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症药物应该吃多久才能停?
陈丰伟 常见到忧郁症病人第二次看诊拿两星期药后,隔了一个月才回来看诊。为什么?因为吃了三星期药物后(第一次通常开一星期),病人觉得有改善了,就自行停药,结果状况变糟,才又回来看诊。 忧郁症药物该吃多久?什么时候可以停药?是病人最焦虑的问题之一。大部分病人都会担心:“医生,吃药会不会伤肝、伤肾?”在非专业的亲友团或网络流言的误传下,制造了病人对药物莫名的恐惧。但太快停药,之后复发,对病人反而造成更大伤害。 病人常说:“我吃药好了几天,不吃药就变糟糕,这药会上瘾”。事实上,忧郁症药物很难得会有“上瘾”的问题。但忧郁症药效发挥要一段时间(一部份是因为要透过神经滋长因子来修复大脑 ),病情持续多久跟病人身边的压力也有关。如果压力很大、吃药时间太短,当然一停药就复发了。有些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一旦减药大多数都会很快复发,但我们不会说“我依赖糖尿病药物了”。忧郁症药物也不可能吃三天就好。 我会建议病人,服用忧郁症药物的疗程是“三到六个月”。服用三个月若觉得好很多,之后三个月逐渐减药。为什么是三个月?台湾本土研究指出,忧郁症病人服药未 满90天,之后快速复发的比例接近35%。如果稳定服药超过三个月,快速复发的比例剩下5%。国外研究多数建议要连续服药4-9个月,确定症状稳定后再逐 渐调降剂量。 有些病人第一次服用忧郁症药物时,会出现恶心、想吐、头晕、烦躁之类的副作用,从此害怕这些药物。但每个人的体质本来就不一 样,对药物反应也不同。大多数忧郁症药物有“血清素”的作用,大约有5-10%的人体质上对血清素药物就是不适应。有些人因此担心忧郁症药物会伤身,其实 药物代谢掉就没事了。特殊体质的病人,还是可以尝试其他血清素作用不强的忧郁症药物,也许药效较慢,但持续服用数个月,多半还是可以带来明显改善。 但另一个要思考的是:“我是长期、慢性化的重度忧郁病人吗?”有些人在20-30岁时并未出现忧郁症状,是因为遭遇重大事故、感情变化或亲人死亡才陷入忧郁 症,有可能在短期治疗后就痊愈。如果是第一次遭遇忧郁症,可以在服药三个月且症状稳定后,在医师协助下尝试自行减药。但如果已反覆发作、或每次发作的严重 程度令人担忧,就可能带有“体质性”的忧郁症,不宜太快停药。 有些人可以很努力地靠自己的意志力、尽量不靠药物,克服忧郁症的困扰。不 过,每个人的条件不同,有些人受限于工作、家庭,连找时间做运动都很困难。若动不动就跟病人说:“你不要去想就好啦”、“你想那么多干嘛”、“要靠自 己!”,可能会带给病人更大的伤害。忧郁症病人的痛苦,一般人难以体会。当你的亲友陷入重度忧郁时,你反而应该说服他不要害怕药物,勇敢面对药物副作用, 给医师时间调整药物,才能尽快复原。 (附注:就如“神奇百忧解”书里所说,忧郁症药物对于看起来健康,但“过度敏感”、或对某些事情强迫性地不断回想的人,有时也会有帮助。一旦停药,有可能这种过度敏感或不断回想的症状过不久又会出现。倘若如此,可考虑试着使用较低剂量一段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