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陪作业陪到初中还放不了手,问题到底在哪?

 xxjjsdt 2018-09-15


📖《初三英语高分集训营》


‍🎓  主讲名师:王冰


⏰  开讲时间:9月16日 晚20:40


阅读完全文大约需要5分钟


九月了,在家待了两个月的孩子终于开学了。


开学前才想起来的暑假作业,也把开心了两个月的孩子逼到暴风哭泣。


网上看到有视频拍孩子,边写作业边哭喊:“怎么办,怎么办啊,太多了……”有个妈妈竟然在一旁魔性地笑个不停。

 

 

我有点哭笑不得,心里默默寻思着,暑假作业可以靠最后几天来几场不要命的冲刺,但平常的作业如果也这样,每次都到临睡前才上演最后的疯狂,那家长可不得崩溃。


学会安排做作业的先后顺序


有个表姐的儿子,去年上初一,整个一年都鸡飞狗跳。因为作业duang地一下比小学起码重了两吨,好像写到天荒地老都写不完。

 

表姐一边抱怨学校布置的作业太多,一边指责儿子磨磨蹭蹭注意力不集中,一点都不省心。


她从小学一年级开始陪作业,已经陪了7年,上星期开学又开始了第8个年头,丝毫没看到可以撤离的曙光。


想起以前看台湾作者梁旅珠写的《我把女儿教进世界名校》这本书,里面曾经特别提到,小学一二年级,一定要把学习习惯养好,更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


那时看完就过了,但现在突然醒悟,“时间管理”在孩子小的时候,作用可能还不明显,但上了高年级之后是多么的重要。


他们学习任务陡增,作业巨多,压力山大,不会时间管理,就像一头狮子困在了森林里,累得跑不动了都还找不到出口。



梁旅珠的孩子上一年级第一次有作业开始,每天都在晚饭后,和孩子一起到房间把功课拿出来,引导他们决定做作业的先后顺序。


她要求在一开始精神比较好的时候,先完成最难的作业,一些轻松愉快的就放在后面。


刚上一年级的孩子,通常没有那么多的作业,无非就是写几个生字,做几道算术题,读一页课文,好像都挺容易的。


但对于孩子来讲,他一定有自己的难易标准,所以作业再少,也要灌输一种时间安排的概念,先把难的做了,后面速度就能加快了。


从小养成了这种时间安排的习惯,才不会到了高年级面对排山倒海的作业写得满头包。


让时间管理看得见


除了懂得安排时间,孩子也需要一些辅助的工具。

 

我在看一个学霸妈妈写的书《魔鬼老大,天使老二》里,提到“列清单”的方法。把晚上要写的各项作业,和要做的事情,按先后顺序列在上面。

 

最妙的是,她会在每件事旁边画一个进度条,孩子如果完成了一部分,比如1/3,他就可以把进度条的1/3部分涂上颜色。

 

孩子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很有成就感,也能看到还有多少没有完成的任务,心里没有那么焦虑。

 

刚上小学的孩子专注力也不是那么好,我以前总是抱以比较宽容的态度,认为只要孩子能写完作业就可以了。

 

但我发现有些孩子,一旦养成边写边玩的习惯,就是给自己的写作业生涯挖了一个巨坑,等到时间不够用时,家长往往只能靠吼才能起到比蚂蚁还小的作用。

 

梁旅珠这个严格的妈妈,就选择坐在孩子身旁,陪他们念书、写作业,完成后,盯他们检查或复习,确定每天的计划都要实行。



还尽量帮忙约束他们集中精力,功课写完,休息时间再好好玩。

 

不过她只在一二年级比较严格,也是为了以后高年级放手做准备,“从小开始”、“先紧后松”是她的两大教育原则。


学会分类整理作业

 

那时我去一个朋友家,看见她孩子的书桌上整齐划一摆着一溜的文件筐,每个文件筐上贴着科目的名字。

 

我当时惊呆了,调侃朋友:“哇,有你这样的收纳狂妈妈也太可怕了,连孩子的书都要按科目放吗?”

 

她笑着说:“不是书,是作业,每写完一样,就放在相应的文件筐里,收拾的时候,不会忘,也不会乱了。”

 

想想也的确是哦,这种简洁的收纳方式,可以提高孩子做作业效率,也让他更有条理。



小学一年级的作业,因为少,我们容易对分类这件事掉以轻心。但如果一开始就教会孩子自我管理的方法,一定能省掉很多麻烦。

 

梁旅珠说,

 

培养小小孩的习惯,稍稍的严厉就很容易达到效果;只要能坚持到十岁左右,内化成孩子自发性的习惯,往后倒十八岁,亲子都会处在一种逐渐放手、倒吃甘蔗的状态下,不但没有叛逆期的困扰,还会越来越轻松。

 

后来她的孩子上了中学之后,她真的做到完全放手,连孩子考卷都没怎么看过。


我们陪作业陪不了一辈子,在一开始就把好的习惯和方法教给孩子,才是为他们的求学生涯,送上我们所能给予的,最好的礼物。

*作者简介:小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