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隶书集古字创作的诀窍,原来在这儿......

 sdamood 2018-09-15


王增军

中国书协隶书委员会委员

书法培训中心教授

导师工作室导师

中国书协“翰墨薪传”

全国中小学师资培训

“专家教师团”成员

河北省书协隶书委员会主任


王增军 隶书中堂 规格 136cm×68cm

行道受肤苦乃臻幽景

立门承气和其响高山


这是一幅集古创作作品(如图)。


汉风堂集《祀三公山碑》联曰:“行道受肤苦乃臻幽景,立门承气和其响高山。”此作取法《祀三公山碑》,参两周金文、秦汉刻石、封泥等,意在秦汉,又缶庐白石之间。


《祀三公山碑》为汉元初四年(117年)之物,非篆非隶亦篆亦隶,兼篆之古隶之朴,惚兮恍兮不可言说处最耐寻味。艺术之美说到底,其实就是那一点说不清楚的感觉。创作只是想接近这种感觉,理解并享受她。没想说清楚,根本也说不清楚。


技术处理,首先,楹联对偶形式做中堂处理,弱化形式感,让韵蕴藏其中,以和其古。弱化装饰性笔画,适度强化笔画的独立性,以和其朴。笔法上,能简则简,线质求松而不懈。结字以通篇章法为统领,中宫、重心随节律而变化。


宿墨草纸,篆耶,隶耶?说不清楚。(原标题为“一次集古的创作”。)



更多内容

请订阅2018年下半年

《书法报

点这里,就这里



总监丨崔鑫

编辑丨欧阳媛 蒙言 游婧

设计金梦

供稿丨2018年《书法报》第36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