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上古文明(转载)

 天下第一食神 2018-09-15

神龙授时

    中华上古文明

                                           ——古玉器文化解读

    自古以来,人们仰望星空时,对那浩瀚无尽与壮美神秘的天空总是会产生无限的遐想。面对一颗颗闪烁星星的排列和形状,自然地把在一些位置相近的星与他们神话中的人物、图腾和器具联系起来组成“星官”。据天文学考古发现,我国早在公元前2800年就有天文史官——羲和,用星官对夜空进行了划分,并建立了“右枢天乙星官”天文观测系统;四时成岁”奠定了理论基础。 

                  2016年05月07日

 一、昆仑山立木 燧人弇兹氏在昆仑山(今甘肃祁连山)立挺木牙交,为地之中;上指天穹中宫天极星,为天之中。天极星在天的北面即北极,故又称北极星。)

    燧人氏,三皇之首,风姓,简称燧人,尊称燧皇。燧明国(今河南商丘)人,出生于商丘,为华胥氏之夫、伏羲与女娲的父亲。

  1、燧人氏在昆仑山立木观察星象祭天,发现了“天道”。

  2、距今约三万年时燧人氏以右枢天乙(天龙座a星)为北极星。

  3、距今约一万五千年时,燧人氏发明大山榑木太阳历.

  4、距今约一万年时,燧人氏发现天纲、天纪、太极印与太极涡旋宇宙生化模式。

二、羲和御日的传说

2016年05月07日

  日母羲和:她是人类光明的缔造者,是太阳崇拜中至高无上的神。每天不慌不忙地赶着龙车,掌握时间的节奏,驱使着太阳前进并和太阳一起日出日归。

 附《尧典》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极,曰交阯。寅敬致日,平秩南为。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土,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寅在易日,平秩朔伏。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氄毛。

 古观星台

 

2016年05月07日2016年05月07日
      古观星台                    
 (夏至之景,尺有五寸;冬至之景,一丈三尺五寸)

 2016年05月07日2016年05月07日
        高表                                                  观星台


2016年05月07日2016年05月07日


 四、契刻符号解读——玉龙头考古研究

 1、玉龙头2016年05月07日

     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传世玉器中发现的唯一一个以“星官”为雕刻对象的玉器。玉龙头的造型是上古智人临摹的“天龙星座的龙头”;它突出地表现了此“星官”在当时的重要作用,相当于今天的“北斗七星”。证明了上古先民们在公元前2800年就已经以星官来确定天空的位置,并建立了《右枢天乙星官》天文观测系统。比古巴比伦人在公元前1000年提出的星座要早1800年。


2、右枢天乙星官

 

2016年05月07日
     右枢天乙星官星图契刻于天龙石锛右龙眼处,它是公元前3942年——1793年的北极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原始星图,也是我国先民们曾经以“右枢”作为北极星的唯一纪载。  

3、U形天龙星官

2016年05月07日

 U形天龙星官契刻于玉龙头的右侧,它是先民们寻找北极星的标志,也是天龙星官冬至日所在北天中的位置。

  4、 日永日短记录

                原始时间单位——“日” 

人类最早认识的时间单位不是年,也不是月,而是日。太阳东升西落,周而复始,给人以最直观最深刻的印象,也是时间最自然的原始单位。“立杆测影”划分一日,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十分遥远的年代。把一根有固定长度的杆子,立在开阔平坦的地方,用它的影子来测量时间。最初,人们用的是地面的自然物体,例如树木、房屋、土堆等的影子。直到现在,农村里有些老太太,还常常根据门口射进来的阳光的角度,决定生火做饭的时间。先秦时代我们的祖先曾用“十时辰制”与“百刻制”来划分一“日”了,从而掌握了一日昼夜时间长短的变化规律,并将测得的天文数据以分数的形式表示出来

2016年05月07日
  
2016年05月07日

                       (对天文史官契刻“日永”与“日短”符号的诠释)


    周公测日影把表影最长而白天最短的那天定为冬至,把表影最短而白天最长的那天定为夏至;此昼夜长短变化记录与《尧典》所述日永日短记录相符。日昼行地上二百一十九度少弱,故日长;夜行地下百四十六度强,故夜短。”(摘自晋书·天文志)。在北纬3435度地区,夏至日是全年一天中最长的占全天的百分之六十,冬至日是全年一天中最短的占全天的百分之四十。

5、建“右枢天乙星官”天文观测系统。

  《春秋文曜钩》云:“唐尧既位,羲和立浑仪”。羲和以右枢天乙星官为北辰,握机距表计,观天星运;以U形天龙星官在北极涡旋规律来测定四季,天龙头在东北方,天下皆春;天龙头在东南方,天下皆夏;天龙头在西南方,天下皆秋;天龙头在西北方,天下皆冬。     

结语:

  我国的天文学在五帝时代帝尧时期就已高度发达;玉锛上的纪载代表了当时天文观测、研究的最高水平,是“敬授人时”的理论依据;是华夏天文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玉器天文文明的载体——玉龙头

 2016年05月07日

2016年05月07日
名称:玉锛

年代:新石器时代

材质:南阳独山玉

形状:纺锤状,似龙头。

特征:玉锛重: 362克,长10.5厘米,宽6.5厘米,正面磨平以三条平行线装饰,

    背面凹凸有致,钻一圆形孔洞,水蚀,斑驳陆离。

 南阳独山玉天龙头,古朴优美,上古传世;打磨制造精良,保存完好;石器文化厚重,承载着丰富的史前科技文明,极具科学考古研究价值;是一件石器时代的玉器的珍品,堪称独玉之鼻祖,华夏之瑰宝!

   玉天龙头——史前文化明珠

   玉天龙头是古代人类的遗物,承载着上古辉煌的天文学文明,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科技文化遗产。它以最简明的方式向我们传授最伟大的理论,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对它的解读仅是鄙人之愚见,也只是皮毛而已,随着对它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将会有更惊天的发现,必将震惊世界,把人类科技文明推向史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希望关注的仁人,发表高见,共同探讨,让老祖宗的智慧,闪耀着更加夺目的光辉。


2016年05月07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