘟病如何防治?正确识别症状,适时用药防治

水稻稻瘟病急性型病斑

水稻常发的重大病害稻瘟病如何防治?正确识别症状,适时用药防治

水稻稻瘟病急性型病斑

三是白点型。

病斑呈白色近圆形或短梭形小白点。在显症阶段,遇到不利于病菌生长的气候条件通常发生白点型病斑。气候条件继续不适时,可转为慢性型;在短期内转适时,可以转为急性型。

水稻常发的重大病害稻瘟病如何防治?正确识别症状,适时用药防治

水稻稻瘟病白点型病斑

水稻常发的重大病害稻瘟病如何防治?正确识别症状,适时用药防治

水稻稻瘟病白点型病斑

四是褐点型。

病斑呈褐色小斑点,限于两脉之间。多发生于抗病品种或稻株下部老叶,不产生分生孢子。

水稻常发的重大病害稻瘟病如何防治?正确识别症状,适时用药防治

水稻稻瘟病褐点型病斑

节瘟

多发生于穗下第一、二节位上,病斑处为褐色小点,以后环状扩大至整个节部,黑褐色,湿度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色霉层。后期节干缩凹陷,易折断以及病节上部分早枯。

水稻常发的重大病害稻瘟病如何防治?正确识别症状,适时用药防治

水稻稻瘟病节瘟病症

水稻常发的重大病害稻瘟病如何防治?正确识别症状,适时用药防治

水稻稻瘟病节瘟病症

穗颈瘟

水稻常发的重大病害稻瘟病如何防治?正确识别症状,适时用药防治

水稻稻瘟病穗颈瘟症状

水稻常发的重大病害稻瘟病如何防治?正确识别症状,适时用药防治

水稻稻瘟病穗颈瘟症状

发生于主穗梗至第一枝梗分枝的穗颈部。病斑初期呈水渍状褐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展呈褐色或墨绿色。发病早的多形成白穗,发病迟的瘪粒增加,粒重降低,影响米质。枝梗、穗轴也可发病,症状与穗茎发病相似。湿度大时,以上部位都可产生灰色霉层。

发病因素

1、品种因素

从具体的实践研究来看,如果水稻品种自身的抗病性比较突出,那么其发生稻瘟病的概率会显著降低。研究表明,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因品种不同而异,即使是同一品种,在不同生育阶段,对稻瘟病的抵抗力也不同,一般在四叶期、分蘖期、孕穗末到始穗期最易发病。从这个角度来看,品种选择与易患病的管理控制对稻瘟病的发生有突出的作用。

2、气象因素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原因有多种,品种因素是内因,气候等环境因素是诱导其发生的直接外因。其中,影响较大的几个因素是温度、光照、水分。一般温度28℃左右、空气相对湿度超过90%,持续6~10h即可导致稻瘟病的侵染发病;如果温度为26℃左右、空气相对湿度饱和,持续24h以上也容易发生稻瘟病;水稻抽穗之后遭遇温度降至20℃以下,会导致水稻长势衰弱、自身抵抗力降低,一旦发生连续阴雨天则会造成穗颈瘟的发生。

3、栽培管理

栽培管理得当可以使水稻植株长势健康,不仅可以提高抗病能力,还可以对田间小气候产生影响,影响病原菌的生长。以施肥、灌水2个方面最关键。如氮肥施用过多,会导致水稻植株长势过旺,茎秆细弱,抗病能力降低。

药剂防治

对感病品种和易感生育阶段。结合田间病情和天气变化情况,要适时防治。大田控制叶瘟时,在天气有利于发病情况下,首次施药以上3片叶病叶率3%左右开始喷药。在剑叶发病情况下,穗颈瘟的防治应在破口至始穗期喷一次药,然后根据天气情况在齐穗时喷第二次。目前我区种植沪软1212和申优26水稻品种的农户,请高度重视稻瘟病田间发病情况。

常用防治药剂:三环唑、稻瘟灵、春雷霉素*、嘧菌酯*、醚菌·氟环唑*等。(*为绿色认证用药)

施药时用足水量,早晚施药,确保防效,注意安全用药,防止农药中毒和人员中暑事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