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箴言与绘画,两个灵魂的相互倾诉 07

 舍得斋主 2018-09-16

箴言与绘画,两个灵魂的相互倾诉

2018年09月15日   07: 读书周刊/读书·连载·广告    

一堆法国小说和玻璃瓶里的玫瑰。 《叔本华与梵·高——箴言与绘画》插图

■ 任俊萍

叔本华和梵·高,两个同样如雷贯耳的名字。

他们有着不同性格和命运,他们之间隔着时空的长河,如今,却携手出现在《叔本华与梵·高——箴言与绘画》这本书里。

叔本华和梵·高,他们因何理由出现在一起?他们是否能互为印证、互为解读?本书责编任俊萍撰写的这篇编辑手记,记录了“两个孤独的灵魂在此相遇”的书背后的故事。

把叔本华的人生建议变为自己的精神追求

2001年,我开始编辑出版叔本华的作品。出版的第一本书是韦启昌先生翻译的《人生的智慧》。选中这部译稿出版主要有三个原因:一、这是从德文翻译的全译本,二、译文的字里行间流淌着译者对叔本华的热爱,三、此书是叔本华的成名作。在这本十几万字的小书中,叔本华以放松的心态、平淡的悲观主义,提出人们应过一种适度的幸福生活,学会苟活保命。这本书是叔本华生活的写照,也是他哲学思想的通俗表达,给苦难的人类开出的避免苦难的良方。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这本书出版了。

之后,我鼓励韦先生,如果有兴趣还可以再翻译一本。他真的辞去工作,躲到无人的地方专心翻译。就这样,他译一本,我就出一本,断断续续出版了他翻译的6本书,包括《人生的智慧》《叔本华思想随笔》《叔本华美学随笔》等。

2009年,我认识了即将去德国美因茨大学跟随世界叔本华研究会会长考思勒教授读博士的齐格飞先生,请他翻译叔本华的作品。他欣然应答,在繁重的课业中抽空翻译了两本书,即《叔本华论生存与痛苦》和《叔本华暮年之思》。

这样,叔本华系列从最初的1本到现在的9本,从第1版到第5版,其中还经历了几十次重印。近20年间,书稿审读,校样审读,重印审读,改版审读,这些书我已经记不清读过多少遍了。我也从对叔本华略知一二到渐渐熟悉,从读叔本华的人生思考到读他的哲学和评论,渐渐地把叔本华的人生建议变为自己的精神追求。

站在梵·高画作前如同站在他本人面前

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的故事,世人尽知。

梵·高绘画10年,留下了1300幅素描、850幅油画和800封书信。他生前只正式卖出了一幅作品《红色葡萄园》,400法郎;死后他的作品被世界各大博物馆、美术馆争抢,价格之高令人咋舌。两相对照,令人唏嘘。

梵·高在写给提奥的信中的预言也成真了:“我的画卖不出去,对此我毫无办法。但是,总有一天,人们会认识到它们的价值。一定会远远高于我们为它们所花费的颜料和画布,还有我为了画它们而必须花费的可怜的生活费。”

我了解梵·高是从他写给提奥的书信集《亲爱的提奥》开始的,并读过多个译本。我无数次为他的生活穷困(连续几顿喝免费咖啡充饥,没有钱买颜料,卖不掉画,身无分文)、精神凄苦(被阿尔的居民从寄托了他的艺术理想的“小小的黄房子”里赶走)、心地善良(做传教士时把自己的衣服、被子和收入都给了穷苦的人)、爱情不顺而流下泪水。他的文笔优美流畅,感情热烈真挚,对大自然充满了爱,对生活充满了激情,对周围的环境充满了诗情画意,对贫苦的人们充满了同情。

这些书信,不仅真实记录了他执着、勤奋的艺术追求,他的精神挣扎与崩溃,而且是一部留给后人的优秀传记。我常常想,梵·高也是一位大作家。

被梵·高的书信感动之后,我开始看梵·高的画。20多年间,我不间断地阅读各种有关梵·高的著作,当我有机会去博物馆欣赏他的原作时,我像朝圣者一样面对我熟悉的、未见过真容的作品。当我站在梵·高画作前,如同站在梵·高本人面前,紧张地屏气凝视,一笔一笔短粗的、十字交叉的笔触都排列有致,厚涂的颜料,明亮的色彩,精细的线条,都强烈地表达着他的情感和精神。

看到割耳后的自画像时,我激动地想去摸摸那只受伤的耳朵,想安抚一下可怜的梵·高痉挛的情感。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我站在美丽如梦幻的《星夜》前,久久凝思。旋转的画面和梵·高的苦难一起向我袭来,我真想放声大哭。我依然记得梵·高是这样描述这幅画的,“那是生长在蓝色中的丝柏树”,“它们的线条和比例如此之美,像埃及的方尖碑一样”,“每一个有眼睛的人都能看懂”。只是,真迹比梵·高的描述更感人。

两人的生活和思想没有任何交集

1860年,叔本华去世的时候,梵·高刚刚7岁,两人的生活和思想没有任何交集。梵·高在书信中也没有提到过叔本华。

可是,他们经常相遇在我的思维中、我的生活中。

走在南京路上,看到一家家雅致的咖啡馆,我会想到梵·高笔下如童话世界的咖啡馆,也会想到叔本华说“闲暇是人生的精华”。晚饭后去公园散步,穿行在花园中,就会想起梵·高的花园和橄榄树;站在静谧的湖边,昏暗中看着湖面上倒映的灯光,就会想到梵·高笔下繁星闪烁的《罗纳河的星空》,正如叔本华说的,“天才的作品能传之久远,给人以教益和愉悦”。有时,走过外白渡桥,就会想到梵·高的阿尔的吊桥,又如叔本华说的“创作巨著需要拥有一个非凡的头脑”。春天踏青,看江南的油菜花,黄绿与白墙黛瓦交织,远山与近水相映,我会想到梵·高笔下阳光正烈的金色麦田和生机勃勃的柏树与橄榄园;桃花、杏花、梨花盛开的时候,我会想到梵·高送给侄儿的“迄今最好、最细心的作品”——“大幅的白色杏花盛放在蓝天下”。就像叔本华说的“高兴的心情……才是幸福的现金”。

工作让我不断地读叔本华的译本,兴趣让我不断地读梵·高的书信和绘画,他们如朋友般陪伴我从而立之年到知天命之年。叔本华的一字一句像雨露,滴进我贫瘠的心田;梵·高的一笔一画像阳光,照亮我荒芜的审美。

表象不同

但有相同的灵魂和意志

不期而至的一部书稿 《叔本华与梵·高——箴言与绘画》来到我的手上。这部书稿的特别之处在于,将梵·高的画作与从叔本华 《人生的智慧》中选取的箴言结合在一起。即将有思想的文字与有情感的绘画有机结合,从叔本华人生智慧的角度欣赏梵·高的绘画,从梵·高饱含激情的画面中回味叔本华的思想。于是,这书同时拥有了叔本华像雨露一般的字句和梵·高像阳光一样的笔画。

从书稿的内容编排看,编者对梵·高的生平和画作背景极为熟稔,对叔本华的人生智慧心领神会,真正体会和表达了两者灵魂的遥相呼应与相得益彰,才有了这部编排新颖且思想独到的书稿。同时,它体现了编者的艺术修养和思想境界,箴言与绘画互读互赏,可以提高对两者的理解与感受。一般人或许认为,哲学家与画家,箴言与绘画,风马牛不相及,但这恰恰是这部书稿的特色之所在、深刻之所在——箴言与绘画,相互倾诉着同样的思想和情感。

我为这部书稿快乐地忙碌了一年。为了更好地展现和欣赏箴言与绘画,把书设计成裸脊,让书可以放平,左边一页是叔本华的箴言,右边一页是梵·高的画。箴言字字珠玑,句句朴实;画作幅幅锦绣,“表达了纯真的人性”。为了更好地展示梵·高绘画的色彩,全书彩印,反复调色,两次更换内文用纸,五次重新设计封面。

在多次的审读和修改中,我理解了编者的意图,叔本华与梵·高表象不同,但有相同的灵魂和意志。相同的灵魂和意志是相通的。虽然,他们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式不同,但创作者的灵魂是一致的,因而,让形式不同的作品具有了同样的灵魂。

在这里,叔本华与梵·高,两个孤独的灵魂碰撞、互相倾诉,绘画与箴言将人的精神带往高处。

书摘

● 作者能否目睹自己的作品获得承认,取决于外在情势和一定的运气。作品越高贵越有深度,这种情况就越少发生。

● 名声到来得越迟,维持的时间就越长久,因为任何优秀的东西都只能慢慢地成熟。流芳后世的名声就好比一株慢慢成长起来的橡树。那得来全不费功夫、但却只是昙花一现的名声,只是寿命不过一年的快速长成的植物;而虚假的名声则是迅速茁壮起来,但却很快就被连根拔掉的杂草。

● 永远不要忘记,现在才是唯一真实和确切的;相比之下,将来的发展几乎总是与我们的设想有所不同,甚至过去也与我们对过去的回想有所出入。

● 由于懊恼过去和操劳将来,我们拒绝美好的现在时光或者任意地糟蹋它,这可是彻头彻尾的愚蠢做法。

● 如果人要享受现时乃至整个一生,精神安宁是必不可少的。

● 重负本来就是生活的本质。

● 能够自如地支配自己,自我约束是必不可少的——要做好任何事情莫不如此。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强化这一想法:每个人都必须承受许许多多来自外在的艰难制约,没有了这些制约,生活也就不成其为生活了。

● 约束自己比起任何其他手段都更有效地使我们避免了外在束缚。

●“不爱也不恨”,包含了全部世俗智慧的一半,“不要说话也不要相信”则包含了另一半的人生智慧。

● 在言词或者表情上流露出愤怒和憎恨是徒劳无益的,既不明智和危险,又可笑和流于俗套。

● 人生无论以何面目出现,构成人生的仍然是同一样要素。所以,无论这一人生是在茅棚,在王宫,抑或在军营、修道院里度过,人生归根到底还是同一样的人生。人生的际遇、历险,获得的幸福或者遭受的不幸尽管千差万别,生活仍然就像糖果一样,尽管糖果的形状千奇百怪,颜色多种多样,但都是由同一种糖果浆做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