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科大少年班今迎40岁生日,曾经的天才少年们今何在?

 老爷爷pwz 2018-09-16

新高考带来巨变,考生最该做的事是这件!

详情点击:事关重大,新高考带来巨变,这件事高中生一定要放在首位去做!

“科大人做事,认为对的就一定会坚持。教育这件事5年、10年看不出什么,现在可以说,少年班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一些心得。”这是中国科大少年班学院院长陈旸先生说的一句话,也让少年班学子深受其影响。并且少年班至今已经成立40周年,也迎来了40岁的生日。

少年班这个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终是没有辜负国家和学校的栽培,给出了一份令人骄傲的生日“礼物”,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四十年培养出了五名院士!可惜这骄傲的人却不是中科大,更不是少年班,反而是那些“外人”们,中科大付出了时间与精力培养,最后却是给别人做了嫁衣。这些天之骄子,五位院士,竟然有四位都投奔了资本主义的怀抱,这可真是一份“最好”的生日礼物。

我们来看看是哪五院士?

1、张亚勤,1978 级少年班学生,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院士,百度公司总裁。

2、骆利群,1981 级少年班学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教授。

3、顾建军,1987 级少年班学生,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达尔豪西大学教授。

4、杜江峰,1985 级少年班学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大副校长。

5、庄小威,1987 级少年班学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学教授。

不觉得有些可笑和讽刺吗,中国培养的人才都跑外国建设去了。五位院士中有四位都是外国院士,而仅有杜江峰先生是中国的院士,目前任中国科大副校长。

科大建设少年班的初衷?

(中科院同意少年班1978年招生的文件)

1978年3月,中国科大创建了少年班。少年班创办的消息一传出,引发海内外的广泛瞩目。21名来自全国的少年经过选拔进入中国科大,成为首批少年班学生,他们平均年龄仅14岁,而这21名少年意味着创新培养人才模式的开始。并且“神童”热潮也在那时席卷了全国。

少年班按照“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出高质量人才”的办学宗旨,率先并持续开展了一系列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被誉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排头兵。

四十年来,少年班伴随祖国改革开放的大潮,坚持以学生为本,不断探索和完善招生教学管理方式,形成了“破格选拔、因材施教、宽口径培养、个性化管理”的办学特色,开创了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多项第一,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守正创新,以学生发展为本,更一直是少年班教育的宗旨所在。

事实上,少年班的建立正处于一个百废待兴的时期,所以它的初衷就是为中国培养出优秀而富有创新力的人才来建设好国家社会,只是没想到人才倒是培养出来了,只是跟别人跑了。

少年班培养的人才有哪些?

虽然说中国科大少年班经历过辉煌,也遭受过非议,但却并未停下脚步,反而历久弥坚。我们来看看这40年来,少年班究竟培养出了哪些人才?

从上图我们可以除却五位院士外,少年班培养出了很多的优秀人才,可有很多都选择去了美国等发达国家任职工作生活。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说明中国是能培养出人才的,只是留不住人才而已。就如同国内留学成为一种风气一样,大家似乎都喜欢往国外跑。留不住人才是最可悲的,因为就算培养出来也只是为别人做了嫁衣而已。所以公众号零点高三小编认为人才的培养不应该只注重知识的输送,也应该把爱国思想嵌入到每一个国人心中才是最重要的。伯乐都能培养出千里马,只是千里马最后却未必会认伯乐。

排版编辑:微信公众号《零点高三》

本文内容由公众号《零点高三》综合自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网络搜索公众号《零点高三》加关注,免费为孩子测评适合专业、大学,免费教你填报高考志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