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层领导干部的有效管理

 江山携手 2018-09-15

在一所学校一个校长的决策需要中层领导的执行、落实,但是往往:一个校长的计划工作非常完美,但是校长的思想精神却没有传达到教师手中。有时候,在一所大的学校,教师众多,校长考虑到教师的集合不容易,所以学校集体开大会的时间较少,而是通过中层逐级传达,往往在传达落实的过程中出现偏差。

那么如何对中层领导干部进行有效管理?如何提高中层干部的执行力?在长期学校管理实践中我探索出了几点:

一、制定目标,引领领导干部的工作。

作为一名学校中层领导干部应该有想法、有目标,应该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只有明确了自己该干什么,才能把眼睛盯着靶子。作为校长应该给中层领导制定每学期的工作目标,同时中层应该制定自己的目标:可设计月目标、季度目标、学期目标……

目标的设计与制定要精,主题要突出兼具现实性。尽量把目标量化、具体。如教导处,不要笼统讲抓教学质量,应具体到搞几次公开课、几次评教课……

目标的制定要根据学校实际,不要盲目的教、学、比。要写书面记录,便于检查目标的实现情况,每天应记录以下几个问题:1、今天你干了些什么?2、还有哪些问题没有完成?3、存在问题是否已有改进?在我校我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了工作日志。工作日志包括本周每天的工作简要记事、本周工作总结(已完成的工作、未完成的工作)、下周工作计划等栏目。工作日志的运用,有效的促进了中层领导的工作,他们养成了有计划、有落实的扎实工作作风。

二、加强与中层干部的沟通、管理、监督,切实发挥他们的职能作用

成功的管理=20% +50% 执行+30%机遇,所以,作为一名校长,必须加强与中层干部的沟通、管理、监督,切实发挥他们的职能作用。

首先,对予中层干部的管理与沟通,不需要设立太多的管理机制。那样你的管理与沟通就会有太多的环节,为了所谓的沟通而沟通,不好。当然学校的管理还受机制问题、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现在学校部门多了,副手多了,不再是两个和尚抢着挑水喝。所以校长在此时要具备两个能力:一是对教育教学洞察力,二是紧急情况下让中层做出决断,做出决策时要考虑事情的症结。

其次,理念引领,发挥中层的职能作用。一所学校,校长是灵魂,中层干部是基础,是落实校长精神的重要一环应注重过程、细节、质量和效率。校长应作为三件事:出思路、用干部、搞服务。中层的职责就是把理念变为实践,让手和脑保持一致,切实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校长不能像急先锋一样,总是扛着大旗在前面,冲啊冲,冲了半天,身后一个人都没有。

再次,对中层的管理,校长要不定时的予以抽测,抽测主要抓薄弱环节。对中层干部,校长要善于发现他的优点,及时分配他任务。我校结合实际,在每一学期,采取校长循环到年级蹲点,几个校长在抓好自己分管的那一块工作的同时,循环到各年级蹲点。主要是通过听课、

中层干部要加强与教师之间的交流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你的心是扇什么门?孩子的心,是一道玻璃门,洁净,透明。里面装着什么,一目了然;从里面看外面,也是清清楚楚。青年的心是一道木头门,即使门关着,你也能清晰地听到门里面那颗心“咚咚”地跳跃,没有门能关的住一颗躁动不安、蠢蠢欲动的心。浪漫的心,是一道旋转门,人生的舞台上,每一次旋转,都旋出不一样的风景;苦涩的心,是一道厚重的大铁门,沉重、沉闷,锈迹斑斑;而敏锐的心,是一道感应门,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只要你靠近它,它就会为你打开。------那么,你的心,会是怎样的一道门?无论你的心是一扇什么样的门,有一点可以肯定,当你打开自己的心门,你就离另一颗心近了一步。很多时候,打开门我们才惊奇地发现,人与人之间,心与心之间,常常只是一门之隔。所以班子与教师之间要加强交流。

三、中层干部树立正确的态度,落实管理职责到位

1、端正态度:职务部门要强化服从、执行、落实

西点军校有一句话:如果一个人把服从训练成习惯,那么他的成功水到渠成.

2、刚性管理:中层管理要照章

中层领导对于自己分管的工作,必须全力去抓, 办事以制度为本(不要怕得罪人,唱白脸)。不要把一切推给一把手。

 

3、相对独立: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特有功能。

4、科学规划:高度重视执行过程的细节质量。

5、对上负责:主动承担执行监督和反馈职责。

 

 

                                    2010年3月22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