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肖海涛 | 大学是大美之学 ——论大学文化及其认同

 天和图书馆21tc 2018-09-15

天地之间有大美,大学是一个美的文化存在。大学所传递的智慧之思、文化之美、德行之善、理想之光蕴含着深刻的“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文化意蕴。这也是大学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原因,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是,大学及大学文化内涵得到了人类社会的高度认同。大学文化蕴含如下精神气质:大学是一个文化共同体——“大·学”,它以“大”求“学”,以“学”化“大”,体现一种大器大象;大学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化·育”,它承载人类的希望和理想,在教化中抚育,在抚育中教化,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大学之于大学人是“我的大学”——“认·同”,大学文化生机盎然,是因为置身其中的大学人生机勃勃,将大学文化与自身生命相关照,内蕴为自身生命的精神气质。大学文化建设要着力于“以人为本”、“以文化育”。中国要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真正使大学文化建设落实在“以人为本”、“以文化育”上。

关键词


大学;大学文化;大学文化认同;以文化育;大学文化建设


天地之间有大美,大学是一个美的文化存在。大学所传递的智慧之思、文化之美、德行之善、理想之光蕴藏着深刻的“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文化意蕴。这也是大学绵延不绝、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大学、大学文化得到了人类社会的认同。大学文化认同是人对大学文化的真诚而美好的回应。人类发展历史性地选择了大学,大学承载了人类的希望和理想,不断传承和创新文化,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中国大学要想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真正使大学文化建设落实在“以人为本”、“以文化育”上。


一、大学是文化共同体——“大·学”


大学的出现是人类的福音。一般认为,大学诞生于中世纪,英文为“university”,字根与宇宙“universe”,词同源,意相近,都含有“无所不包”之意,在精神气质上,大学同宇宙。中世纪的大学还有一个表述,“总学”(stadium generale),意即“一个接纳来自世界各地学生的地方”,含有“自由为学”之理念。历经千载,大学已成为人类最古老的组织,得到人类社会的高度认同。从根本来说,大学是一个由大学之“大”与大学之“学”相互交织、共同构成的文化共同体(community)。大学之所以是大学,就因为它是“大”“学”,既“大”且“学”——研究范围博大,研究学问高深,研究视野广阔。它胸怀宽广,兼容并包,气度恢宏[1](P194)。大学是“以大求学,以学化大”。

 

(一)以“大”求“学”


      蔡元培先生曾说:“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足以形容之[2](P451)。那么,大学之大的内涵是什么呢?大学之大,何以为大?

      1.大学之大,有大家谓大

      这里所指的“大家”,是指大学校长,他是一所学校的精神领袖和灵魂。大学校长之大,首先不在于其学问之大,而在于其智慧之大、见识之大、气魄之大、度量之大。他不一定是某一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却是整个学校学术发展的领航人,他以鲜明的教育理念、前瞻的教育眼光、宽阔包容的胸怀和大胆的创新精神引导一所大学向着健康良好的方向发展。反之,一所大学如果没有有思想、有理念、有胸怀、有魄力的校长引路,就会缺少灵魂,形成不了凝聚力。

      2.大学之大,有大师谓大

      “大师”是一所大学的关键所在,某种意义上说,“大师就是大学”。所谓大师,不仅是学科知识的生产者、创新者、传播者,更是教育的智者、智慧的启迪者、人类灵魂的守望者。因为有大师,渴求知识的年轻人才愿意到大学来,如众星拱月一般围在大师周围。清华大学历史上著名校长梅贻琦曾说:“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3]。大学的荣誉不在于辉煌的大楼,也不在于庞大的规模,而在于一代又一代的教师质量。反之,一所大学如果没有优秀的教师阵营,就形成不了学术声誉,缺少生机活力。

      3.大学之大,有大学生谓大

      大学生是大学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主体,是人类知识和文明的后继力量,可以说,“没有大学生就没有大学”。大学生之大,不在年龄之大或规模数量之大,而在于大学生志向之大、抱负之大、成长力量之大。大学生书生意气,风华正茂,完成中学阶段学习之后,他们开始以青春的朝气、开阔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发展各种能力,砥砺德行,养成健全人格,积蓄一个“成人的力量”。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学者布鲁贝克也说:“对于渴望‘发现自己’的青年人来说,对那些希望在与人类的过去与未来的关系中认识自己的青年人来说,在今天已没有比大学更合适的去处了”[4]。

      4.大学之大,有大美谓大

      “大学是大美之学”。大学之大,不是指大楼之大、校园之大、规模之大,却也是由这些大楼之大等构成的具有“大空间、大格局、大胸怀、大视野、大境界、大和谐”的美丽空间,包括物理空间和心灵空间。大学之美在于,它外塑美丽仪表,内修美丽心灵,教化美丽人性,享受美丽事业。馆藏丰富的图书馆及其所营造的书香氛围,设备先进的教学大楼,实验大楼及其充实的教研资源,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等,共同形成美丽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大学成为极具美学意蕴的“大美之学”。

      5.大学之大,有大志谓大

      “大学是大志之学”。大学志存高远,有大志向,大目标,大追求。蔡元培先生曾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2](P8)这实际上是大学的“正大宗旨”。大学拥有一种海纳百川的恢弘气度,它既坚持为国家和社会服务,同时又批判社会,引导社会发展方向;它追求真理,为着人类的长远利益,拒绝急功近利和喧嚣浮躁;它探究高深博大的学问,追求科学无止境。有此,大学薪火相传,推陈出新,不断推动社会进步。

      6.大学之大,有大爱谓大

     “大学是大爱之学”。大学不仅是一种文化存在,也是一种精神存在,有着大爱的境界。它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关乎人性,关照人心,指向造福人类的终极关怀。大学精神指向人类所追求的真、善、美,指向人类心中最美好的向往。

 

(二)以“学”化“大”


      中国经典《礼记·大学》一开篇就开门见山,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大学之道”,相当于今日所说的大学理念,它旗帜鲜明地提出,大学的根本在于“明明德”,即启迪和发扬人光明的德性,使人具有人性;进而由此“新民”,新新民众,化民成俗,提升人的素质和境界;最终达成“至善”的最高境界,“至善”就是最高的善。而最高的善是无止境的,所以大学也就永远在追求之中,“求学”之中,学无止境。

      大学之要义在于,大学是求学之地、为学之所,大学“志于学”,以“学”化“大”—— “大”是“学”的舞台,“学”是“大”的灵魂;“大”是“学”的基础,“学”是“大”的意义;“大”是“学”的形式,“学”是“大”的实质;大学之“大”,是为了大学之“学”;大学之“学”,是完成大学之“大”。“大”与“学”相互交织,共同完成大学的使命。反过来说,如果不是为了“学”,“大”就没有意义。

      1.为学术而共处

      人类积累的几千年的宝贵经验和知识财富汇聚于大学,使得大学充溢着智慧的灵性和文化的光芒,并成为一个美丽而神圣的字眼,乃至怎么形容大学之“大·学”都不为过。因此,人们赋予大学许多美称,诸如:大学是传递和创造人类高深知识的学术机构;大学是传承和创新文化的文化组织;大学是人类知识的殿堂;大学是天堂,知识之河在里面流淌;大学是知识之城;大学是文化之城;大学是智慧之城;大学是学人的乐园;大学是大海;大学是聚宝盆;大学是社会的灯塔;大学是社会的良心;大学是社会的轴心机构;大学是社会的动力站;大学是人类智慧的心脏;等等。

      正因为如此,大学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文化磁场”——吸引广大师生为着共同的志向、共同的学术目的而走到一起。在这里,睿智的老师、求知欲旺盛的学生“为学术而共处”,他们怀着对知识的向往、对学问的追求、对学术的良知、对社会的责任而走到一起。他们之“为着学术而共处”,既源于对高深知识的探讨,也为着对高深知识的探讨。在这种有益的探讨之中,他们教学相长,相互激励,相伴而学,相知而行,相携共进,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共同成就,并造就一种充实而自由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不断充盈、不断扩大、不断辐射,又反过来激发师生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置身其中,身临其境,身心愉悦,享受着知识与智慧带来的无与伦比的乐趣,从而领悟人生的意义和宇宙的奥秘。

      2.上大学“学”什么?

      “人,要认识你自己!”写在古希腊神庙上的这句话,昭示了这一道理:人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是人的一切活动的起点和归宿。人生在世,一直在追求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追寻人生的意义。人生的意义是人对人终极价值的追求。因而,自古以来,教育的目的的最根本是教人“学做人”。教育就是关注人作为“人”的生存及意义,从内在唤醒人作为“人”的意义,引导人追求人作为“人”的意义。

      《大学》里讲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为此有八项要求,即“八条目”:“正心;诚意;致知;格物”,而根本的要求是“修身”,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不管是谁,哪怕他是天子,最终的落实就是修身、做人。这就是“知本”。这和孔子所讲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篇》),是同一个道理。这些都说明,务本重要,做人重要。因而哲学家、恩师涂又光先生在给我的一封信中特别阐明:“中国讲,‘本立而道生’。本不立则道不生,比较而言,本比道还重要。所以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六经皆道,对于知本的人不过是注脚,可见本何等重要。”[5]

      做人做好了,其他经世致用之学都好办。梁启超也说:“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人’。身体坏了,人便活不成或活得无趣,所以要给他种种体育。没有几样看家本事,就不能养活自己,所以要给他种种智育。其他一切教育事项虽然很复杂,目的总是归到学做人这一点。”[6]梁启超强调要学做现代人。杨叔子院士也认为,今天的中国教育,应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的中国人。

      大学正是为着这一教育目的,启迪智慧,照亮人生,教人“学做人”。大学不仅是一个“学知识”的地方,更是一个“学做人”的文化场。大学不仅是知识的集散地,更是道德的养成所,智慧的辐射源。人们寻求大学,不仅是为了知识,获得生存的本领,更是渴望智慧,寻求人生的意义。人们因寻求智慧而相聚于此,为着智慧而共处,大学使人在收获智慧的同时,完成人性的修炼,达到身心灵的统一。德国著名教育家、柏林大学创建者洪堡认为大学的任务是由“科学而达至修养”,就是此意。

二、大学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化·育”


人类社会的承续和发展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是人类生命的自然繁衍,二是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国文字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和哲学意蕴,对于人类社会的这“两件大事”,正好对应的相互关联的两个词:一是“生育”,二是“教育”。“生活在生育和教育中生生不息。生育,人种的传承,保障了人类自身的繁衍不息;教育,文化的传承,保障了人类文化的绵延不绝”[7]。正如《礼记·学记》所言:“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记》所说的“教学”,相当于今天所说的教育,有些类似于今天所说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百年大计,教育为先”,强调教育对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是实施教育的机构,是教化之地,它从诞生之初就肩负着传承、保持、延续、创新人类文化的重要使命。大学是学校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机构,肩负着传承、保持、延续、创新人类文化的重要使命。大学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化·育”,它在教化中抚育,在抚育中教化,促进一代代新人成长,促进文化创新,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一)大学是一种精神存在——关怀终极


      大学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大学之所以称之为大学,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并因此成为社会的良心和精神指引。这是由人的本质和大学的本质决定的。人之为人,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客观物的存在,而且还是一种精神存在。人对物质的追求是有限的,对精神的追求是无限的。人离开精神,不成其为人;人类社会离开精神,不成其为人类社会。学校的诞生源于人的精神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人类之所以需要学校,是因为人类需要精神生活。

      大学之为大学,更因它是一种精神的存在。大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表明,读书使人愉悦,教育使人享受,大学使人宁静。大学传授知识,传承文化,创新文化,承担历史赋予的文化使命。大学服务社会,但不随波逐流,而是与社会保持适度距离,批判和引导社会。有一句广告说:“人生就像一次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重要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大学认为这话似是而非,它告诉人们,人生既要在乎“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也要在乎“目的地”,不要忘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不要迷失人生的方向,要向善而行。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大学是重要的精神指引,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和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学精神是大学“生命之树长青”的奥秘。正因为大学有不朽的大学精神存在,大学才得以绵延不绝,生生不息,历久常新。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最高表现,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都是为了维护和继承大学精神文化而外显出来的基础和保障。大学精神,既是大学发展中积淀的创造性的精髓与灵感,也是大学进一步前进的动力。大学精神,内涵丰富,精深博大。从普遍意义来看,大学精神主要体现为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自由精神,民主精神和创新精神。这几种精神既互相关联,又互相促进。最为根本的是,这几种精神是指向人类所追求的真、善、美,指引人类社会前进的方向,指向人类的终极关怀。大学为人类保存、传递、创造高深知识,使人类因此而走向智慧与光明的前景。


(二)大学是文化生活方式——以文化育


      大学是一种文化生活方式。大学充溢着一种富有灵性、气韵生动、丰满有魂的文化氛围,并形成一种文化生态系统。和大自然的生态系统一样,大学的文化生态如同阳光、水、空气等资源,日日夜夜,无时无刻,潜移默化,为大学提供丰富的物质需求和精神养料,促进大学春风化雨,以文化人,以文化育。如《周易·贲卦》所说:“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各种文化形式贯穿并渗透于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得教育无处不在。大学精神的积淀和理念牵引,启示着大学师生的精神追求;大学的物质文化意蕴,为师生营造温馨静美的文化意境;大学制度的完善,围绕着“追求真理”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学校园丰富多彩活动的开展,是以文化活动的形式寓教于乐等等;相互呼应,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丰富多样的大学文化生态系统,形成一种令人向往的文化生活方式。

      大学的文化生活方式,源于大学文化育人的需要,体现出人对文化的追求。它既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也是大学充满生机的表现。每一所大学,尤其是历史悠久的一流大学,无不在培育一种文化生活。正如金耀基先生所说:“文化生活常决定大学的风格,影响学生的气质品性。这是一种有文学气质、有文化情调、有生命意义的生活方式。”[8]例如,北京大学所提倡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精神,体现的是一种自由探究的文化生活方式;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体现的是一种团结奋进、包容敦厚的文化生活方式;深圳大学的“脚踏实地,自强不息”,体现的是一种积极进取、敢闯敢干的文化生活方式等。

      大学的文化生活方式生机勃发,涵养育人,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它包括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一切活动及活动方式,包括价值观念、理想信念、道德情感、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生活环境、物质设施等,渗透在大学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寸光阴之中。人本身就有文化的需求和文化使命的。所谓的教书育人、制度育人、管理育人、景观育人、服务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也正因为如此,大学结合自身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发展、社会背景等多重因素,形成个性鲜明,百花齐放,千姿百态大学文化景观。

 

(三)大学是文化生命场——心灵家园


      现代社会,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物质供应日益丰富,但人们的生存环境日益物质化,日益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和竞争压力。不少人在高速生活匆匆赶路,“忙,盲,茫”——整天忙忙碌碌,却经常陷入盲目、迷茫之中,仿佛是原地高速旋转的陀螺,快则快矣,却找不到方向,内心世界焦虑疲惫、浮躁彷徨、价值混乱、美感缺乏……,对于自己内心的声音、内心的安顿、内心的安宁,人们无暇顾及,无所适从,无能为力。其实,“方法决定快慢,方向决定对错”,有时候生活未必需要那么快的节奏,但一定需要正确的方向。方向错了,如南辕北辙,一切都是徒劳的无用功。这就需要教育的力量,文化的力量,大学的力量。社会越是纷扰复杂,大学越应深思熟虑;社会越是急功近利,大学越应宁静致远。大学提供直抵人心的教化力量,关照人的心灵建设、身心健康,给人以心理支撑与精神慰藉。生而为人,既有与外在世界相处的社会生活,还有个体内在的自我生活。个体生命质量关乎个体身心灵和谐,如《中庸》所说,要:“致中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大学是一个追求人文精神的人文场域。大学追求真理,崇尚理性,渴望自由,信仰人性。大学从人类几千年来积淀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中汲取精华,滋养人类的精神生活,它教导人们不要仅仅囿于物质生活之中,它启发人们思考。它告诉人们,“有一些问题应该被每一个人思考,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却没有人问也不可能有答案”,“它给出重要与不重要之间的区别”; “它保护传统,不是因为传统就是传统,而是因为传统提供在极高的水准上进行讨论的模式;它蕴含奇迹,预示在分享奇迹中产生的友谊”[1](P201)。大学在传承和创新文化中启迪智慧,帮助人们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认同自我;大学以文化塑造人性,净化人的心灵,使人身心得以修养;大学坚持信仰,追求真善美,通过富足情感使人平和宁静友善,通过陶冶情操使人高远旷达强大,大学是人类的心灵家园。

三、大学之于大学人是“我的大学”——“认·同”


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情景之中,在其中扮演多重角色,常对自身进行追问:“我是谁?”为了寻找答案,便以文化符号为标签,在文化关系网中寻找与自身文化特质相同的组织或群体,对其产生倾向性共识与认可,这便是文化认同。另一方面,构成组织文化认同的基础要素也组成一股无形而强大的凝聚力,把从属于其群体的成员凝聚在一起。就大学而言,大学文化认同是大学人对大学文化进行理性认知与情感归属的过程,是大学人对大学文化的认识、感受、体悟、解读和内化。当大学人对大学文化认同时,就获得一种归属感、安全感、自豪感和责任感等,同时又对自身身份进行了自我确认和自我超越。大学文化的要旨在于身临其境的“人”对其大学文化的认同。大学文化认同的实质是落实在对人的教化上。

 

(一)大学文化认同是大学人的身份确认——“我的大学”


      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人为核心,围绕“人”而展开文化活动,表现为对文化的保存、传承、和创造,“以文化人”,“以文教化”。大学文化的育人过程,是促使大学人自觉地将大学文化内化为体内元气,与自身生命相关照,与生命成长息息相关。恩师涂又光先生认为,大学文化影响大学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曾形象地提出了“泡菜理论”。涂又光先生认为,大学文化氛围犹如“泡菜水”,泡菜水味道好,泡菜味道就好;泡菜水味道不好,泡菜味道就不好。好的大学文化氛围就像一坛美味的泡菜水,师生沉浸其中,身心愉悦,如同泡菜原料投入泡菜水之中,时间一长,潜移默化,发生良好的“化学反应”,师生都得以良好成长,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反之,如果一所大学学风涣散,师生呆在里面都不舒服,何谈归属感和责任感,表明大学文化环境出了问题。

      大学文化建设要有丰富灵动的生命力,一方面当然不排除外在的物质条件和教学资源建设,但更为重要的是大学人的认同感,即是否认同并对其产生归属感、亲切感和自豪感,进而内化成力量,产生积极的动力和献身学术、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例如,北京大学自有北京大学的风格,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未名湖”、“朗润园”就是北京大学,置身其中,自会耳濡目染,产生一种对文化的追求,有时候不经意间,看到大师的身影在“未名湖”散步,自会产生一种对文化和学问的景仰。同样,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园”、“闻亭”、“荷塘月色亭”等就是清华大学,自成一股神韵,滋润心田,涵养育人。还有,深圳大学的“古石今人”石刻和“文山湖”记载了多少苍海桑田,那满园一树树红红的荔枝承载了多少生命的喜悦……,这些不都有着文化认同的蕴意和昭示情感的文化力量吗?

      具体到每一所大学,其文化认同都是带有自身的文化烙印,结合其自身环境、学校历史、人文特性、办学条件等建设其个性化的精神气质和大学风格,使大学的各种教育和文化活动带有该校的文化烙印,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师生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使大学师生切身感受到自己是“大学的主人”。就大学教师而言,是“我的大学、我的学生、我的教学”;就大学生而言,是“我的大学、我的老师、我的成长”。

 

(二)大学教师:我的大学·我的学生·我的教研


      1.我的大学

      大学教师是大学重要的文化主体,是一所大学学术力量的象征。对教师而言,大学不仅是工作的场所和谋生的地方,更应该是寄托情感、希望、理想、信仰、教育情怀和学术追求的心灵家园。大学应该是“教师的大学”,只有当大学满足了教师对自身发展的需求时,大学才是“教师的大学”,教师也才是“大学的教师”。因此,教师对大学文化的认同度,建立在大学文化建设是否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包括对生活的基本要求、对教书育人的要求、对学术研究氛围的要求等。例如,1930年美国教育家弗莱克斯纳发表了自己的“大学理念”,设想构建一个不受世俗事物干扰、只为好奇心驱使而进行高深学术研究的学人乐园时,他的设想一方面得到实业家的认同,得到巨额资助,建成普林斯顿高级研究中心,另一方面得到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认同,爱因斯坦和另外一位大数学家一起成为普林斯顿高级研究中心的最先两位高级研究人员。之后,许多高级研究人员和诺贝尔奖得主在那里作研究。这就是文化认同的力量。

      2.我的学生

      大学教师之所以成为大学教师,是因为有大学生,他们是人格平等、相互依存的教育主体。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因为学生而成为教师,教师是在对学生的教书育人过程中完成对自我身份确认,实现自身价值。教师应当重视学生,重视“人”,心中装着“我的学生”,而不是只关注自身的专业价值。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我—你”关系,而不是“我—他”关系;师生关系是“共同体”,“共同体”就是一个温暖的家。教师与学生是为着共同的目的——探究高深学问——而走到一起,寻求的是对生命的自我肯定和自我超越,和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当前,一些教师只关注自身专业价值和专业发展,而不关心学生成长,这实际上并没有完成作为教师的价值。大学教师对于学生认同的结果,是彼此产生情感归属,共同成长,共同成就。这既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意义。

      3.我的教研

      大学教师教育活动主要有两点:一是教学,二是科研,这也是明确大学教师作为职业教师和知识分子的学术身份的两大方面,也是大学教师身份合法性的基础。因而大学教师首先是立足于专业的教学活动,认真教书育人。同时它与中小学教学活动有所不同,他是传递高深知识,需要进行科学研究,并以严谨的学术态度,以深厚的人文关怀,带领具有一定知识基础的大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大学教师的身份确认,是在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中、也包括其衍生的社会服务活动中完成的。当大学教师将教育情怀倾注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时,获得的是对自身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肯定。

 

(三)大学生:我的大学·我的老师·我的成长


      1.我的大学

      大学生往往将其所读大学称为“母校”,这是一种含有亲切情感的用语。大学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是他们走向社会职业的“入境港口”,是他们人生梦想启航的地方。大学是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当一所大学的精神理念、校园文化等被身在其中的大学生认同时,学生就会对母校产生浓浓的亲切感、归属感、自豪感、责任感等,愿意自觉受其影响,完成提升自我素养的生命成长。大学生也将大学视为“我的大学”,成为影响一生的文化烙印。例如,清华大学教授何兆武先生在其口述史《上学记》中说,在西南联大做学生的那七年是他一生中最惬意的一段时光。

      2.我的老师

      中国文化尊师重道,乃至有“天地君亲师”之说。这从另一方面也表明,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认同,愿意追随老师,追求知识。教育的主体是人,教育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展开,在一定的师生关系中展开。师生在交往中亲近,互动中发展,对话中共进。大学教师与大学生都是独立的主体,相互认同,相互欣赏,真诚交往,亦师亦友,共同形成良好的学术关系和人际关系。“教师就是课程”,教师是教育的重要载体。“亲其师,信其道”,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教师知识的引路人、智慧的启迪者、人生的导航者。在某种程度上说,学生认同老师,眼里有“我的老师”,就是认同大学文化,这其本身就是良好大学文化的表现。

      3.我的成长

      大学教育的意义是促进大学生的成长。经历大学,改变一个人的生活、命运,扩大择业范围,增加对世界的认识,为终生学习打下基础等。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学生在大学里不仅要学习知识,而且要学习研究事物的态度,培养影响其一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当大学生认同“我的大学”,感受到大学带给他成长的喜悦,他的生命价值就得到了尊重与肯定。因而,大学应关照学生心智、情感、能力等全面发展,唤醒学生追寻生命价值,指引受益终生的人生意义。当一个人离开大学时,他将更有智慧,更有创造性,在追求个人幸福和人生意义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这样,大学的教育意义才得以实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