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道路的问题 译解 武老夫子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解决人生问题 【原文】夫道者,覆天载地,廓1四方,柝2八极;高不可际3,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原流泉浡4,冲而徐盈;混混5滑滑,浊而徐清。故植之而塞于天地,横之而弥于四海,施之无穷而无所朝夕;舒之幎于六合,卷之不盈于一握。约6而能张,幽而能明;弱而能强,柔而能刚;横四维而含阴阳,纮7宇宙而章8三光;甚淖9而滒10,甚纤而微;山以之高,渊以之深;兽以之走,乌以之飞;日月以之明,星历以之行;麟以之游,风以之翔。 【译文】那道路,覆盖着天,承载着大地,扩大着四方,开拓着八面;高不可攀,深不可测;包裹天地,无形中萌育万物。像泉水从源头处渤涌出来,开始时虚缓,慢慢地盈满,滚滚奔流,逐渐由浊变清。所以,它竖直起来能充塞天地,横躺下去能充斥四方,施用不尽而无盛衰;它舒展开来能覆盖天地四方,收缩卷起却又不满一把。它既能收缩又能舒展,既能幽暗又能明亮,既能柔弱又能刚强。它横通四维而含蕴阴阳,维系宇宙而彰显日月星辰之光。它是既柔靡又纤微。因此,山凭藉它才高耸,渊凭藉它才深邃,兽凭藉它才奔走,鸟凭藉它才飞翔,日月凭藉它才光亮,星辰凭藉它才运行,麒麟凭藉它才出游,凤凰凭藉它才翱翔。 【说明】本节描述的是关于道路的问题,道路是什么?那道路,覆盖着天,承载着大地,扩大着四方,开拓着八面;高不可攀,深不可测;包裹天地,无形中萌育万物。像泉水从源头处渤涌出来,开始时虚缓,慢慢地盈满,滚滚奔流,逐渐由浊变清。所以,它竖直起来能充塞天地,横躺下去能充斥四方,施用不尽而无盛衰;它舒展开来能覆盖天地四方,收缩卷起却又不满一把。也就是说,万物无不有各自的道路,正因为有各自的道路,万物才能各自生活在这个世界。 —————————————————— 【注释】1.廓:(kuò扩)《诗·大雅·皇矣》:“上帝耆之,憎其式廓。”《荀子·修身》:“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孙子·军争》:“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张衡《西京赋》:“尔乃廓开九币。”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窈而深,廓其有容。这里用为开拓、扩大之意。 2.柝:(tuo拓)古通“拓”。开拓。《淮南子·原道》:“廓四方,柝八极。”《潜夫论·救边》:“武皇帝攘四夷广土柝境,面数千里。” 3.际:(jì技)《管子·侈靡》:“事故也,君臣之际也。”《文子·十守》:“与道为际,与德为邻。”《左传·昭公四年》:“尔未际,飨大夫以落之。”《淮南子·原道》:“高不可际,深不可测。”这里用为达到、连接之意。 4.浡:(bo勃)古通“勃”。指蓬蓬勃勃生起的样子。《孟子·梁惠王上》:“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淮南子·原道训》:“原流泉浡,冲而徐盈。” 5.混:(hún魂)《楚辞·王逸·九思·伤时》:“时混混兮浇饡。”《孟子·离娄下》:“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说文》:“混,丰流也。”司马相如《子虚赋》:“汩乎混流。”郭璞《江赋》:“或混沦乎泥沙。”这里用为水势盛大之意。 6.约:(yuē曰)《诗·小雅·斯干》:“约之阁阁。”《管子·宙合》:“渊泉而不尽,微约而流施。”《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搏我以文,约我以礼。”《考工记·匠人》:“凡任索约。”《荀子·尧问》:“仁者绌约,天下冥冥,行全刺之。”《仪礼·既夕礼》:“约绥约辔。”《说文》:“约,缠束也。”这里用为约束之意。 7.纮:(hóng红)编磐成组的绳子。一说系鼗的绳子。《鹖冠子·泰录》:“故神明锢结其纮,类类生成,用一不穷。”《仪礼·大射礼》:“鼗倚于颂磬西纮。” 8.章:(zhāng张)古通“彰”。《易·丰·六五》:“来章,有庆誉,吉。”《书·尧典》:“平章百姓。”《诗·小雅·裳裳者华》:“我觏之子,维其有章矣。”《诗·大雅·棫朴》:“倬彼云汉,为章于天。”《管子·宙合》:“章道以教,明法以期。”《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赏罚无章。”《礼记·中庸》:“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孟子·尽心上》:“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荀子·正名》:“申之以命,章之以论,禁之以刑。”《吕氏春秋·知度》:“而尧舜之所以章也。”《淮南子》:“钟之与磬也,近之则钟音充,远之则磬音章。”这里用为彰明、明显、显著之意。 9.淖:(nao闹)《管子·水地》:“楚之水淖弱而清,故其民轻果而贼。”《荀子·宥坐》:“淖约微达,似察。”《仪礼·少牢礼》:“嘉荐普淖。”这里用为柔和之意。 10.滒:(gē哥)纤微。《淮南子·原道训》:“横四维而含阴阳,纮宇宙而章三光;甚淖而滒,甚纤而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