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龄妇女在应届月经前7~14天(即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反复出现一系列精神、行为及体质等方面的症状,月经来潮后症状迅即消失。 近年认为本病症状波及范围广泛,除精神神经症状外还涉及几个互不相联的器官、系统,包括多种多样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症状,故总称为“经前期综合征”。 治疗目标为缓解或消除躯体、心理症状,减少对个人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生活质量的影响。治疗此证的药品药店一般都有销售的,但治疗此证具体用什么药。 药店常销售的西药 常用西药:盐酸氟西汀片、螺内酯片(治疗液体潴留症状)、口服避孕药等。 药店常销售的中成药 临床常见证型和对应的中成药如下: 肝郁气滞型 症状:乳房、乳头胀痛,似有硬结或有块,小腹胀痛连及两胁,甚至不能触衣,烦躁易怒、苔薄白,脉弦或弦滑。 治则:疏肝解郁。 常用中成药:逍遥丸、加味逍遥丸、柴胡舒肝丸等。 脾肾阳虚型 症状:面部浮肿、头晕、体倦、嗜睡、纳少、便溏或经前泄泻、脘腹胀满、腰酸腿软、舌胖有齿印、苔白润、脉沉细弱。 治则:健脾温阳利水。 常用中成药:参苓白术散、济生肾气丸。 阴虚肝旺型 症状:经前心烦易怒、头晕目眩、健忘失眠、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弦细。 治则:滋肾养阴。 常用中成药:杞菊地黄丸。 心脾两虚型 症状:经前心悸失眠、大便稀溏、神疲乏力、多思善虑、面色萎黄、食欲差、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数。 治则:补脾养心。 常用中成药:归脾丸。 注:以上药品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