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抑郁修炼手册——记录一场业内专家抑郁专题讲座

 健康慢走 2018-09-15

“抑郁修炼手册” 

记录一场业内专家抑郁专题讲座

如果有一天你最爱的人患上抑郁症,整日郁郁寡欢,你该怎么办?


他一定得服用药物吗?


如果有一天他对你说“只有死亡才能让我解脱”怎么办?


要弄懂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寻求足够资质的专家的帮助。但这样的专家实在太少,而且他们往往工作繁忙,难得有时间解答我们的问题。



6月3日,厦门关怀新诺心灵康复工作室请来了专家---厦门市仙岳医院丁丽君主任,在聚泰大厦502室进行了【抑郁来袭,我们可以不孤单!】的公益讲座。




丁丽君主任医师·简介


丁丽君主任医师是厦门市劳动局、市人防、市公安局特聘心理专家,在厦门大学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系任教。负责与美国哈佛大学的认知行为治疗合作项目,曾在日本、加拿大研修。


通常这样的专家讲的知识都极具专业性而难以理解,但丁医生不仅将专业的知识用通俗的语言清楚表述,而且预留了充分的时间诚恳的解答了大家的疑问,讲座可以说是既高水准又接地气。在此我将当天讲座的内容整理如下,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多的了解抑郁症,更有效的应对它。


抑郁症的表现、诊断和识别


抑郁症患者往往会焦虑、紧张,自卑、悲伤内疚,很难感到快乐、失去活力,总是睡不着或嗜睡。


有些表现甚至会令你感到难以理解,对此丁医生举例说:曾经有一抑郁症患者对我说“医生,我早就该被枪毙了,真的!因为我18岁时偷偷看了黄色录影带”虽然你可能无法体会他的负罪感,可它却真实的背负在他身上。


有了这些表现的人大概就患有抑郁症吧。答案是---没那么简单!


对抑郁症的诊断是复杂的。简单的说是有一套诊断标准,网上也可以查到。大概是列了9个症状(诸如兴趣明显减退;感到疲乏缺乏精力;常常想到死亡等),当事人符合其中5个以上,并一定包含两个特定症状中的一个,症状持续出现两周以上,就算是基本符合诊断标准。


但是抑郁症的诊断一定需要专业医师的“访谈诊断”——就是在和当事人交谈的基础上,依据医师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做出判断。千万不要自己照着诊断标准,通过个人的理解下判断。


比方说你做了一个心理测试,测试结果是“重度抑郁”,那并不能诊断你换上了重度抑郁症,而只是测量你最近一周的抑郁情绪(注意是抑郁情绪,不是抑郁症,抑郁情绪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



现场有一位抑郁症患者的家属提问,她近期出现了一些情绪上的异样,所以怀疑自己是否患上了抑郁症,想找丁医生确认一下。丁医生现场做了一些访谈,了解她的一些情况后,却对她说:“对于你是否患有抑郁症,还需要进一步访谈诊断”。我想,对于抑郁症的确诊,专业医师访谈不但必要并而且不像想象中的简单。


应对抑郁症的态度


抑郁症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不治之症,也不是什么令人蒙羞的隐疾。但是当抑郁症来临之时,抱之以偏见这种有害的态度却很容易发生在患者家属及周边的人,甚至是自己身上。


对此丁医生分享了一个故事:有一个来访者感到很长一段时间自己都情绪低落,各种不对劲,他自己受过大学本科教育,就猜想自己患了抑郁症。但他的母亲反对他去就诊,说抑郁症是“坏病”。不过他还是偷偷去看病,并被确诊为抑郁症。没想到她的母亲知道以后很生气,还把医师给他开的药给收走了。偏见和对抑郁症的不了解,不会使那些“坏病”自动消失,只会耽误治疗使病情加重。


故事的后半段更令人惊愕,后来这位患者找丁医生看病时把上述故事告诉了丁医生,丁医生听完以后询问他母亲的教育程度,他的回答是——大学本科。要知道在他母亲那辈人里大学本科学历可不低啊。我们一般以为在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中才容易有这种偏见,而事实上这种啼笑皆非的偏见却可能出现在许多你想象不到的人身上。很难想象当这些偏见落到患者身上时他们要如何面对疾病、面对自己。而这些伤害就来自某些人群面对抑郁症错误的态度。


而患者及其家属应对抑郁症的态度似乎也不容乐观,时至今日,在我国抑郁症患者中有70%的人并未得到正规治疗。


抑郁症的治疗


关于是否一定要吃药的问题,丁医生告诉我们,确实有一类抑郁症患者可以考虑只接受心理治疗,那就是轻度抑郁症患者。而中度及其以上程度的抑郁症患者则需要接受药物治疗。


在进行药物治疗的时候,家属最好能做到按时提醒患者服药,而且不要一次性给患者太多的药,以预防自杀(一次性服用大剂量抗抑郁药会致死)。


药物虽然好,但要知道在服药的最初期,感觉患者状况稍好时, 自杀的风险反而会提高,这是特别要注意的。也许你会想,既然这么危险干嘛还要服药。但不服药听凭病情恶化,让患者被抑郁、痛苦的泥沼慢慢吞没,这恐怕才是最糟糕的选择。服药初期当然会有一个危险期,但在小心看护,安全渡过之后,才能在药物的帮助下逐渐治愈疾病。


关于药物治疗,一位现场来宾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他问:抑郁症药物的原理是什么,它仅仅是对人脑的一种控制吗?如果停止服药是不是这种控制就会消失,那它真的能消除患者的抑郁吗?


丁医生说:她的一个病人有这么一句“名言”——药物使抑郁与我拉开了距离,接受了心理治之后,我才找到快乐。丁医生强调,抑郁症的治疗应该是兼顾身心的,患者不光从生理上得到药物的治疗,还应该真正的融入生活,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在和人的交往中获得快乐,才能更新自己的生命,而要实现这些就需要心理治疗的帮助。所以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治疗也是需要的。


丁医生还分享了一则缓解轻度抑郁的小技巧。在你心情愉快时(不要在心情低落的时候做,那时思维不是很清晰)列一个清单。把你平时做过的各种活动,接触的各个朋友中里令自己最愉快的列出来,然后在不开心时多进行这些活动,多接触这些人。


最后一定要说一下自杀的预防,无需多言,这是最令我们担心的部分。相关话题可以说的太多,丁医生只说了一项最重要的。那就是作为家人、朋友,要和患者及时有效的沟通,了解他是否有自杀意愿,特别是当你观察到他持续情绪低落的时候。丁医生十分肯定的告诫我们“请记住,科学研究证实你的询问不会导致他自杀,反而能够给有自杀意愿的人倾诉的机会,和被拯救的机会。”


康复与预防复发


有利于康复和预防复发的事项包括,有规律的生活,多运动,多参加社交活动,多做事、工作,识别复发的苗头。


处于康复期的患者可以努力找寻身边有利于他康复的资源,比如说身边有家人朋友的话,多和他们接触,如果有工作机会就去争取、积极努力的工作。


康复之后,失眠、突然心情低落,都是复发的苗头,这不光病人要懂得,家属也要懂得并及时观察病人。


康复后心理咨询可以继续进行下去。一方面是为了巩固治疗,有些时候来访者会忘记一些治疗手段,巩固治疗有利于进一步强化他的治疗;还有就是心理治疗还能帮助来访者继续提高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继续接受治疗从来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预防


普通人预防抑郁症的措施其实和抑郁症康复期时类似——保证充足的睡眠,多运动多锻炼,多进行人际交往,多做事、参加工作,过有规律的生活。



丁医生还分享了生活中处理负面情绪的一点心得。她诚恳的说:“其实我也容易焦虑,特别是开车的时候。在这种时候,我会让自己认识到自己正在焦虑,焦虑其实是人在处理有点危险性的行为(比如开车)时正常的反应,我知道自己心跳很快,但我并不会因此而慌张,我知道焦虑不会让我“死”,所以,带着焦虑生活下去。”


对于一些家长关心的,青少年如何预防抑郁症的问题。丁医生说:可以鼓励孩子多参加社交活动,多交些朋友。家长要多注意关心孩子的状况,比如是否遭到霸凌,同时不要把学业看得太重。


丁医生还提醒我们,如果家中亲人特别是长辈患有这些躯体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癌症、中风的,要注意了。很多人不知道,常年受病痛折磨的他们是患抑郁症的高危人群。普通人群抑郁症患病率仅为5.8%,而内科住院病人的抑郁症患病率高达22%—33%。调查表明,40%的冠心病患者、45%的心肌梗塞患者伴有抑郁症状。丁医生最近去北京遇到一个病人,他患有癌症做化疗,面临长期的化疗之苦他有了许多抑郁症状,在病房化疗时经常坚持不住,想要离开,这就和医护人员产生了矛盾。经丁医生诊断,原来他患有抑郁症,这就是现在许多人甚至是躯体疾病的医护工作者并不懂得患者不光经受着躯体的病痛,可能也正经历着抑郁症的伤害。所以多关心患有如上的某些慢性躯体疾病的亲友,预防抑郁症。


最后在饮食方面,一般认为维生素D,和欧米伽3(鱼油中富含)对防治抑郁症有帮助;还有就是烟、酒、茶、咖啡、人参、洋参对抑郁症患者有害。



以上就是那天丁医生讲座的主要内容,我主要选取了跟我们个人生活比较相关,且比较实际能直接指导我们的内容进行了分享,看着是一个个分散的知识点,但都是干货,这也是为了避免理论的空谈。希望这样的写作方式能帮助到你。


另外由于文章是我对丁医生讲演的转述,而我个人心理学知识有限,可能出现一些专业上的错误纰漏,纯属我个人问题,在此注明。


希望你喜欢这篇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