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

 一声佛号一声心 2020-10-23

佛教讲“慈悲为本,方面为门”,儒家讲仁道,要以德服人。那为什么古人又说“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呢?那就是因为没有智慧的慈悲,经常会被人利用,反而引来祸患;没有底线的方便,最后就会使自己越来越退步。

慈悲心肠,是好事,但一定要在智慧的前提下,如果没有智慧,那就容易造成祸患了。农夫与蛇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农夫倒是有慈悲心肠,救了毒蛇,却反被毒蛇咬死了,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再比如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很多家长对孩子听之任之,要什么给什么,舍不得打,舍不得骂,觉得这是爱护孩子,对孩子慈悲,其实是娇惯纵容,最后反而害了孩子。

很多人把慈悲当成了懦弱的借口,对好人慈悲,无话可说;但对恶人也很慈悲,那就是因为惧怕,还认为自己很清高,有忍辱功夫,其实这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没有智慧的表现。假如看到有人在作恶,你还能跟他慈悲吗?还不能不闻不问吗?不能呀!这时候就要金刚怒目,见义勇为,抑恶扬善了。一是防止更多的人受到伤害,二是阻止他造下更多的恶业,这才叫真慈悲。宽容和忍让是美德,但要有一定限度,不能一味的退让,那就是懦弱了。

再说这句“方便出下流”,这个“下流”不是平常我们讲的那个下流的意思,应该是退转、退步的意思。

大家经常说“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佛家也讲“恒顺众生,方便为门”,但这个方便不是随便,不是什么都可以方便,那要看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的,要建立在坚守原则的基础上的。别人做善事,你可以给他行方便;假如别人做恶事,做伤天害理的事,你还给他行方便,那就变成帮凶了。

这句话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如果什么事都任意方便的话,那你的原则底线,慢慢也就守不住了,逐渐走向退步堕落。比如你受了酒戒,朋友们劝你喝酒,你不喝,朋友就说只让你喝一小口,你禁不住大家劝,索性就恒顺众生一下吧,结果下次又劝你,既然喝了一小口了,就喝一杯吧!你又喝了,再下次别人就该让你喝一瓶了,慢慢的,你这个酒戒也就不存在了。

佛陀为了接引众生,经常使用善巧方便的方法,但这只是方便法,不是究竟法,是为了接引你入门,你不能一辈子总学方便法,那就坏了。比如佛说的三净肉,就是方便法,如果佛说学佛必须吃素,那对于爱吃肉的人来说,他就不敢学佛了。所以,就让他先吃三净肉,随着学佛的深入,慈悲心的增长,他自己慢慢就愿意吃素了,要循序渐进,这就是方便法。

那有人说了,济公和尚不是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吗?他能喝酒吃肉,为什么我们不能?当然我们不能,因为我们还没到那个境界呀!一个一岁的孩子刚学会爬,就想学别人跑,那行吗?那只会摔跟头呀!关键大家要记住后边他两句话——“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最后,慈悲和方便是没有错的,但一定需要在智慧的观照下去处理。什么是智慧呢?再举个例子:一个农夫看到一个蝎子掉进水里,就用手把它捞上来,但蝎子忍不住习气,咬了农夫一口,农夫手一抖,蝎子掉进水里;农夫又伸手去捞蝎子,又被咬了一口,蝎子又掉进水里,如此反复三次。正好一个和尚路过,问清事情经过后,去旁边找来两根树枝,就把蝎子捞上来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