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缺少这项核心能力的孩子,一直都在“假勤奋”

 chenholly1 2018-09-15


我发现,孩子从科普书籍和活动中获得的知识,往往是碎片化的,像是一个个“孤岛”,没有连在一起形成完整的体系。


在板牙科考营,我们在努力通过若干次活动的勾连,帮助孩子形成知识的联结。


对我个人而言,作为老师的习惯,我到处给小川找完整的科学启蒙教材。


找到了这套《美国小学主流科学教材:科学启蒙》(别问我是否团购,我觉得应该不会,因为书的内容虽然很好,但是印刷和材质太一般了)。




《生命科学》第1册开篇就写到,希望孩子能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和工作,要掌握观察、推理、预测和交流、测量、排序、比较、分类、调查和建立模型和得出结论等等能力。


书写的很有趣,但毕竟是静态的。


今天跟大家分享这部来自日本、由NHK制作的纪录片——像乌鸦一样思考


它用更加生动、可视化的形式向孩子解释了科学思考的四个步骤:


  • 观察;

  • 假设;

  • 实验;

  • 研究。



 

纪录片的开头,改编自伊索寓言中“乌鸦喝水”的故事。



有只乌鸦饿的慌,非常想吃瓶子里的食物,无奈自己嘴不够长,怎么都够不着。

 


 咦?旁边有堆小石头,它来回看了看,想到了方法。

 

接下来却画面转换,真正的乌鸦通过加石头到杯子里吃到了食物!



 

在有趣的现象之后,纪录片自然而然地引出科学思考、解决问题的一般四步骤:观察、假设、实验、研究。



 

首先,在观察中思考

 

里面有这样一个实验——《浮在水面的硬币》,很是神奇。


实验者将一枚一日元硬币放入水面上,硬币浮在水中央,即便把它推到边缘,不久还会恢复原状。


 

作为对比,再放上木片。木片就没有像硬币一样浮在中间,而是跑到了水杯边缘。




再放入同等面值的一枚硬币,两枚硬币紧紧挨着,飘在水中央。木块还是在边缘地带。




此时,再加入水。情况发生了变化。与之前的情况完全相反。




减少水量又恢复了过来。




问题来了:到底是为什么呢?

 

正当我和小川,习惯性乖巧地搬着小板凳等待答案的时候,画外飘来一句话:“在观察中思考”。

 

解说戛然而止,what?说好的答案呢?还有这种操作?!




第二步:猜想假设

 

我们还被前一波操作震的愣神时,3个被赞长得像养乐多的小人儿登场了,开始了展示。

 

三个小人儿遇到一个小水坑,再往前看,有一条线。在这个线条的左右,各有一个点。

 

这三个自带蠢萌属性的小人儿就开始好奇,并展开脑洞假设了。



 

一个想着是不是恐龙行走留下的痕迹?



 

一个想着是不是前面有条蛇,后面有着蠢蠢的蜥蜴,跟着那条蛇。




正在三个小人儿想得热闹的时候,一个工人推着独轮车来了,留下的痕迹跟之前的一模一样。



 

额, 结果来的就是这么干脆。

 

动画小人故事结束,实验环节开始。

 

第三步:实验环节


比如这个实验:高低蜡烛。


 

先点燃一支蜡烛,然后用玻璃杯罩住。结果如我们预料:熄灭了。



 

点燃一高一低两只不同的蜡烛,再罩住同样一个玻璃杯。

 

是高的先灭,还是短的先灭?还是高的、低的同时灭呢?


啊……观众又开始陷入思考。

 

第四步:研究

 

实验结果出来的。原来是高的先灭!




问题了:为什么呢?

 

可爱的实验者刚说答案:“关键在于二氧化碳,一般来说,二氧化碳是比氧气重的……”

 

 

息屏,拉灯。

 

此时旁白的声音飘过来:“接下来请自己思考,今后,大家都是思考的乌鸦“。

 

不走寻常路的科普片

 

我之前陪小川看过的大多数科普纪录片,都是学者们自导自演的教学。


学者抛出问题并进行解答,我们在屏幕面前吃瓜,相对被动地接受知识。当然,过程中有新奇知识带来的的冲击和感动,但主动思考较少。

 

而这部《像乌鸦一样思考》不走寻常路,“剥夺“了轻易得到的知识,但提供了独立思考、拨开迷雾的快感。

 

每一次打开弹幕观看,满屏的思考欲,像参加《最强大脑》一般。




整个节目的编排,就遵循“观察——假设——实验——研究”这样的方式,督促观众变成“会思考的乌鸦“。

 

里面的实验材料,选取的都是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得的素材:纸张、蜡笔、硬币、杯子等。



纪录片中会用到的一些道具


如果孩子感兴趣,可以自己寻找实验材料、做实验,自己寻找答案。

 

纪录片中运用大量超慢速摄影和超微拍镜头,小朋友可以仔细观察、回味实验细节。



 

纪录片专门邀请了日本著名女演员苍井优,来主持其中的实验环节。苍井优以出演岩井俊二的《花与爱丽丝》出道并成名,一向以天然的形象示人。




纪录片的监制是东京艺术大学的佐藤雅彦教授。



他在设计界、广告界都有极高的知名度。

 

在他的设计中,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出入境印章。以飞机的形状代替传统的圆形出入境章,出境向左,入境向右,人们在办理手续时一目了然。



他还为三宅一生监制过广告。

 

 

除了《像乌鸦一样思考》之外,他还监督制作了其他两部面向孩子的科普节目,内容也很不错,这里也推荐给大家。

 

一部是《毕达哥拉斯装置》。




这部科普片是日本NHK教育频道专门给小朋友制作的。里面不仅有复杂的机械结构。

 


还有其他有趣的单元。

 

这个人好奇怪,为啥脚不落地呢?是怎么办到的?




神奇的点,用几个点来模仿动物的特征,孩子能根据这几个点,猜出是哪种动物吗?

 


里面还有一连串令人舒爽的机械装置活动。


 

这套节目就是挖掘日常生活中物理、数学的有趣现象,利用生活化的场景,经过脑洞大开的设计,来吸引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献给未来科学家》的科普节目。



这部科普片是佐藤雅彦和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共同监制完成的。节目从材料的物理性质出发,衍生出一系列可视化的创意,为小朋友理解的艰深领域打开了一扇大门。

 

以记忆材料为例。




记忆材料可以记住特定环境下它的形状,比如这根金属丝,你可以将它弯折成任何形状。




但一旦处于某种特定环境,它就会立即恢复形状。好惊奇。

 

我们可以利用材料的这一特性做些什么呢?

 

弹簧君出场。它的出现就是利用了金属丝的记忆特性。

 

基于此,还有1个小实验:蜡烛燃烧,就可以把原本拉长的弹簧恢复原状。




通过节目,孩子会发现“物理“、”材料“这种看似遥远和艰深的事物,原来如此亲近和有趣。

 

给学生一讲到知识,我经常会抛出这个DIKW模型。告诉他们,一定要分清数据(data)、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和智慧(wisdom)之间的区别。




今非昔比,我们获取数据、信息,甚至知识都是相对容易的事情,但高层次的智慧就不一样了。


单纯理解、记忆尚不足以形成智慧,孩子还需具有深度思考能力、想象力、创造力......


知道是什么,怎么形成的,还要知道为什么,探究背后深刻的原因。


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说过:“科学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所以,学习科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形成一种科学的思维体系。 


这才是孩子投身未来的核心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