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延保:大学文化和大学内涵发展

 愚然楼 2008-05-16

大学文化和大学内涵发展

中山大学原党委书记 李延保 教授

李延保:

很感谢上海交通大学的盛情邀请,到上海交通大学这所名校做报告,有点诚惶诚恐,因为我不是教育理论家,只是对高校的管理实践有点体会,今天和大家做一些交流。

    我想按照交大领导对我们的要求,结合中山大学的情况介绍一下大学文化建设的一些内容。在2000年中山大学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学校党委决定全校开展"中大精神和校园文化建设"大讨论,缘由来自三方面的因素:

其一,世纪之交,人们都在考虑,要把什么样的大学带进21世纪?我们认为,首先应当认真地研究把什么样的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大学传统带进21世纪。大学是世界上承续时间最久的社会组织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大学人在不断地更迭,学科在不断地更新,环境和建筑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唯有大学的文化维系着学校千百年发展的历史,而社会对学校认同的最核心的东西还是学校的历史文脉。在新世纪,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学校人文精神的发展脉络和潜在质素,目的是要更深刻地理解学校历史上积淀的文化传统和逐步形成的学校特色、品格,并从新世纪要把学校建成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憧憬,去积极推动校园文化环境和人文精神的建设。

    所以当时我们做这个决定的时候,我们就讲,再过500年、1000年,我们中山大学还会存在。但是到那时候,人们看待2000年的时候,人家不是关注2000年你的学科怎样、专业结构怎样,而是关注你在2000年的时候,这批前辈,在思考上给我们后备留下什么样的文化精神、曾经有过什么样的名人轶事。所以我们觉得,现在要为后面学校的发展,要留下的关键是文化的传承,去做一些探讨。

    其二,世纪之交,我们都在认真地审视学校未来发展的机遇,挖掘发展的潜力,探求努力的方向。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211工程"、"985工程"给学校,特别是重点大学提供了许多机遇,学校学科水平、综合实力都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我们在考虑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时,除了一些用数据指标反映的"硬实力"外,是否还要考虑学校文化精神、文化传统中反映的"软实力",并通过大学的文化建设来提高学校发展和竞争的"软实力"。

    学校一切活动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发展学校最重要的是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凝聚大学精神,形成有活力、有生气、宽松和谐、开拓奋进的校园文化氛围,造就学校特有的品格和气质,这是学校赢得社会信任,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增强学校内聚力,推动学校持久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

    这次讨论当中,我们也同样讲到另外一件事,我们现在都在找机遇、找学校的潜力,找方方面面校友、社会的潜力、教育部、各方面的潜力,但是我们也要想一想,我们的潜力在内部挖掘的潜力,就是学校的一种文化内涵,我们讨论的时候,也从这个角度,从学校发展的软实力的角度,用今天的话讲就是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感觉我们在校内的潜力,还有很多我们可以继续的挖掘。

其三,世纪之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确定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和指导原则。对于高等教育,教育部制定了《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进一步在全国高校把加强素质教育作为当前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

其中,人文素质教育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各学校都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包括开设了大批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文化、学术活动等等,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仅仅是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用先进文化观念进行教育,落脚点是通过教育落实到学生素质的提高上来。因此,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不是课程,而是氛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是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不是简单的说教和灌输而是感悟文化精神、沐浴文化传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简单讲,是需用整个校园的文化氛围,用学校传统的人文精神去教育、熏陶、培养学生。这就需要所有大学人包括各级领导、教师和管理人员及学生一起共同营造学校独有的融历史传统和时代精神于一体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氛围,从而把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提升到大学文化建设或者说建设大学文化校园的更高境界,并作为全体大学人共同的责任。

    我们当时觉得,因为是世纪之交,人文素质教育,包括交大在内,当时更多强调的是学生,教学生,我特别在中山大学这样的综合性大学,感到这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包括我们学校的领导和所有的干部、所有的老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必须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文化精神,用这个东西熏陶教育本身,其实每所学校都有这样的一种在历史积淀的文化传统,有很多这样自己的东西,包括我们到曼彻斯特大学,他们的餐厅,书架有很多的书、历任的校长照片都在上面,虽然是一顿饭,但是感觉到了曼彻斯特大学的文化传统和神圣感。我以前来交大感觉最深的是交大的校友室,感到交通大学的悠久历史,作为你们学校的老师这样来讲,天天在旁边并没有很大的冲击力量,但我作为一个外来的参观者,我感到了冲击。我当时回到中山大学,第一时间把校长关键的房间争取过来做校友室,让校友回来感受学校的历史和文化氛围,也让用人单位到你们学校来,首先感觉你们学校是有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老校,让学校也有神圣感。所以我觉得学校的文化力量,是从各个方面有所体现。

    一所学校就是一部历史,囤积着各个时期的校园文化生活,记载和延续着学校的学术传统和文化精神。由于大学文化内涵丰富,不同时期、不同背景的人对学校文化精神的理解可以从不同范畴、不同角度去认识、去挖掘。因此,从"讨论"开始,我们就明确宗旨是不追求形成统一的结论,或用一句什么样的话来概述出什么是"中大精神",注重的是过程,注重更多师生的参与,大家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表达对历史传统的认同和对新时期学校人文精神的追求和期盼。

    我们不是把这样的大讨论着眼于最后要有什么样的话,如何量化,我们更多是在参与、在认识、在挖掘。

    从2000年开始,在历时两年多的时间里,学校党委始终把握不温不火,强调:历史性、参与性、实践性。动员和组织各单位部门和广大师生,从不同角度挖掘、提炼不同时期中大人对学校文化精神、学术传统、教学传统的评价、论述及名人轶事,并鼓励全校师生及校友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各单位也开展了以弘扬学校文化传统为主题,结合本部门特点实践优良传统的系列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包括很多部门,比如研究生院,自己体现的每个研究生院人,有一个被学校发展的理念,用照片等等,研究在研究院的宣传栏里面。我们的学校,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把校园里面所有的树木,重新考证、订上相应的标签,体现学校学术文化的氛围)。学校还组织了专题论坛,校报选择师生在"讨论"中发表的优秀论文和新闻稿连续刊登了30期,(每期得有中大精神)并选其中精要编撰出版了文集《凝聚中大精神》作为全校"大讨论"的总结。

    通过这次讨论,我也深受教育,对中大的历史和传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学校有了更深的感情。在给《凝聚中大精神》一书写的序言中,我讲:学校属于每一位中大人,包括历史上的中大人或未来的中大人。每一位中大人,都应该珍爱中山大学。凝聚中大人的力量,塑造中大人的品格,让中山大学的人文精神充满活力和清新的气息,成为中山大学发展的永恒的精神支柱。

    在这场世纪之交的大讨论,其成果不仅是汇聚了一本讨论文集,而是使全体师生对学校历史有了认同感,激发了自豪感和自信心;更重要的是在这些认同感中形成了全体师生的共同价值观,价值追求,成为学校的内聚力,其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其中直接效果,有三点比较明显:

    一是,"中大历史和传统"已成为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每年所有新教工和新入学的博士生都要听取"中大的传统和我们的责任"主题讲座,接受一次学校文化传统的洗礼,用学校丰厚、优秀的文化传统来教育和激励他们珍爱中山大学、凝聚中大精神,塑造中大人的共同品格,成为真正值得自豪的中大人。

    我们中山大学每年新的博士生,都在学校里面要找10个著名的教授,从不同的角度,自然、人文科学,进行博士生的政治思想理论课,就是10个讲座。其中我的讲座就是中大的传统和我们的责任,也是每年列在其中。每年这个讲座讲完之后,每次的讲座是三个小时,讲完之后学生要进行评价,看是否值得继续推下去,我是连续五年,大家认为都是非常值得、非常有意义。其他的讲座不断的更新、淘汰,我每年推下来自己要做的有两件事,一件是给新的博士生、新教工讲我们的历史和我们的责任,用学校的历史传统给我们的新博士、新教工进行文化的洗礼,主要是给他们认同感和自豪感。第二个事,当我们的博士生是管教学出身的,对所有新走上本科主讲教师讲台的,首次对教师进行培训的时候,我给他们讲研究型大学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我们的责任,进行一次教学神圣的文化洗礼。我说对书记也是一种文化洗礼,我觉得这实际上是通过历史文化的东西,对一些新教工、新学生来说,都还是很起作用的。

    二是,"部门文化建设"成为学校文化建设派生出来的常规性建设。一些单位,特别是学校机关,院系和医院都把部门文化建设,作为提高管理工作的文化品味,改进工作作风,凝聚人心的重要举措。

    三是,讲求文化自觉、提升文化理念逐步成为学校干部队伍教育和各项建设工作的重要内涵。在干部培养中,注重人文精神的学习和研究,提高各级领导的文化素养,努力做有文化理念的管理者。几年来,学校陆续派出一批中层干部到境(国)外学习考察,(时间是一个月、三个月甚至半年)。用比较充裕的时间对境(国)外大学进行全程跟踪学习。我们还和牛津大学共同举办研究型大学高级管理研讨班,请牛津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的校长、专家,就大学制度、大学文化及大学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专题性研讨,提高学校管理层的文化视野。

    那次请来三位专家,两位是副校长,中国科大的老师,北大的一位专家,我自己也在座,每次三个主题,有国内外四个学校做背景,研究大学制度、大学文化大学核心竞争力,上午是专题报告,下午由专家讨论。用国内外名校的大学专家来培训,提高我们的文化视野。

    在新校区的建设中,从一开始就坚持校区文化建设和校区建设同步、继承学校优秀文化传统和创新校区文化特色相结合,把校区管理纳入文化建设范畴,重视文化定位、重视制度创新,扎扎实实地抓落实,取得一定成效。几年来,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不仅继承了学校传统的文化精神,还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自主、文明、创新"的新风尚,充分体现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第一点,我觉得我们有一种文化的自觉,因为我们一开始在珠海校区的时候,当时教育部八年没有批准异地办学,第一家批准我们的,前面有八年的时间没有批准异地办学,当时两位副部长都和我讲,千万不能出事。当时政府官员担心新校区的学校管理不到位出事,学校领导担心异地办学的成本太高、教师的素养(35)一、二年级在这个地方,三、四年纪回到老校区,文化的衔接不够,由于我们一开始注意这样的问题,采用一系列的文化,我们不仅在老校区,在新校区也有文化的传承。包括学校真正的参与我们学校的管理,当时我们遇到一个问题,必须降低成本,不可能增加太多的老师,后勤的管理主要是图书馆,我们现在四个校区,11万平方米,我们图书馆的开放时间是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半,因为图书馆就是要以最大的开放程度,满足学校老师的读书需求。但这样的目标需要多少人力支持?不可能,所以当时我们开始启用学生助理,现在已经有两三千人了,我们图书馆在没有增加职员的情况下,把绝大多数的工作量由学生来参与,特别是假期、周末都是学生,后来我们发展所有校区的办公室和一些机关、部门,都大量让学生助理参与管理,我们感觉他们有这样的能力,只要你信任他,只要你有工作规范的要求,让他们参与,他们通过自己的服务去为其他的同学提供需求的满足。另外我们在珠海校区遇到的问题,由学生讨论解决,他们的自主精神提高了,所以我想关键是在一些策划和文化的设计、文化的定位,我们当时得了(38),一些专家说中国有上千所学校,(38),所以我们差了一点。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教育良心来讲,我们面对多校区现实的情况下,我们是从一个文化定位、文化策划、文化建设的角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实际上后来我们从新校区两年到广东校区并没有感觉有什么差距。我们在校区,从定位开始,从不随地抛纸屑开始,原来老校区的地上比较脏,在新校区地上有垃圾就会捡起来,在老校区就不会捡,捡起来就变成了拾垃圾的了,但是新校区的同学回到了老校区,就会去自觉的捡起来。(39),后来他说,一定要干净,人家舍不得丢垃圾,我们珠海一开始就跟学生讲,第一天我和学生见面就讲不随便乱丢垃圾、乱放自行车、乱践踏草地所以养成良好的习惯。在珠海的校区,他们很多的问题是自己讨论、自己处理,在广东校区,广东校区的管理人员不习惯,觉得这批学生特别会挑毛病,我觉得文化建设和育人精神是客观存在的。

    学校人事聘任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学校重大活动的举办都注重渗透学校已凝聚的共同的人文理念,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良好的基础。

大学的文化建设是永恒的,在深层次上和我们建设能跻身世界名校行列的现代大学紧密相关。有许多问题在讨论的进程中被提出,并逐步地认识。例如:

    一、什么是"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是什么?怎样才能办成具有厚重文化底蕴、特色鲜明的现代大学;二、大学文化与大学管理的创新;三、大学文化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一、什么是"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是什么?

    首先,什么是"大学文化"?"文化"一词本身定义有两百多种。马克思、恩格斯也是从广义、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和运用"文化"概念。"广义文化",包括物质、精神、制度、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是人的社会生活实践及其产物的同义语;"狭义文化"主要指人类社会活动的精神产物。理论界,也有把"文化"分类成大、中、小三类文化,其中'小文化'是我们常说的文学、艺术等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大学文化",或者更确切地讲大学的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子集,是依附在大学这一特定载体上的社会文化。由于"文化"概念的不确定性,教育界对大学文化的理解也有诸多解释,一般比较认同的观点是:由价值观、理想追求、思维模式、道德情感等构成的精神文化;由大学的组织架构及其规则构成的制度文化;由大学的物理空间、设备、设施等构成的环境文化。

即,大学文化通常包括大学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

    我不是教育理论家,但我看到人文的定义,从哲学、历史学比较考虑,一般来讲这些定义不是强求是唯一的定义,可以从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各个角度解释,我现在也是挑我最感兴趣的,我们关心的大学文化是讲这些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

    其它,如学术文化、道德文化等等都蕴含其中。从而,"大学精神、管理制度、人文环境"就成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在建设一流大学的进程中,是否具备先进的办学理念、完善的制度规范、鲜明的传统特色就成为评价大学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内涵,也是建设现代大学的文化标准。

    我们现在讲的文化,我想还是从是否具备先进的办学理念、完善的制度规范、鲜明的传统特色来评价我们大学文化的建设。

    大学文化其内在特点是以学术文化和道德文化为主线,通过制度、规则、礼仪、管理、社团、体育艺术及教学、科研、校园环境等逐步形成特有的学术传统、价值观念和校园文化氛围,并在领导者们的思想方法、治学态度、办学举措及师生员工身上呈现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行为举止、气质和观念,成为有别于其它学校的校风和学风。这种历史积淀形成的校风学风标志着学校的文化特征,存在于大学人的潜意识之中,给大学人打上了学校的"文化烙印",同时也使得大学校园文化具有着特殊的教育功能,陶冶、教化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代师生员工。

    所以有些文章经常会讲到,中国的大学已经同质化,就是没有什么个性。我不完全看同,教育有一些基本的规律,这无论是中国和外国都是一样的,总是有一些教学的形式和教学的过程教学的内涵,但在中国的高校有共同性但也有不同的特色。我从95年东南大学,当时我主管教育方面,接受中国教育部的评估,我每年都要去评估一到两所学校,我通过这些,感觉每所学校在历史形成的过程当中,都形成自己学校与众不同的特色。当然,比如说像河海大学,他是属于水利部的龙头学校,观点是什么?最大的特色是对中国的水利水电强大的责任感,哪儿有水就有河海人,就有河海人做出的贡献。所有中国的水利大学工程都由河海大学的人在那边承担着重要的技术功能。据说在他们学校发展的脉路过程当中,把对中国的水利水电贡献作为学校的主导思想,体现在河海学校的学科传统、教学传统及学生的基本速度当中。我想我们交大一样,上海交大的气质、这种历史蕴含下来再上历史的提高,这种以天人为已任的特点。教育部每年召开校长书记的咨询会议上,北大的校长和清华的校长,每年都有发言,这几年下来,北大的校长也有换了几届、清华的也换了几届,但是每届的校长讲话风格都是不一样的,清华的风格是很严谨,我今天在这个目标下要做1234的事,北大的校长会讲一些思想的观念,我在理工科大学待了24年,在综合大学待了8年的时间,不同的文化熏陶,在校内也是一样,对人的影响很大。工科的,我以前管东南大学的时候,定了要抓教育质量,大家碰头,一次教育工作研讨会就把工作布置下去了。明年是数字教育年,大家明白什么叫数字教育,1234,后年再是什么,每年有一项中心工作,全校大家目标定了就讲求操作性,这是工科的特点。理科讲逻辑性。文科讲批判性,讲一个理念。经常就将为什么我必须这样?我能够不这样做,又怎么样?所以在领导班子的讨论,在中山大学的讨论,我最怕文科的发言,因为他的讨论都是颠覆性的。我参加过上海优秀生培养的研讨会,一套套的东西,但这在综合大学很难做。我为什么要在中山大学推广优秀生的培养?专门请一批优秀的文科的教授来谈。每个人讲的都很有道理,我听了之后直点头、做笔记,但是听完了之后不知道怎么做。他们从各个的角度来讲,追诉了智慧课程、历史等等,讲得很好,这是文科的特点。这种熏陶是(50),不会公开反驳。我在中山大学,合作培养生物(50),三年的医科训练,因为开端怎么动作是非常的严谨,不是像文化的定义200多种,随意的去讲,它都是很规范的。所以训练了他的思想,你讲什么东西他不会反对你,但他也不相信,医科的医生相信的是实践,对这种不同的熏陶、不同地区的人是不一样的,对不同的学校是完全一样的我不相信。我可以把我这么多年的学校每一所特点我都可以讲出来,我评估每一所学校都是研究他们的办学特色和办学团队,都是不一样的,这是由于历史的形成。

    另一方面,大学作为学术文化单位始终追逐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新潮流,从而导致校园文化的各种新现象。如,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文化已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新景点,对大学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随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跨国度、多民族的文化沟通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新内涵。认识到大学文化对育人的重要性,认识到大学文化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我们会格外地重视学校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重视新时期校园文化的创新,就会自觉地把大学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发展战略规划之中,用优秀的、充满活力和生气的校园文化去推动学校的发展。

    所谓"大学精神"是大学在办学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办学理念和大学人的共同价值追求,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核心,是大学之魂;大学精神是比校风、学风更深刻的学校文化特征,校风、学风只是大学精神的外在表现;大学精神反映了学校特有的价值取向,呈现了大学的品格,也是影响和指导大学人的基本信念、基本准则。大学精神的核心是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教育理念"是建立在对教育规律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理想模式,教育理念也受时代和文化背景的影响。科学的教育理念能正确地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指明教育前进的方向。当然,教育理念不等于教育的现实,实现教育理念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大学领导者的基本素质是既要有明确的教育思想、办学思路,又要有科学的教育理念,高瞻远瞩,把握教育的发展方向,并力求两者之间的协调和统一。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具有自己的、明确的、相对稳定的教育理念,表达在学校校训或办学宗旨之中,并被社会所认同,融入进学校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蕴含大学的"价值判断",并通过学校的文化传统传授于后人。

    欧洲大学最根本的价值观是自治权和学术自由,人们常把"学术自由、学校自治、教授治校"看成现代大学普适之精神。纵观大学发展的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事实:大学的办学理念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调整、不断充实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纯粹的观念;大学的价值追求也是一种理想的追求和现实之间不断抗争和协调过程的反映。大学的理念经历过从定位为"教育的机构"到"研究中心",到直接与社会联系并为社会服务的历史嬗变,使得"教学、研究和为社会直接服务"成为现代大学的三大功能。

    所谓"学术自由、学校自治、教授治校",更大程度上还只是大学领导者和学者教授们的理想追求和理想模式。

    这点上我具体的讲述一下,我作为高校的领导,高校利用的责任,不仅是完成现在所做的内务,更重要的要看到,我们要把我们中国的大学,建成一个可以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业的大学,必须理论上探讨一下,我们和世界上先进大学之间的差距在哪里,除了我们的学术水平、我们的发展基础、在观念上的差别,我更多的看到现实的问题,和我们现在一些专门研究教育理论,从理论上来看,正好从两方面我们来看。该与理论家是从一个理念的叫做,来看待学校。我们是从为学校的现身角度来看学校的发展。

    正如美国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长克拉克o查尔在《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一书中指出:"无论如何,那阶段(中古发展以来,人们讲学术自由、学校自治的那个阶段)高等教育的真正历史,几乎并不像现在天真的回顾中所说的那样乌托邦。例如。苏格拉底的审判和伽利略的被迫放弃信仰;高深的学习常常受到国家的社会的教义的限制,像巴黎大学、牛津、剑桥大学早期的历史那样,受到国王和王子愿望的限制;像在英国,受到明确的规定为富裕贵族和牧师服务的限制"等。

    克拉克还讲到,早期世界主义的大学在地球上消失了近五百年。如今,"大学不仅要为国家的行政和经济的利益服务,成为国家的一个工具,而且要成为社会的灵魂和人民大众的有机组成部分。"克拉克进一步讲到,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极大地强化了它们对高等教育的兴趣。并使加强干预大学有足够的理由,大学已经越来越少地成为国中之国。还说,"五百年前大学的学者,首先是一个学者,然而现在越来越成为首先是一个公民。铁的事实是,大学首先是国家的机构。我们的信念是,纯粹的学习生活模式的至高无上,这个方向和国家的合理指导一致,这是非常长期的趋势。但是,一些矛盾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现代大学应当承继优秀传统文化,吸纳世界先进文化之精髓,推动各国文化的交融;

大学是崇尚真理、讲求科学的学术殿堂,在科学实践和论证的基础上发观真理,发展真理,在学术批判中推陈出新,创新知识;大学应当鼓励不同学术见解、不同学术流派的研究,发表不同的意见是学术民主的重要标志。要允许失败,尊重一些"孤独的思考者",宽容一些学术上的"狂妄者"。对真理的追求和认识是大学发展的永恒活力和动力,是一个曲折的、但又生动鲜活的历史过程。大学在本质上是希望减少来自各方面的干预和影响,给教授的学术研究、教学工作有更多、更大的自由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术自由、学校自治"是培养大学创新、求真精神的具体要求,因为学术自由的气氛是研究工作最有效的环境,也是学者从事探索和传授他所认识的真理之工作所必需的。但是,大学和社会是互动的,大学需要社会的支持,培养的人才又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因此,任何时候,大学总会受到政治的、文化的、经济的乃至宗教等各方面的影响,现实生活中只存在着有条件、有约束的自由和自治。

    不久前,全世界都关注能否从事克隆人的研究,从单纯学术研究来看,这是具有极大挑战性和实践性的问题。但从人类共同的伦理道德角度来看,是不能容忍世界上"克隆人"的,科学家的学术研究终究也应服从道德伦理的约束。

    克拉克在文章中讲:如果大学的唯一目的是为大学教师的无所事事的好奇服务,那么可以问:谁应该提供资金给大学。

    曾经担任十多年斯坦福大学校长职务的肯尼迪书中写道:为何我们言必称"学术自由却不常提到学术责任?"他引用美国公众领袖盖德纳的一段话:"自由与责任,权力和义务,这是一种约定,缺一不可。刚卸任不久的另一位斯坦福大学校长杰拉德·卡斯帕尔教授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讲:"世界上最强大的大学就是盼望能够得益于政府给予确实自主的大学。我这样说而不使用完全自由这个概念,是因为完全自由是不可能的、不现实的,虽然完全自由是大家所渴望的。"

    在前面斯坦福大学的校长也讲了一些事,一些大学得到了政府的自主,但是也要受到议会的监督,无非是办公室装修稍微好一点,结果人家也会不断的举报、洲议会几次去审计、检查,他也感觉非常的恼火,所以完全的自由,这是渴望但不存在的。

    我们建设高水平现代大学,必须坚持把"创新、求真"作为教育人、培养人和学术研究的主旋律,形成我们现代大学的精神品质。我们主张的现代大学精神是:学术自由、办学自主、管理民主。

    具体讲:

(一)鼓励学术创新,维护学术的尊严和学术研究的自由,同时也要讲求学术的规范、学术责任和科学道德。提倡:"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社会之责任"三者的统一。

    我觉得综合大学尤其是文科教授,他们的思想很活跃,我和他们说你们在学科的研究上无尽,但你是一个学者而不是一个政治活动家、不是社会活动家,所以你在学术研究领域你研究什么东西?不干预,但你走出校门,参与社会活动中,就要接受社会法律底线的约束。你作为一个学者,可以讲任何的话,但是作为一个政治活动家,你就要准备掉脑袋,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不允许有反社会的行为存在。一旦引起了社会骚动,触犯了法律,这是两个界限,这个界限你不能越。早期的革命家,一些思想的意义,面对政治家,就有很多前赴后继,要有这样的考虑。(二)依照法律、法规和学校的社会责任,独立自主办学;

    我和叶校长,很想把自主的权利放在我们的学校,只要目录内的申办我们就会尊重,但学校也要自律,这需要在一个历史的过程当中培养,中国的法学专业和国际上是不一样的,国际上想进入法律界是很难的,我们中国认为原来教这些课程的老师、法学学士的人感觉就可以办法学专业,全国600多所学校都有法律专业,都已经向专业方向渗透了。当然学校招生的人数越来越多,需要有口袋来装,资源有限,最简单的就是在这样一些步态花钱的专业上去做。虽然你有自主权利,但还要依照社会的法律法规和社会的责任做。

(三)实行民主管理,坚持依法治校,以德兴校。教师既是学者,又是学生的导师,既教书又育人。我们提倡教师独立思考,以创新精神从事教学和科研,享有学术自由的权力、学术研究无禁区。但教师作为对社会负有责任的社会公民,也要以国家法律为底线,以教师的职业道德为纪律约束自己。我们对现代大学精神的认识是共同的,也是与时俱进的。但是,每一所学校体现的大学精神是个性的,是在该校发展历史中积淀的文化传统、文化精神表现出来的学校特色和品格。我们要努力在大学营造融"包容性、开放性、批判性"为一体的校园文化氛围,培植"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兼容并包"现代大学文化精神,形成"开放、和谐、严谨、求实"的学风和校风。当前,在大学文化精神的建设中,要格外突出科学的地位,阐发科学之精神,特别是批判精神、求实精神及科学的方法论;崇尚真理,坚持理性的思维和科学的实践,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反对一切伪科学及学风浮躁、急功近利、学术腐败等不正之风。

    中大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为我们树立一个淡泊名利、做真正学问、做高深学问的典范。大家知道他是强化留美的,从一开始有很好的基础,后来成立了清华国学院,自始至终只有四位导师,当时梁启超把先生推荐给清华大学的校长,清华大学说哪是哪一位博士,说哪一位博士都不是。有什么著作?也没有什么著作。清华大学的校长说没有什么博士、没有什么著作,如何聘他做国学的大师?梁启超就说(10),清华大学的校长非常的开明,就请他做国学的四大导师之一。先生是真正做学问的,最早是被牛津剑桥聘为中国的讲座教授。陈寅恪在国外留学期间,刻意求学,哪里有好大学,哪里藏书丰富,他便去哪里拜师、听课和研究,但对"学位"之类都淡然处之,更不求功名利禄。而且他在双目失明15年之后写出了传世之作。听他讲座是学术含量非常丰富的,任何的概念在他的脑子当中,都可以有很多国家相应的文化概念近世解释。我问中山大学的一些老师,学生去问他一个概念,他就会告诉说你在图书馆找哪一本书,第几页下面有批注。他的学问,在西南×大的时候,一位刘文连教授,做国安会大学的校长,他这个人很狂妄,他每天讲庄子,说国内没有几个人讲,我也不懂,但今天我给大家讲庄子。刘文连是搞国学的,对现代文学不是很欣赏,对沈从文不太看得起,他说教授是1块钱,我是一毛钱,沈从问是1分钱。当时逃难的时候,教授眼睛看不到(12),是抢救国粹,学生跑是为了国家的未来,你跑是为了什么?教授去世之后,现在经常在中山大学举办纪年陈寅恪教授。著名学者季羡林90多岁每次都去参加纪念会,他在"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先生是学术巨人,在他领域之内,无法超越,原因就是我们今后不可能有他那样的条件。总的倾向是可以超越的,但又不可以超越。"陈寅恪正是以那种淡泊名利追求做真正学问的精神才筑起一座后人难以超越的学术巅峰。"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正是陈寅恪留给后人的座右铭,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我觉得从文化的角度来说,他的精神和我们每年讲他,实际上是传承学校由名人、名教授身上带来的一种文化精神,是文化遗产。我们学校历史系就有这样的风气,(15),听他们有什么要求,这位教授讲的让我很吃惊,他没有讲自己,他现在是50岁上下,他讲什么?他说我退休的时候,大概才能够做一些什么样的学问、做一些什么样的事。他不是说我今年要出什么成果、明年要出什么成果,而是讲10年以后,就像教授双目失明之后写出了传世之作。我们还有一位老教授,对敦煌学、梵文方面的学问很大,他的文章不肯轻易发表,他自己肚子里的东西也不轻易拿出来。后来他的夫人生病,病很重,需要很多的钱,我们在香港著名的国学大使先生就对他讲你把你的学问拿出来一点,他就拿了一点东西出来,马上香港的商业出版社就出了。我也和他讲,他就讲他怎么做,都讲得非常的深,这些学者,他非常讲究学术的严谨性,他们有一种说法,不要写没有错别字、没有标点符号、没有价值的文章,而是要写真正的、高深的学问。我们搞校内竞聘的时候,我们也(17),真正优秀的学者,不要搞太急功近利的东西,不要搞成称斤称量的(17),德高望重的专家来做评委,评这些校内各个学校最优秀的教授,当然有一定的程序,对这批教授,不是看他发表了多少文章,而是大家公认的,不愿意轻易的拿文章出来,虽然几年没有拿出文章,但都放在这140享受最高(18)继续不予考核,包括我们数学系的院长教授,他6年当中,没有对他进行考核,对他当时选的时候也不是以文章的篇数去定,而是校内的最优秀的学者,当然我们对年轻的还是有一系列的考核办法,但也不是太强化的工具,在这样的氛围下,我们比较早的取消了对SCI文章的奖励机制,我们觉得大学是需要自己文化的品位去推动做真正的学问、高深的学者。

    校风、学风、大学精神及它们在校内文化各方面的具体表现汇聚成学校的文化传统,成为学校的精神财富、不竭的源泉。由于学校的文化传统是在历史的积淀中凝炼聚集起来的。因此,它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能超越历史时代传承于后世,成为学校被社会认可的特色和属性。中国现代大学的历史并不很长,但一批名牌的百年高校也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文脉,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成为学校的品牌,赢得了社会的声誉。

    二、大学文化与大学的管理创新。一般意义下,现代大学是培养人才,传承文明和科学知识并推动科学技术发展、文化创新的机构。关于"什么是大学?"人们常用清华老校长梅贻琦的一句话: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大学的标志是拥有一批学者、大师。他们不仅以其高深学问传世后人,更以其精神品格、治学态度丰富、充实着大学的文化。

    "文化"至少有四重表现形式:文化符号;人物及事件;礼仪、习俗、传统;信念和价值。名人轶事是大学文化传统中最生动、最具感染力、教化力的部分,是大学精神的具体体现。

    我想先生讲的话,不仅是有人文做学问,还有他的文化精神,是一个学校文化的标志。

    当我们身处在牛津,剑桥大学的校园,看到一栋栋古朴的建筑,会感到一种心灵的震撼,我们和历史伟人同在。正是在这些古老的建筑里培养出那么多影响社会、影响世界的伟人,这正是大学文化对人的影响和作用。

中国现代大学的开拓者蔡元培先生出任北大校长时,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决心,锐意改革,开辟新文化、新风气,逐步把一个封建衙门式的北大变成一所近代大学,并带动了国内其他大学的改革,为推动新文化运动打了头阵,也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新文化基础。梁漱溟先生评价说:先生的一生成就不在学问,不在事功,而在开出一种风气,酿成一大潮流,影响全国,收果于后世。同样,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利用十分简陋的设施,却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爱国的栋梁之才,其中不乏一大批优秀的学者和专家。西南联大以校训"刚毅艰卓"为文化精神,揉合了北大的宽容自由,南开的吃苦耐劳、清华的严谨认真,形成"山、海、云"的风格。在一批名师的带动下,学术上讲求民主、兼容并包,教学上严谨治学、严格要求,使西南联大出来的学生几乎个个优秀,人人成才。

    北大发展的历史和西南联大的成功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任何时候不要仅仅看到物质的作用,金钱的作用,同样要重视文化的作用,文化创新的作用。当前,在建设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千万不能忽视大学文化的建设,要把大学文化环境和文化精神的建设作为学校的基础事业,从学校文化精神中吸取力量,推动学校事业的发展。

    因此,从根本上讲,建设一流大学有诸多因素。有讲九个条件、七个条件、五个条件,现在建设一流大学有很多的文章,但是,拥有一批大师级的学者,教授和拥有良好的学校人文环境应当是其中最核心的因素。

近年来,不论是从落实"以人为本",还是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或是构建"和谐校园",都要求我们把创造有利于师生全面发展的人文环境放到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上来,大学管理要提倡重视人文管理。在综合大学我感受最深人文管理的精神不断的在培育,其中包含:对人的尊重,对学术的敬畏,对遵守规则的自觉。大学是学术单位,不是行政机关;大学是社会文明的窗口,是先进文化、文明的策源地;大学应当成为法制化、现代化的先行区。对学术的敬畏不是害怕,膜拜就不去突破、研究它,我是从我们学校的历史教授身上得到的,我和他们交流,我在东南大学,我作为主观的教务处长到校长有很大的进步,后来又点茫然了,一个学科无非看三个方面的作用,一个是看在全国的学科当中的位置,一个是看它对社会的一些影响,还有是看它在学校的一些作用。但我觉得在东南大学,我们找名牌大学的一些博士、一些教师,因为学校要发展,争取了博士点,他们可以发表很多的文章,慢慢茫然了。后来我到中山大学以后,和他们历史系的教授在一起,我感觉到了这样很好的学问。他们的学问虽然做得那么大、那么好,他们不去写没有错别字、没有错别符号的文章,而是始终讲究学术氛围,始终保持对学术的敬畏之情。如果你对学术没有敬畏之心,很难说自己还在进去。

    大学要坚持:学术主导、科学决策、民主管理、依法治校。在当前大学管理体制下要努力完善:党委领导、行政管理、教授治学、民主治校。其中,党委领导是强调集体领导,实行民主集中制下的分工负责的合作机制;行政管理是充分尊重和发挥校长在学校行政上的领导负责作用;让行政部门按照有关规章制度积极开展工作;(28)学校和社区是两码事,学校办大学就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有扶优政策,要有吸引一批优秀的学者,以发展的理念,要以教学的成果作为办学的标志。社区要向弱势群体倾斜、关注弱势群体,以各个群体的和谐,作为评价的标准。对一个是以发展、一个是稳定,这两者之间的协调,最追求的是资源的配置。中国大学的特点,它是一个社会,这么一个社会又融入中国快速发展的时期,有很多的机遇也有很多的陷井,在这么多的问题下,确实需要一批人共同的发挥智慧、形成一个集体。在中国这样的大学、这样的复杂情况下,你要是一长制,的确难以抗衡,社会有很多的机遇同时又有很多的陷井。我说我们一个科学家的思维,我昨天和马书记、王书记讲,科学家的事就是求变、不怕失败。科学家就是999次失败,只有1次成功就是成功,就可以名垂千古。(30),人品极好的一位领导,很有威信。他说我一生很谨慎,一次稍微突破了一下,就这一次,最后成为了社会观点。这两种思维,在一个人身上可以,但也很难做。目前,无非是强调集体领导、发挥集体的力量。在学校的体征方面,还是校长制。

    教授治学是充分尊重教师在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学校管理中的专家主导作用,吸引更多教师关心学校事业的发展;民主治校是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校务公开、群众监督,特别是对各级主要领导的监督和约束。

    现在中山大学是三种体制,都可以做工作,但是中国的高校和国外的差异,缺乏权利规范。中国的权利,南大的副校长到澳门科技大学做校长,他感觉到在澳门科技大学的校长并没有南大的副校长大,一涉及到和钱有关的事不能决策,有董事会和校监,校监会监督你的财务方面。对于这些,设新课、新专业,他都没有权,在国内我们是真的有权的。医院的院长权利更大,没有约束的权利,也是腐败的一个基础。现在像做领导,特别是有很大权利的领导,要想不犯错很难。确实是社会的诱惑性很多。

    这些要逐步完善:权力的规范、法律的制约、理性的自律和责任的追究。使每位领导和管理者珍惜手中的权力,为群众做更多有益的工作。从文化层面上讲,大学应当强调"教授治校",因为大学是学术单位,应当实行学术主导,弱化行政干预,反对"官本位",充分尊重教授们在学术评价、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及其它教学、科研领域中的主导作用,尊重教师的合法权益。但是,从大学的管理运作角度来看,国外大学也不轻易强调"教授治校",更多地提教授和行政管理的"共治",力求妥善处理专家决策系统和学校行政决策系统相互制衡和协调的关系。刚才讲了科学家的思维是求变,不怕失败,勇于实践;管理者的思维是求稳,担心失误,慎言慎行。因此,由教授们组成的专家决策系统特点是开放的、发散的、追求有新意、有创意,寻求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并不太注重可操作性,最适合进行前瞻性、战略性的学术研究;

    就像我们作为大学的学者、教师来讲,人家即使同意他的观点都不会重复他的话,而是婉转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而学校行政决策往往离不开在有限资源下的优化配置,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还必须讲求效率和效益,讲求操作性和适度的平衡。国外及台湾高校发展的经历告诉我们,单纯强调"教授治校",过度地运用专家决策系统代替行政决策系统,学校行政工作将是低效率的。实践表明,在明确反对"官本位",强调"学术主导"的前提下,还是推行"政务公开,群众参与、教授治学、民主治校"更为妥当,进而创造适合中国国情、行之有效的"教授治学、教授治教、教授治校"的科学管理模式。

    我想这里的差异,评价学术方面的问题,充分尊重专家。凡是设计资源设置的,决策之后谁买单?这个当然应该是行政系统来拍板。要相互的协调,但是要把学校和教师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反对官本位。台湾的校长和我说一定要注意,他们当时强调了教师治校,他就说你如果太自主,可能最后买粉笔都会进行讨论。

    我们提出,要把"尊重教师、善待学生、关心教工、直面问题、排忧解难"作为管理工作的文化理念,渗透到学校每一位管理工作者的头脑之中;要以"是否有利于教师与同学的根本利益;是否有利于教学、科研和学科发展;是否有利于学校事业的长远发展"作为大学管理工作的价值取向。

    对管理服务的评价标准是:

    服务态度,以效率为准,要能办成事;

    服务质量,以师生满意为准,要能办好事;

    服务水平,以社会认定为准,要能出经验、出成果。

    当然,首先还是从服务意识上着手,从"你要干什么?"到"你好!我能为你做什么?"这种语言上的文明,反映管理人员的文化素养的提高。近年来,学校加强机关"一站式服务"及在"报销账目和填写表格"等方面为教师提供更周到的服务,受到教师的欢迎。

    我们的理工学院,他们的语言首先是你好我能为你做什么,而不是你能做什么。我们哲学系,九个工作人员,把全校老师的报销、填表问题都包下来了。

    大学的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化角度上讲,建立制度、规则的目的是:保护学校、教工和学生的三方利益,明晰各自的责任;服从学校价值导向,建立完善的校园文化环境;建立工作秩序、"游戏规则",提高办事效率;确保公平、公正规则,树立良好风尚。制度建设既要符合依法治校的目的,又要体现人文管理的精神;制度建设的水平能看出学校的品位和价值取向。当前,社会上急功近利、形式主义甚至弄虚作假成风,大学也早已不是"世外桃源"。

    过多的评估,过早地拔苗助长,过细的量化指标,过强的物资刺激,过高的荣誉地位,搅乱了原本平静的学术圣地,搅乱了人心,使人们考虑的不是做长期,可能会失败的深刻研究,而是寻求如何早出成果,多出成果的捷径。潜心研究、淡泊名利、追求原创性研究的人少了,这与我们制度导向很有关联。许多部门的过度关心,把年青学者们推向了功利的角逐场。社会问题我们相信社会发展会产生净化的力量,这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学校的问题要靠我们自己去解决。我们要认真审视学校有关制度中体现的价值取向,如各种评价制度、人事和分配制度、各种奖励政策及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等。通过制度的创新,让教师脱离名利场,让校内少一些急功近利的行为,少一些浮躁的风气,更不能容忍学术上作假和投机取巧,让大学回复到它应有的矜持和品味,真正成为学术的圣殿而不是名利角逐的战场。

    总之,大学的管理要着眼文化的内涵,大学管理的创新要基于大学的理念和价值追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