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疼痛专家于建华谈“胃”之气化

 昵称59789906 2018-09-17

今天谈(胃)之气化

胃、小肠、大肠、三焦及膀胱等合称为六腑,在阴阳配属上都属于阳,它们的功能为受纳五谷,将五谷消化吸收,输布于全身,并把代谢所产生的废物,有二便排出体外,简单地说,六腑的功能在于传化,主疏泄而不留存,所以总称之为传化之俯。


胃为后天水谷之海,位居于中宫,在五行属于戊土,主要功能在于接纳五谷,然后由脾脏消化吸收,所以胃是脾脏之俯,两者合称为仓廪之官。也是由于这两者的作用,才能使五谷所具备的的五味经由接纳消化吸收,而出脾胃,散走达与诸脏腑营卫。所以内经: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胃部解剖

胃分为

贲(ben)门—食道进入胃部的入口处。

胃底部—从喷门向左上方膨胀部分。

胃体部—胃最大部分。

幽门部—要进入十二指肠的部分。

胃的位置其最低界限应在何处?因人而异,在高瘦的人,他可能很低,向下及与耻骨。在矮胖的人,它可能维持在相当高的部位,并不低于幽门及十二指肠交界处。


生理病理:

胃为五谷之府

在脾脏章里,曾经提到过消化作用可分为咀嚼、吞咽、搅拌及吸收四个阶段,其中吞咽及搅拌作用就是有胃所司管,属于胃的功能。1、吞咽—将食物由口腔经咽喉食道往下推送,进入胃部的过程,这种吞咽的动作乃是一种复杂的动作,开始时是随意的由我们自己控制的动作,而其完成则是不随意的一种反射动作,在中医则认为咽喉吞咽乃是替胃传送五谷,主进水谷,所以称咽喉为胃之使,故咽喉有病不能吞咽时,治疗要以胃为主。2、搅拌—食物进入胃后,胃即开始运动,将食物与胃酸搅拌后,把食物小量小量的推送入十二指肠的过程。除了饥饿以外,在空胃时,胃很少运动,但是一当食物进入胃部后,胃就开始运动。

胃的运动可分为三个阶段:1、填充—当食物进入胃部后,胃底及胃大弯即开始变长,并且膨胀,称作为接受性迟缓。2、运动—食物进入胃后,胃即开始运动,此运动分为a、张力运动:发生于胃底部,食物搁在胃壁,胃壁即对食物施加轻微的,但是极稳定的压力,如此就很稳定的压挤食物到幽门部分。B、蠕动:食物被挤压到幽门后,从角切迹处开始猛烈的收缩,将食物与胃酸搅和,并往前推送,这个动作在幽门部分犹如磨坊一样,反复施行,直到食物被排空进入十二指肠为止。3、排空—食物经过胃部的蠕动后,慢慢被推送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胃的运动分为这三个过程,并且是连贯性的,一气呵成的,其中任何有毛病,都会致病,由此可知,胃的功能主要在接纳五谷,所以说胃为五谷之俯。


胃性主降

胃的功能在接纳五谷,并把五谷往下推送至十二指肠,因此胃的蠕动是向下行的,所以说胃气应以向下为顺,如果相反,蠕动向上行时,胃气就往上冲逆而将积恶之气吐出,临床上就会出现恶心、嗳气、甚至呕吐等,此时治疗以胃为主,使其蠕动向下,就可痊愈。


胃主燥气

胃除了能接纳五谷外,它的另一功能为吸收水分,这种吸收水分的功能,中医称作为“燥化”,由于胃由此燥化功能,所以水一入胃,就有部分被吸收,吸收不了就被推送到小肠内,不得停于胃中,如果胃的燥化功能不足时,则水停于胃中不被吸收,食物也就无法排除胃外,就会形成胃胀,此时治疗以胃为主,但在治疗之前,应先辨证,如胃阳不足,由于胃的吸收水分及运动功能减低,所以临床上会表现出不想进食,即使食入也不消化,或食后很久仍会吐出,甚至呕吐不止。相反的,胃火过旺,胃的吸水功能及运动功能过强,临床上就会表现出饥饿却吃不下,不能接纳食物或是食入即吐,甚至大便秘结等,虚实分辨清楚后,运用补泄手法,自能收到疗效。


胃经偱行身前及面上

胃经的经脉向上行于身体的前面而至面上,因此邪中与表时,临床上就会出现目痛、发痉不能仰等症状,此时治疗上就要取胃经。

其它六腑气化论逐渐发布,请耐心等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