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喜欢你,但我不敢爱你

 茉菲诗凝 2018-09-15

实用心理学

每晚21点,实用菌用专业和温暖伴你一起成长。




【 蘑菇心理  第673天 】


汪晓敏-空 来自实用心理学 04:21

  

文 | 实用菌

 01


 

在你的朋友圈里一定有这样的人:他们很容易相处,但当你想真正靠近时却发现很难。

 

比如他们对谁都很好,很少因为什么事情而发火生气,别人有困难需要帮助时从来不会拒绝。每当你看见他们就会在心里感叹:“天啊,怎么会有脾气这么好、心态这么好的人。”但是奇怪的是,不管你们相处多久,你们的关系就像被“冻住”一样,和刚认识的时候并没有多大区别。

 

这种情况就像电影《大话西游》里的一段情节:紫霞钻进至尊宝的肚子里后发现他的心长的很像一只椰子。这里的椰子就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一个人的内心被厚而坚硬的外壳包裹,让别人难以走进。

 

不信的话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和这种类型的朋友聊天时的内容,你就会发现,不管你们表面上聊的多开心,多火热,对方却很少谈到自己、也很少吐露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

 

所谓距离感,就是这样产生的。



 02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位朋友曾这样说:

 

“对别人友好,是因为想与别人交朋友,也愿意相信别人。但不打开自己的心扉,是因为很难相信有人会真的对自己好。”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内心外面那层坚硬的壳就是一个人的自我保护机制。

 

人不同,自我保护的机制就会不同。

  

比如面对威胁,有的人会表现出强烈的攻击性,通过愤怒的情绪,咄咄逼人的气势等方式主动去攻击别人,来防范威胁,那怕是潜在的威胁。这样的人独立、自我、喜欢支配别人,不喜欢被动。

 

但是也有一种人,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更温和的自我保护方式。他们对控制和占有并没有多大的欲望和企图,很多时候也并不看重那些外在的东西。相反,他们看重的是自己的内心体验,认为人与人之间最有价值的是心灵层面的交流和共鸣。

 

但是成长过程中的某些经历又提醒他们,敞开心扉暴露自我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很有可能会受到伤害。于是,他们通过与别人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

 

只要我不把别人轻易的划分为自己人,他们就不会真正的伤害到我了。

 

所以,尽管他们对周围所有的人都很友善,总是面带微笑,但这种微笑并不是为了吸引别人,更不是为了和他人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而是在表达这样的意思:我不愿伤害你们,但也不愿被你们打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