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经——为了心中神圣的信仰而做到心性合一,和谐安宁。 ——题记 说实话,我对藏传佛教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至于色拉寺辩经的历史沿革更是一无所知。辩经场合会是什么阵势?我能从中悟出点什么?带着好奇和疑问来到这里。 色拉寺,位于西藏拉萨北面3公里处的色拉乌孜山脚下。领队小爱告诉我们:“色拉寺和与甘丹寺、哲蚌寺合称‘拉萨三大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八大弟子之一的绛钦却杰主持兴建的。” 通过她的介绍我还知道:“辩经,指按照因明学体系的逻辑推理方式,辩论佛教教义的学习课程。藏语称“村尼作巴”,意为“法相”,是藏传佛教喇嘛攻读显宗经典的必经方式。最早源于赤松德赞时期大乘和尚和噶玛拉锡拉的公开辩论。这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学习佛法的重要训练方式,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色拉寺的辩经活动在每天下午三点开始。我们来时活动已经开启,于是就急急奔赴辩经场。 辩经场内的一棵棵苍天大树,遮挡住高原炙热的阳光,使这里成为清新凉爽的宗教活动舞台。在碎石铺就的场地上,几十名喇嘛分为一对一、一对多,或者多对一的各种组合。 他们或盘膝而坐,聆听同行的质疑,并不加思索地作出回复,进行反驳或解答;或站立着面对对方,采用各式各样的手势和丰富的肢体动作。他们或在提问时高举手臂向下劈落;或拉动佛珠表示借助信仰的力量来战胜对方,甚至怒目而视、手挥念珠、单脚独立并大力击掌以壮声威。 场内的气氛热烈而有序:啪啪的击掌声,鼎沸的争辩和会心的笑声,在走动中寻找争辩同伴的脚步声,都深深吸引我们这些只会看热闹的外行人。 再仔细观察那些不同年龄,不同层次辩经者丰富多彩的表情,你会透过他们看到辩经过程中的激烈和执着,看到胜利者的满足和愉悦。 俗话说:“理,不辩不清;道,不辨不明。”我喜欢这种开宗明义的相互畅述和争辩,更喜欢在这种短诵长吟、低念高唱的氛围里,为了心中神圣的信仰而做到心性合一,和谐安宁。用真实的面貌示人,自然就会活得坦荡而平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